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金属化学性质练习
专项练习一: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
的废液,他们
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
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3、在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的符号是( )
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 ( ) 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 B.Zn能与稀硫酸反应,Ag则不能
C.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 D.Zn的熔点为420℃,Ag的熔点为962℃
5.某金属只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AgNO3 = R(NO3)2+2Ag,与硝酸铜溶液不反应。关于R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R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B.R的活动性介于铜、银之间 C.R的活动性比铜强,比银弱 D.R的活动性比铜、银都弱
6.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X>Y>Z B.Y>X>Z C.Y>Z>X D.X>Z>Y
7.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8.将金属Cu投入金属A的盐溶液中,观察到Cu的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金属B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B的表面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金属A、B、Cu活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B>Cu>A B.A>Cu>B C.B>A>Cu D.A>B>Cu
9.某同学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1)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2)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Z快。由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
2
第六章 金属化学性质练习
A.X>Z>Y B.Z>Y>X C.X>Y>Z D.Z>X>Y
10.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加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折出Y。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 ( )
A.Y> X> Z B.X >Y> Z C..Z>Y>X D.X >Z>Y
11.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Fe、X、Ag B.X、Fe、Ag C. Fe、Ag、X D.Ag、X、Fe
12.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已知锌、铁、铜三种金属与其盐溶液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Zn+ FeSO4 == ZnSO4+ Fe,Fe+CuSO4==FeSO4+Cu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的排序是 ( )
A.Zn>Fe>Cu B.Cu>Fe>Zn C.Fe>Cu>Zn D.Cu>Zn>Fe
13.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 D.乙>甲>丁>丙
14、在以下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与其他三种金属单质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 ) A.Fe B.Cu C.Zn D.Ag
15.将过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剩余的铁和生成的铜,在滤液里含有的物质是( )
A.FeSO4 B.CuSO4 C.Fe2(SO4)3 D.H2SO4
16.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判断金属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这种试剂是 ( )
A.氯化镁溶液 B.稀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硝酸银溶液 4.电镀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较多量的CuCl2,其中的Cu2+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为了降低污染,同时又能回收金属铜,可往废水中投入 ( ) A.活性炭 B.铜板 C.铁丝网 D.白银
17.将铁片分别投入到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 )
A.AgNO3 B.H2SO4 C.HCl D.FeSO4
18.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 )
①溶液中有 Zn2+、Cu2+ ,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 Zn2+、Cu2+ ,不溶物为Zn ③溶液只有 Zn2+ ,不溶物为 Zn ④ 溶液只有 Zn2+有 ,不溶物为 Zn 、Cu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将一定质量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3)2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对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 B.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铜
C.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和单质银 D.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银
20.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3
第六章 金属化学性质练习
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21.在 AgNO3、Cu(NO3)2、Zn(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全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Zn2+、Fe2+ 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22.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中( )
A.一定没有AgNO3 C.只有Zn(NO3)2
B.一定没有Cu(NO3)2
D.一定有Zn(NO3)2和Fe(NO3)2
6.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7.往AgNO3和Zn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是( )
A.Ag和Fe B.Ag C.Ag、Fe和Zn D.Ag和Zn
10. 在Cu(NO3)2、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
有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
为 ,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11.1、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与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时,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Z>X>Y C.Y>Z>X D.Z>Y>X
12、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得到的Y(NO3)2溶液质量比X(NO3)2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Z析出后,溶液的质量减少。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Z>Y>X B.X、Y、Z可能依次是汞、锌、铜 C.金属活动性顺序:Y>X>Z D.X、Y、Z可能依次是铜、锌、汞
4
第六章 金属化学性质练习
14、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 、Cu,滤液中有Ag+、Zn2+、Mg2+ C.滤纸上有Ag 、Cu、Zn,滤液中有Zn2+、Mg2+
D.滤纸上有Ag 、Cu、Zn、Mg,滤液中有Zn2+、Mg2+
15、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析出。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 . A.Cu B.Ag C.Fe和Cu D.Cu和Ag
19.我国商代已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已会冶铁和炼钢。人类开发利用下列金属单质的时间顺序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着上述某种内在联系。由此推断,下列金属中,人类开发利用最晚的是( ) A.Al B.Cu C.Fe D.Zn
20.、(2004安徽芜糊市)鸠兹广场为广大芜湖人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广场的标志性建筑——“鸠顶泽瑞”的主体是金属材料铜铸造而成的。试从金属活动性角度说明
用铜作材料的理由: 21.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氧化物,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状况: H2 a
c b
0 t
(1)三种金属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2)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7. (2008年南通市)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
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9. 用28 g铁粉和28 g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l g氢气,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铁粉、镁粉都含有杂质 B.铁粉、镁粉都是纯净物
C.铁粉是纯净物,镁粉含杂质 D.铁粉含杂质,镁粉是纯净物
12. 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 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Z>Y>X B. X>Y>Z C. Y>X>Z D. Y>Z>X
15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5
第六章 金属化学性质练习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18.(3分) 如图所示,大试管底部有螺旋状的光亮的铁丝,把试管倒插入水中,放置一周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______生成,试管内的水面将_______,产生以
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08年汕头)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 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和 (2)滤渣的成份有 ,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