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八校2021届九年级上12月反馈练习语文试题
(二)(6分) 南康望湖亭 苏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释] 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②康时:即匡时,救正时弊。因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以康代匡。
12.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1)本诗首联有何作用?(3分)
(2)这首诗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二)诗词鉴赏(6分)
12.(3分) 照应诗歌题目(点题)(0.5分);交代渡湖的季节与地点(1分);烘托诗人凄凉悲伤的心情(0.5分);奠定全诗凄凉感伤的情感基调(渲染了凄凉的气氛)(1分)。 (2)(3分)报国无门的愤懑(济世无术的无奈)(1分);漂泊异乡的孤苦(1分);思归不得的忧伤(1分)。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2021届九年级12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二)(6分)戏答元珍①欧阳修
②①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②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④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③
【注】①这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时为峡州军事判官。②冻雷:春天的雷声。③物华:自然景物。④洛阳:欧阳修曾任洛阳留守推官。
12.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1)“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中,“惊”字用得极妙,请赏析其精妙之处。(3分)
答:
(2)品味比较“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与“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两句诗中的情感,指出它们的异同。
(3分)
答:
12.(3分)此句运用拟人手法(1分),赋予竹笋以人的知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笋被春雷惊醒,正要抽芽的情态(1分)。表现了竹笋在艰苦环境下萌发的勃勃生机/暗示着早春(人生的春天)即将到来(1分)。
(2)(3分)两个诗歌中都有被贬谪后的凄凉寥落。(1分),刘长卿诗句中还有对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1分);而欧阳修诗句中还流露出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自我宽慰)(1分)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2021届九年级12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宿府① 杜甫(唐)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府,任参谋一职,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 12.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6分)
⑴诗中颔联生动描绘了诗人独宿幕府的情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赏析。(3分)
⑵结合全诗内容,请简要概括诗人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这一悲叹的原因(3分) 12.(3分)⑴示例一:此句采用视听结合(以动衬静)(1分),通过描写彻夜回荡的号角声和天空中的月色(1分),突出了四周环境的清冷寂静,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悲凉。(1分)
示例二:此句采用拟人(1分),赋予号角以人的情感,通过描写角声在悲切地自言自语(1分)来反衬四周环境的清冷寂静,从而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悲凉。(1分)
(3分)⑵因躲避战乱,飘零辗转,与亲朋好友音信断绝;关塞战争频发,萧条荒凉,归路艰难;无奈入幕府任职,只是求得暂时安居,有志难伸,内心愁苦。(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2021届九年级12月作业反馈语文试题
(二)(6分)
雪 [唐]杜苟鹤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 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
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 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注释】①岐:同“歧”。 12. 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1)前三联不见“雪”字,却处处写“雪”,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
答: (2)尾联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试做简要分析。(3分)
答: 12、(1)“窗明”是由于雪的映衬,“不见飞禽影”暗写雪大,“折竹声”暗写雪重,“巢穴”多相似、“路岐”一般平,暗写厚雪覆盖。
(2)揭示了悬殊的社会现实。分析: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的意思是穿着棉袍公子不要说天气冷,路上还有打柴的人光着脚走路。两相对比,揭示了悬殊的社会现实。
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教育集团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二) 蝶恋花(6分)
晏几道①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②先试。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③意。 一捻④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注释:①晏几道:晏殊第七子。有才华,性孤傲,历任通判等小官,晚年家境中落。②内样妆:宫廷新妆样式。③东君:春天之神。④一捻:细小、短暂。
12.(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3分)
(2)词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1)手法:拟人、比喻;(1分)
①
特点:①娇媚②色白③笑对严寒(答到1点得1分,答到2点即得2分)
(2)①写出了对梅花笑对严寒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②对梅花的凋谢和飘零由衷的惋惜和感慨;③以花喻人,写诗人如梅花一般,被吹落枝头,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④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答到其中一点得1分,共3分)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片2021届九年级12月诊断性抽测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列一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5分)
在武昌作
徐祯卿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12.(1)第一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
(2)诗人为什么要问大雁“何事乐长征”?说说你的理解。(2分)
12、(1)写出了树叶泛黄但还未落下秋天将至的景象(1分),(点明时间地点)渲染出秋天将至未至但秋意渐生的凄清氛围,衬托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2分)
(2)尾联以雁乐衬人悲(1分),借问大雁为什么乐于远途跋涉,来表达诗人的思乡,思归不得的无奈与惆怅之情或漂泊他乡的倦怠之意(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