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热工取样安装工艺标准

热工取样安装工艺标准

来源:尚车旅游网
 热工专业取样安装工艺标准

目 录

1、范围 ........................................................................................................................................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3、术语 ........................................................................................................................................ 2 4、热控取样安装 ........................................................................................................................ 2

热工专业取样安装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热控取样安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DL/T 5190.5-200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

《DL/T 5182-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 《热工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安装》第二版 3、术语 3.1 检测元件:

即敏感元件,是直接响应被测变量,并将它转换成适于测量形式的元件或器件。 3.2 取源部件:

是测量过程变量用的一个附件,直接与热力设备或管道相连。 4、热控取样安装

4.1基本规定

4. 1.1 测孔应选择在管道的直管段上,避开阀门、弯头、三通、大小头、挡板、人孔等不稳定状态位置。

4.1.2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4.1.3 取源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但不小于200mm。

4.1.4 压力和温度测孔在同一管道统一地点时应压力测孔在前,温度测孔在后。 4.1.5 在同一处的压力温度测孔中,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测孔应选择在前面。 4.1.6 测量、保护与自动控制用仪表的测点一般不合用一个测孔。

4.1.7 高压等级以上的管道的弯头处不允许开孔,测孔距管道弯头的弯取起点不得小于管道的外径,且不得小于100mm。

4.1.8 严禁在蒸汽管道的监察管段开孔和安装取源部件。

4.1.9 取源部件及检测元件应尽量安装在便于维护和检修的地方。

第 2 页 共9页

热工专业取样安装工艺标准

4.1.10测孔的开凿、取样安装的时机选择:

汽水系统的测孔开凿一般应在水压前、冲洗前、酸洗前、吹管前完成,但应注意汽轮机连通管等的取样应在管道安装前完成;烟风管路应在风压前完成。 4.1.11 测孔开凿的方式方法:

一般应适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完成,如电钻、开孔器、磁力钻等;烟风管路可以使用氧乙炔切割完成。

4.2施工准备

4.2.1施工技术准备

4.2.1.1接到施工图纸设计资料后,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资料、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填写图纸会审纪要。

4.2.1.2图纸会审后,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4.2.1.3施工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取样的安装位置进行布置,既要保证节约人力、物力,也要保证设备安装工艺整齐、美观、维护方便。

4.2.1.4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填写交底记录。 4.2.2施工现场准备

4.2.2.1筹备好施工机具及施工用料。

4.2.2.2了解材料的到货情况和现场取样安装所具备的施工条件。 4.2.2.3搭设施工设施(脚手架、梯子等)和现场预制场地。

4.2.2.4施工用计量器具及试验仪器必须经计量部门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4.2.2.5每道工序开始前由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4.3 材料和质量要点

4.3.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厂家资料和规程规范确定取样位置。

4.3.2取样插座材质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确定,合金及不锈钢插座做好光谱复查。 4.3.3按照焊接规程做好焊口无损检测。

4.3.4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厂家资料和规程规范确定流量取源方向和位置。

4.4施工工艺

4.4.1 温度取样安装

4.4.1.1 测温元件应装在能代表介质参数、被测温度、便于维护和检查、不受剧烈振动和冲击的地方,就地显示类仪表更是应安装在能够便于观察、便于检修的位置,方便运行人员监测。

第 3 页 共9页

热工专业取样安装工艺标准

4.4.1.2 插入式温度取样安装

4.4.1.2.1 应检查套管和管座的的尺寸,应与测温元件的尺寸相对应。核查套管和管座的形式、规格、材质,必须符合被测介质的压力温度及其他特性的要求(特别是套管和管座材质应经过金属试验检测后才能与管道进行焊接)。

4.4.1.2.2 开孔前核查开孔位置是否符合取样位置确定的相关规定。 4.4.1.2.3 选用的钻头或其他工具应与开孔的尺寸相对应。

4.4.1.2.4 磁力钻头或其他工具中心线应与管道本体表面垂直,以保证钻孔与管道的垂直。 4.4.1.2.5 钻孔应用圆锉或半圆锉处理,修去钻孔四周的毛刺。 4.4.1.2.6 管道外部的钻孔四周应打磨处理,应露出金属光泽。 4.4.1.2.7 钻孔不焊接套管和管座时应封闭,防止吊入脏物。

4.4.1.2.8 管座应有坡口,焊接前应把坡口及测孔的四周打磨出金属光泽。

4.4.1.2.9 焊接的步骤为点焊、找正、检查垂直度、施焊,保证套管和管座垂直于管道本体边面。

4.4.1.2.10 套管和管座的焊接应牢固,焊接时采取合适的防风、预热、缓冷等措施,保证焊接工艺质量,焊口应打磨光滑。

4.4.1.2.11 焊接完毕后应检查套管和管座内部,不应存在焊瘤或其他不符合项,并应对丝扣进行防护、检查处理。

4.4.1.2.12 套管和管座焊接完毕后应封闭座孔,防止异物掉入孔内。 4.4.1.2.13 测温元件的插入深度要求

1) 压力式温度计的温包、双金属温度计的感温元件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

2) 高温高压主蒸汽热电偶的套管插入深度为70mm(管道公称通径等于或小于250mm时)或100mm(管道公称通径大于250mm时);

3) 对与汽、气、液体介质管道外径等于或小于500mm时,有效插入深度为管道外径的1/2; 4) 对与汽、气、液体介质管道外径大于500mm时,有效插入深度为300mm; 5) 对与烟、风及风粉混合物介质,有效插入深度为管道外径的1/3~1/2;

6) 对与压力小于1.6MPa且直径小于76mm的管道,一般应安装小型测温元件,如测温元件较长,可加装扩大管或沿管道中心线在弯头处迎着被测介质的流向插入;

7) 对与轴承(如汽轮机本体轴承回油)回油温度,必须保证测温元件的感温端能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

8)当测温元件插入深度超过1m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并应考虑加装保护套管;

9) 在介质流速较大的低压管道或气固混合物管道安装测温元件时,应有防止测温元件被冲击

第 4 页 共9页

热工专业取样安装工艺标准

和磨损的措施,一般在烟风道上均应加装保护管,可使用耐磨套管防护,测温元件端部应露出20mm~50mm。

10) 各种测温元件及保护套管安装时,应充分考虑管道的保温量,应使测温元件的接线盒及接头部分露在保温外部。 4.4.2 压力和差压取样安装

4.4.2.1 压力测点位置选择的其他规定:

4.4.2.1.1 水平或倾斜管道上的压力测点的取样位置选择区域:

介质为气体时介质为液体时介质为蒸汽时水平或倾斜管道上的压力测点取样位置

4.4.2.1.2 测量低于0.1MPa压力的测点,标高应尽量接近测量仪表,减少由于液柱引起的附加误差。

4.4.2.1.3 汽轮机润滑油压力的测点,应选择在油管路末端压力较低处,测量仪表应安装在汽轮机水平中心线的标高位置上。

4.4.2.1.4 凝汽器的真空测点应在凝汽器喉部的中心点上摄取。

4.4.2.1.5 锅炉一次风、二次风的压力测点选择应尽量距离燃烧器远一些,在当今的安装过程中,图纸设计已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按照图纸设计的管道范围选取即可。

4.4.2.1.6 炉膛压力的选择应在锅炉两侧喷燃室火焰中心上部选取,一般锅炉厂家均预留位置,按照厂家图纸选取即可。

第 5 页 共9页

热工专业取样安装工艺标准

4.4.2.1.7省煤器、空预器前后压力测点的选择应在烟道左右两侧的中心线上,或者在烟道断面的四等分线的1/4与3/4线上,左右两侧压力测点的安装位置必须对称,且应与对应的温度点处于同一横断面上。

4.4.2.2 测孔的开凿与取压装置的安装

4.4.2.2.1测孔的开凿一般在管道正式安装前或封闭前进行,禁止在已冲洗完毕的设备和管道上开孔。如必须在已冲洗完毕的管道上开孔时,需证实其内无介质,并应有防止金属粒掉入管内的措施。

4.4.2.2.2对于压力测孔的孔径可等于(不得小于)取压插座的孔径。 4.4.2.2.3在管道和设备上开孔,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4.4.2.2.4使用机械方法开孔步骤:

用冲头在开孔部位的测孔中心位置上打一冲头印,固定好磁力电钻(如在高空开孔需把磁力电钻悬挂牢固),用与插座内径相符的钻头(误差小于或等于±0.5mm)进行开孔,开孔时钻头中心线应保持与本体表面垂直。孔刚钻透,既移开钻头,将空壁上牵挂着的铁屑取出。用圆挫或半圆挫修去测孔四周的毛刺。

4.4.2.2.5取压装置安装前应进行相应的光谱分析,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必须进行更换。 4.4.2.2.6焊接前应把取样插座坡口及测孔的周围用锉或砂布打磨出金属光泽,并清除掉测孔边的毛刺。插座与热力设备或管道的固定以及密封采用电焊时,必须遵照焊接与热处理的有规定。

4.4.2.2.7在安装被测介质为蒸汽时,压力取样装置必须加装冷凝罐,冷凝罐内液面的高度不应高于取样口。

4.4.2.2.8在测量汽轮机轴封压力时,应加装水封罐(建议。大多数电厂没有设计,只是安装时,自己做一简单的。但是效果不大),因轴封蒸汽压力较小,温度较高,只有等蒸汽凝结

第 6 页 共9页

热工专业取样安装工艺标准

成水后才能进行测量。水封罐安装时,应“串联”在仪表管与变送器之间,取压侧(蒸汽进口)开孔位置不能高于变送器取样最低点。投用时一定要将水灌满。

4.4.2.2.9在取压阀门焊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取压阀门的门杆处于50%开度。以免施焊后对阀门门杆造成损伤,影响阀门的严密性。

4.4.2.2.10汽轮机第一级压力因其取样位置在高压内缸,由高压外缸引出。所以在取样管引出外缸时,避免取样管与外缸直接焊接。要加装一护套管,护套管与外缸、取样管分别焊接。(护套管的材质及规格要满足第一级压力工况要求;还要满足取样管的要求,即护套管的内径要比取样管外径大1~1.5mm) 4.4.3 液位

4.4.3.1液位取样上、下测孔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被测容器的0水位及最高水位。 4.4.3.2液位测量用平衡容器的安装,单室平衡容器因体积较小或长度较短,故在安装时只要保证正压侧取样口与平衡容器接口在同一直线上即可。双室平衡容器安装时要将正常水位线(如图1中5所示)与被测容器的正常水位线对齐。具体安装方式见图2。

第 7 页 共9页

热工专业取样安装工艺标准

4.4.3.3如果使用单室平衡容器测量介质为蒸汽时,需要等到蒸汽凝结成水贮满平衡容器方能进行测量,所以在安装单室平衡容器时尽量加装灌水门或灌水漏斗。

4.4.3.4凝汽器液位取样的负压侧开孔应高于凝汽器底部护板,但不超过10~15mm。正压侧取样孔应开在1.4~2.0m处(由底板上沿算起,国产凝汽器一般采用此高度)(*凝汽器液位在取样安装完成后有条件尽量进行打压实验)

4.4.3.5无压水箱液位测量取样点为一点,此测点的取样位置一定要在水箱的0水位线处。安装方式与压力变送器安装方式一样,只是设备最好选用差压变送器。

4.4.3.6管道疏水罐液位如使用罐式液位开关,取样位置要满足液位开关本身的长度要求保证液位开关内不存留积水。 4.4.4 流量

在机务安装完毕节流件后进行,在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的节流装置,当流体为气体或液体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压力取样要求。

测量蒸汽流量的节流件上、下游取压口应分别装设冷凝器,两个冷凝器的液面应处于相同的高度,且不得低于取压口。如差压仪表低于节流装置时,冷凝器应高于差压仪表。冷凝器至节流装置的管路必须保温。在水平管路或倾斜管道上安装的节流装置,其取压口的方位应在管道的上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的范围内。

4.5质量标准

第 8 页 共9页

固定绝缘管固定相色管固定护套压接端子剥除电缆护固定相色绝绝缘检测 缘管层 热工专业取样安装工艺标准 序号 项目名称 1 2 3 4 温度取样安装 压力和差压取样安装 液位取样安装 流量取样安装 验收标准 《验评》4-2 《验评》4-3 《验评》4-4 《验评》4-5 4.6成品保护 易砸、易碰区域取样安装应挂成品保护警示牌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4.7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4.7.1按劳动保护要求着装;

4.7.2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好扣带; 4.7.3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7.4严禁乱动他人操作的机械设备; 4.7.5行走应注意周围环境及机动车辆; 4.7.6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工具、材料等物品; 4.7.7禁止烟火的地方严禁吸烟; 4.7.8严格遵守厂部安全相关制度。

4.7.9冬、雨季施工要执行相应的冬、雨季施工措施。 4.7.10高处作业时,安装材料要放置稳妥,以防坠落伤人; 4.7.11使用电焊机、电动工具应按操作规程要求; 4.7.12现场施工照明应充足;

4.7.13施工中废弃物集中回收,不得乱扔乱抛,具有有毒有害的应采取防污染措施,并集中回收指定存放处。

4.8质量记录

取样安装完毕施工人员及时填写施工工艺卡,技术人员做好施工记录。

第 9 页 共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