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力与运动的关系》参考教案

《力与运动的关系》参考教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②了解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了解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观察和对事例的分析,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②通过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运用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不同的运动现象,初步领略人与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以及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理解非平衡条件 3、知道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引入新课

复习: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平衡力?什么是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哪些?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引入:提出问题:力看不见,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观察图片:它说明了什么?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它还有哪些作用效果? 二、力的作用效果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讨论课本P69图9-7

学生:图9-7a火箭发射时,在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而且越来越快; 图9-7b列车进站时,在阻力作用下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

1 / 3

图9-7c足球在运动员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这些变化都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是: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

过渡: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定律所说的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一种理想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在现实在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那么,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1、当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呢?

通过实例分析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是因为这两个力从相反的方向力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们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例如,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等,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满足平衡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例如,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大于阻力,汽车就加速行驶;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小于阻力,汽车就减速行驶。

3、用多媒体展示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和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4、总结归纳力和运动的关系。 四、课堂检测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P70 第1、2、3题

2 / 3

9.3 力和运动的关系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现实世界中力和运动的关系 1、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物体在受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物体在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判断 应用:1、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 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判断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受力情况 七、板书设计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