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来源:尚车旅游网
398 口 壁 垦 vo ! 6,No3,Feb .2013年第 6卷第3期 朦馨理论与甄麟: 官刺激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感受器的传人冲动,有效提高软腭 和咽部的敏感度,提高摄食一吞咽的注意力;发声训练及气 流的控制是通过声带内收训练来改善屏气时声带闭锁功能; 口、面部肌肉练习可以强化吞咽运动,增强进食的能力。通 进行分组。吞咽能力康复疗效判断标准:吞咽能力>9分为 基本痊愈,6~8分为明显好转,3~5分为好转,1~2分为 无效。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F检验和 dit分析。 1.5结果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吞咽困难的疗效,治 疗组基本痊愈6例(18 ),明显好转12例(35 ),好转l4 例(41 ),无效2例(6 );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6 ),明显 好转6例(18 ),好转17例(50 ),无效9例(26 )。两组 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us),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讨论 过体位的改变可使食团内压增加,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吞 咽,防止食物进入气道,吞咽动作本身就是恢复吞咽功能的 极佳练习方式。而针灸治疗吞咽困难的主要机制在于通过 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病变脑组织的 微循环障碍和新陈代谢,增强脑细胞的活性,有利于神经反 射通路的重建和修复,进而促进康复[6]。本文治疗组好转率 (94 )明显优于对照组(74 ),说明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用 进食训练、唇舌训练、吞咽训练、吸吮训练、喉抬高训练及针 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 率,值得临床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吞咽功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有文献报道[1],大约51 ~73 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 的吞咽障碍。与陈灏珠[2 第4版内科学所写的47 以及 Lawrence等[3 统计1 259例多种族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吞 咽障碍发生率为44.7 相符。此类吞咽障碍多数是一过性 的,43 ~86 可在发病后2~4周内逐渐恢复[ 。 吞咽是食物由口腔向胃输送的复杂的系列动作,需要有 El3 Wojner AW,Alexandrow A Predictors of tube feeding in a— cute stroke patients with dysphaglaU].Aacn Clin Issens,2000, 11(4):531-540. 良好的口腔、咽、喉和食管功能的协调,其由舌咽、迷走和舌 下神经控制并协调完成。舌咽、迷走神经彼此临近,有共同 的起始核,常同时受损,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 咳及咽反射消失,称为延髓麻痹或球麻痹。一侧损伤时症状 较轻,张口时可见瘫痪一侧的软腭较低,腭垂偏向健侧,患者 发“啊”音时病侧软腭上抬受限,病侧咽部感觉缺失,咽反射 消失。舌咽、迷走神经的运动核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当 一E23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802. [33 Lawrence ES Coshall C,Dundas R,eta1.Estimates of the prey— alence of acute stroke impairments and disability in a multieth- nic population[J].StroIce,2001,32(6):1279—1284. E43 Broadley S,Croser D,Cottrell J,et a1.Predictors of prolonged dysphagia following acute stroke EJ].J Clin Neuroscience, 2003,i0:30O-305. 侧损害时不出现球麻痹症状,当双侧皮质延髓束损伤时才 出现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称为假性球麻 痹[5]。脑卒中发生后,往往造成脑实质的出血或缺血、缺氧、 充血和水肿,使双侧皮质延髓束受到损害,直接或间接地导 致舌咽、迷走、舌下神经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此采取吞咽康 复训练,不断地向脑细胞输入刺激信息,可促进运动神经元 胞突的延长,最终恢复和建立脑细胞功能重组的反馈通路。 E53贾建平.神经病学[M3.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9. [63杨红,王健.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29例EJ].实用中医内科 杂志,2010,24(2):93—94. (本文通讯作者:唐维霞) 收稿日期2012-08-27 有效的锻炼可促使神经肌肉代谢,提高神经肌肉代谢能力与 运动耐性失活的逆转,提高神经肌肉功能适应能力;通过感 (编辑凌风) 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张 霞王丽华杨厥江江苏省赣榆县人民医院222100 摘要 日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一2O11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 后偏瘫患者8O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O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 理训练,并就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4O例中,基本痊愈6例,占15 ;显著进步14例,占 35 ;进步18例,占45 ,无效2例,占5 ,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4O例中,基本痊愈4例,占1O ;显著进 步9例,占22.5 ;进步l4例,占35%,无效l3例,占32.5 ,临床总有效率为67.5 。护理前后两组病情均有改 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康复护 理,可降低致残和致死率,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oO1—7585(2O13)03—0398-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发 高死亡率Ⅲ。早期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 意义。本文选择我院2010年1月一2O11年1月收治的脑梗 死后偏瘫患者8O例,将其分组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对 生了较大的变化,脑梗死的发生率却呈日渐增多的趋势,偏 瘫患者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并具有高致残和 隧磐瑗_^写蕻黢2013年第26卷第3期 Vo1.26,No.3,Feb 2013 J Meal Theor&Prac 399 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理,对生活失去信心,护理人员需主动和患者沟通,向患者讲 1资料与方法 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训练的远期效果,使其对治疗全程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O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 抱有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当患 40 ̄76岁,平均年龄56.8岁,病程1.5h ̄8d,平均1.7d,神 者情绪低落,训练受到阻碍时,护理人员需就成功的案例进 经功能损伤评分(30.5士7.4)分。患者均经CT确诊为脑梗 行介绍,将心理护理在整个康复训练全程中应用,以取得最 死后偏瘫、生命体征稳定,无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 佳效果。 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 1.3效果评定依据全国脑血管病在1995年中华医学会 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第4次学术会议上制定的标准。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0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及中西药治疗,观察 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O ~1O0 ;显著进步:病残程度l~ 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人院2~7d行相应的康复护理,具体操 3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89%;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 作步骤如下。 少18 ~45 ;无变化: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或减少在< 1.2.1常规护理:用温热水每天行2次擦洗患者患侧肢 18%;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呈>18%增加。 体,用5O 酒精在每晚睡前进行按摩,为促进血液循环,先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 从近端关节开始再至远端关节。对患者肢位在卧床期的摆 x 检验,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放,包括健侧卧位、仰卧位、患侧卧位肢位摆放,特别是睡觉 2结果 前需将患肢依据功能位置进行摆放,避免关节出现变形和 观察组4O例中,基本痊愈6例,占15%;显著进步14 僵硬。 例,占35 ;进步18例,占45 ,无效2例,占5 ,临床总有 1.2.2康复护理:患者病情在入院后第2天无变化,且急性 效率为95%。对照组4O例中,基本痊愈4例,占1O ;显著 脑梗死经CY检查确诊,即可开展功能锻炼,由护理人员在 进步9例,占22.5 ;进步l4例,占35 ,无效l3例,占 床上协助患者进行,2次/d。采用本体促进法对患肢进行锻 32。5 ,临床总有效率为67.5 。护理前后两组病情均有改 炼,既利于屈肌及伸肌的各种神经生理学现象的联合运动、 善,但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同运动及姿势反射等诱发的较为随意的运动。如随意运 (P<O.05)。 动表现在肌体部,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在床上进行,包括漱 3讨论 口、接物、饮食、梳头、更衣等。锻炼躯干肌的方法为,主要对 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在 腹肌、背肌和翻身以对躯干肌力进行锻炼。偏瘫肢体功能在 临床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除要求对疾病进行治愈外,更注 上述锻炼成功进行后有所恢复,护理人员在半个月后,可协 重使整体生理功能和生命质量达到较高水平,脑血管疾病有 助患者行坐位训练,双下肢垂在床边进行,最后为两步法的 较大的康复潜力,患者在病发梗死后以认知、运动、心理、语 步行训练,包括患者在医护人员协助下站立,座椅站立、扶杖 言及记忆障碍为主要表现,经系列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 站立等。同是,由助手协助做迈步训练,在瘫痪肢体处由护 组总有效率为95 ,极大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故在脑梗死 理人员拴上绳子,瘫痪脚在协助下可迈步。若在训练过程中 偏瘫患者中,早期开展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和致死率,促进 出现头痛和头昏症状训练需立即停止[引。 患者的康复进程。 1.2.3语言康复训练:脑梗死偏瘫患者对自己的要求无法 用语言表达,常表现为焦虑、烦躁,临床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 参考文献 病情耐心细致的观察,并行准确判断,对患者的心意理解并 [1]郑诚东.临床神经学C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领会,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合理需求,以使其主动配合训练全 2002:562—570. 程,同时对物体进行命名行记忆力训练,提高书写能力并维 [2]方思羽,陈国华,王宏毅,等.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EM3.北 持,对言语能力上的不足进行弥补。 京:科学出版社,2001:333. 1.2.4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患者在脑梗死发生后多伴有 收稿日期2012—09-03 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的现象,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 (编辑凌风) 两种工娱治疗方法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慢性期 患者康复疗效的比较 陈雄陆宾林卫霞广东省国营湖光农场医院,广东省湛江市524086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工娱治疗方法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农村精神分 裂症慢性期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以户外农活为主 的工娱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以室内手工为主的工娱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并于治疗前、后用 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43例、对照组4O例的数据纳入统计处理。经治疗两组的社会功 能康复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O.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O.05)。结论:以户外农活为主的工娱治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