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青玉案 辛弃疾 导学案

青玉案 辛弃疾 导学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青玉案——辛弃疾 导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 2、 3、

把握全词的基本内容,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及艺术手法。 体会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

二,学习重点: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及艺术手法。 三,学习难点:这首词体现出诗人对哪种品性的追求。 四,学习过程:

1、了解作者: 辛弃疾,字______,号______,历城人____________。

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 。 2、诗人所处的政治背景:

在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始终存在着对金妥协屈服和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所谓“和战之争”。辛弃疾是坚定的主战派,他有将相之才,智勇兼备,文武双全。他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抗金复国之志,始终如一。但偏安的南宋小朝廷长期都是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都不敢放手使用,使他怀抱利器,一生不得重用,抱憾而终。 3、朗读感知:朗读及默读这首词,画出难以理解的词语并解析这首词。 4、赏析诗词,思考:

(1)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描写的?

(2)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1

(3)词中的“那人”真的指作者的意中人吗?作者要借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知识回顾与联系: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这三种境界我们都学习完了,根据你对词的理解分析这三种境界的内涵: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