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3.3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3.3元素

来源:尚车旅游网
课题3 元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 2.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难点:元素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复习:出示ppt课件,复习分子、原子、离子 【设问】缺“钙”吃什么好? 【投影】“钙+锌高钙片”“高钙奶”等补钙产品图片。 【提问】以上的“钙、锌”指的是什么? 【引入】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也为了更好、更明的有关知识 【设问】那么,元素究竟是什么呢?怎么定义呢? 思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温故而知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为形成 学生理解,记忆。 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能力。 引入课题。 学生活动 思考,作答。 观看,议论。 教学意图 从生活入手,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埋下一个伏笔。 白的生活,今天,我们有必要学好 “课题3 元素” 思考,聆听。 【提问】1.三种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及相对原子质量间的关系。 2. 观察:表格中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3. 这些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你能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吗? 【板书】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区分碳元素和氧元素关键看什么? 【总结、投影】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 【提问】元素和原子又有什么不同呢? 归纳:质子数不同 学生讨论:都是碳原子,他们的质子数一样都为6,中子数不同; 学生讨论,归纳。 元素概念打下基础。 【投影】元素: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学生讨论、归纳 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让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的特点更形象、直观。 【试一试】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KMnO4是由一个钾元素、一个锰元素、四个氧元素组成。(×) 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了吗?元素变化了吗? 学生思考、体会。 学生思考、作答。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元素种类不变。同时为下面总结物质、元素、原子、分子间的相互关系做好准备。 【说一说】请用关系图表示出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投影】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由水的组成 和水分子构成展开学生结合上述4题总结。 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归纳,并完成课件中的表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及时巩固前面的知识,使知识网络化,条理化,清晰化。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过渡】自然界中的100多种元素如何分类? 【投影】按照元素名称的偏旁规律呈现出部分元素名称。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固态、液态、气态)、稀有气体元素。 【回忆】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什么?其次是? 学生观察、按偏旁找出规律。 在已有的语言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寻找规律,自 主学习。 学生回答:氮 氧 巩固已学知识,同时过渡。 【追问】在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各种元素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学生阅读课本:60页 图3-17 “资料”,归纳出地壳中和生物细胞中含量较高的前四种元素。 让学生从图表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问】前面的“钙”、“锌”指的是什么? 【过渡】外国人可能不认识汉字,所以要使用统一的符号。 【提问】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文。2.元素符号书写的原则是什么? 【比一比】1.以“A”“C”字母开头的常见元素有那些?写出元素符号,并说出元素名称。 学生回答:元素。 前后呼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漫画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课本61页回答: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拉丁文,一大二小。 归纳能力。 学生思考、作答。 在趣味活动中,熟悉元素符号及其书写原则,并激发学生记分别请2名学生到黑 忆的热情。 2. 元素怎么表示 让学生改正答案。 【投影】元素符号的意义: H: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思考:O表示什么? 2O呢? (投影) 4、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 学生聆听、理解。 学生思考、理解。 对知识进行深化理解。 观看、聆听。 增进对科学史的了解,体会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阅读课本,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7周期,16族。 培养阅读能力。 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与探究。活动形式的建议: 人人参与活动。 1、 小组抢答竞赛; 2、 小组交流后由代表发言。 (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那些收获?跟大家说一说。(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评价,适时纠正、补充、表扬与鼓励。)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3 元素

一、元素

1.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3. 元素的分类: 4. 元素的分布: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 2.元素符号的意义: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用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