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当你拿到试卷后,请不要紧张,这是展示你对《生物和环境》这一单元学习理解的好机会。只要你把自己对每个问题的探究、理解、了解或体会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一份好答卷。祝你成功! 一填空题:(20分)
1、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温度、 阳光 、 水 、 空气、土壤 等。
2、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叫做 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消费者 。
3、 由多条食物来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______食物网_。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生物群落 。
5、老虎、草、羊这些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 草 →羊→虎 。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草 ;消费者是 羊、虎 。 二、判断题:(20分)
1、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
1
2、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
3、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4、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
6、自然界没有植物,动物照样能生存下去。( ) 7、草丛、森林、湖泊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群落。( ) 8、大多数食物链是从植物开始的。( )
9、绿豆种子发芽和绿豆芽的生长都可以不需要阳光,。( ) 10、在养鱼池里种些水草,能为草鱼提供食物,还能给鱼提供氧气。( )
三、选择题:(20分)
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2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3、苹树不宜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选择( )条件进行试验。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
6、由蛇、蝗虫、高粱、青蛙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高粱 蝗虫 青蛙 蛇 B、蝗虫 高粱 青蛙 蛇 C、高粱 蝗虫 蛇 青蛙
3
7、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
8、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
9、把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一个同一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种子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冰箱里。这个 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 A、温度 B、光 C、水
10、蚯蚓适宜生活在( )的环境。 A、阳光充足 B、高温干燥 C、阴暗潮
四 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10分) 狐狸 老鹰 兔子 鼠 草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 (3)该食物网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4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_______种。 五、科学分析(15分)
美国西部是一块资源丰富、森林成片、草原辽阔、土地肥沃的宝地,是美国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粮食短缺,小麦价格上涨,促使美国中部各州的农场主纷纷赶来开发西部。为了扩大耕地,他们把大片的森林砍倒,把大片的草原、草甸开垦出来。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农场主们种植了粮食作物,然后通过卖粮赚了许多钱。
1934年5月11日凌晨,一场灾难降临了,从美国西部刮起了一场遮天蔽日的黑色怪风,怪风携带着泥沙腾空而起,自西向东迅速蔓延,持续了整整3天3夜!
① 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 ,生态系统就失去 了 。 ② 破坏美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是 。
③如果美国政府聘请你担任农业大臣,你改变这种状态所采用方法是: 。 六、设计题(15分)
5
凤仙花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还是阴暗的环境?请你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进行实验验证。 我的猜想(2分): 要控制的条件(2分) 实验的方法(7分): 我的结论(4)
年级科学(上)期末卷(一)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填空:(30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 7、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8、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_________的运动有关。
9、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10、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11、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常见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判断:(20分)
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 )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 ) 3、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 ( ) 4、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 ) 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 ) 6、光的多少与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 ) 7、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 ) 8、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 ) 9、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都会发热。 ( ) 10、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 三、选择题:(15分)
7
1、(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 B、黄金 C、土壤
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右边 B、左边 C、后面
3、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 A、弹力 B、推力 C、重力 4、自行车的(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 B、扶手 C、轮子 5、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 A、 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6、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和滑动的摩擦力谁大( A、滚动 B、一样大 C、滑动 7、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8、中国的东部多( )。 A、高山 B、盆地 C、平原 9、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 )运动的。 A、反冲力 B、弹力 C、摩擦力 10、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11、自然界中( )、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作用。A、阳光 B、流水 C、森林
。 8
) 12、下面的物体吸热最慢的是( )。 A、白色纸 B、粉色纸 C、黑色纸
13、土壤是一种(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矿物 14、在阳光下,同一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方向相同 C、长短相同 15、滚珠轴承是一种将( )的装置。
A、滑动转变为滚动 B、滚动转变为滑动 C、无法判断 四、连线图:(4分)
仙人掌 热带雨林 松 树 山 地 香蕉树 沙 漠 莲 水中
五、从下列动植物中进行选择,组成三条不同的食物链。(6分)狗尾草 麦苗 高粱 蜘蛛 蟾蜍 麻雀 瓢虫 田鼠 狐狸 猫头鹰 小草 落叶 兔 蛇 蝗虫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六、简单题:(15分)
1、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写出你的理由。
2、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设计是为了减少摩擦力?(各举两例)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如果要改变,请你说说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七、实验题:(10分) 根据实验记录你发现了什么: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
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小车运动的 距离(米) 平均距离 我们的发现 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
10
一、填空:(30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 7、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8、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_________的运动有关。
9、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10、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11
11、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常见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判断:(20分)
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 )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 )
3、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 ( ) 4、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 )
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 ) 6、光的多少与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 )
7、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 ) 8、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 ) 9、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都会发热。 ( )
10、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
12
三、选择题:(15分)
1、(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 B、黄金 C、土壤
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右边 B、左边 C、后面
3、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 A、弹力 B、推力 C、重力
4、自行车的(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 B、扶手 C、轮子
5、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 A、 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6、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和滑动的摩擦力谁大( A、滚动 B、一样大 C、滑动 7、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13
)。 8、中国的东部多( )。 A、高山 B、盆地 C、平原
9、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 )运动的。 A、反冲力 B、弹力 C、摩擦力 10、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11、自然界中( )、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A、阳光 B、流水 C、森林
12、下面的物体吸热最慢的是( )。 A、白色纸 B、粉色纸 C、黑色纸 13、土壤是一种(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矿物
14、在阳光下,同一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方向相同 C、长短相同 15、滚珠轴承是一种将( )的装置。
14
A、滑动转变为滚动 B、滚动转变为滑动 C、无法判断 四、连线图:(4分) 仙人掌 热带雨林 松 树 山 地 香蕉树 沙 漠 莲 水 中 《科学》五上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养分)、(空间)等。
3、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
15
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6、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8、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9、会根据要求正确写出食物链
问题:1、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在“水稻 田鼠 蛇 老鹰”这条食物链中,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你推测一下这条食物中的其他三者会出现什么的变化?为什么? 第二单元: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和屏)。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长短)、(方向)都要发生变化。一天中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3、光是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挡光物会有影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
16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的光也是沿( 直线 )传播的。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 汽车反光镜 )、(医生用的额镜 )、(潜望镜 )等。
5、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 )源和(热 )源。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 )、(表面粗糙程度)以及( 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 );(深)色物体吸热快。
7、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 8、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9、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弱,(反光)能力强。
问题:1、你能想办法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2、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要求:写出所用材料和简单步骤或者画出简单示意图)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极其变化
1、地球的从内到外可以分成(地核)、(地幔 )、(地壳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运动使地
17
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有时出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是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3、土壤是(小石子)、(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其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能使土壤变得肥沃。
4、地球表面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河流)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5、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高山),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的是(山丘 ),低平而宽广的是(平原),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盆地 )。
6、在地形图上绿色往往表示的是(平原 ),蓝色表示的是(海洋或湖泊)。
7、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8、影响侵蚀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植物的覆盖程度)、(降
18
雨量的大小)等。保护森林退耕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10、雨水和径流会把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11、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中,上游河床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12、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侵蚀和沉积是除了流水以外,还有(风)、(冰川)、(海浪)等。
13、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水中有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搅拌后,让它慢慢沉淀,发现泥土中颗粒大的沉降速度越(快)。把沉积物的上层抹在手上,感觉很细腻,那是(黏土)。
15、侵蚀和沉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河流的中上游流水作用以(侵蚀)为主,将高山切割成峡谷。在下游以(沉积)为主,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的地形往往是(平原)。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问题:1、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你简单地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你能说说他们是怎么形成的吗?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1、当我们用手提某种物体时,都会感受到物体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力, 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
19
的拉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 生活中,利用弹力的例子有(衣裤松紧带)、(弓箭)、(拉力器)、(弹簧)等。
4、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行驶的方向是(相反)的。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生活中,利用反冲力的例子有(喷气式飞机)、(火箭)、(烟花)(爆竹)、(鞭炮)等。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动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停止施加动力)。
7、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人们在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1牛≈100克力
8、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9、物体在运动时,会受到接触面给它的一个阻碍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
20
量)、(接触面的大小)、(运动的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10、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 滚动摩擦力要(小),滑动摩擦力要(大)
11、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速度(越慢)。
12、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13、运动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14、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15、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少摩擦力。
16、常有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17、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