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让语文教学更精彩论文:“简约”让语文教学更精
彩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诸方面均已“脱胎换骨”,呈现出关注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融合各科优势的崭新之貌。然而,语文教学中的“矫枉过正”现象也随之而来:课堂上的各种“非语文”现象屡见不鲜,语文教学逐渐地空泛和虚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实践者,笔者深有感触。通过反思和探索,现提出如下一隅之见,仅为抛砖引玉。
语文教学的的“简约化”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体现在多边教学活动之中。我们提出的“简约”并非一味地“减少”,而是要删除那些本不属于语文范畴的“条条框框”,要去掉那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额外“营养”。“简简单单教语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所应该追求的目标。我们应该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上面“大做文章”。主要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目标简洁明了
简洁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任务,较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理指向,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之中。教师的智慧,首先是要将每次的教学目标制定得简洁、明了、具体。比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中,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为:1、正确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
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找出课文中的反义词,并把它写下来。整节课紧紧围绕这三个学习目标进行教学。去掉繁杂的其他课堂教学环节,实实在在地进行语文教学,点滴之中见真功,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课时,根据课文教学的具体情况,如需要导语则事先预设好,如非必须,则直接导入新课。如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只是说了句“同学们,今天我们去学习一篇新课文,好吗?”接下去,听写词语,且每个词语只说一遍。整个教学过程也极其自然简单,毫无矫揉做作之嫌,但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却抓得很实在。这就是“大道至简”。
二、过程简约有效
曾几何时,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花样颇多。尤其是公开课,“活而不实”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必须剔除浮华,“返璞归真”。凸显课堂教学的真实、自然、朴实、扎实之境界,这才是原生态的课堂。课堂教学的组织应该简单。每一篇课文、每一课时都要有一定的教学主线。在教学时,只要抓住主线,松弛有度,有放有收即可。语文课堂要“瘦身”,它不是把语文教学简单化了,而是真正夯实了“双基”。
三、方法简单易学
完整的语文课堂教学,简单而不失品位,简约而不失精彩,简练而不失实在。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来探究知识,千万不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忘了“回家的路”。教师教给学生每一种语文学习方法时要准确、恰当、具体,让学生易于操作。比如告诉学生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就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读正确”,什么是“读流利”。我们的语文课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是要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为我们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所认同的。如何让学生“得法”呢?我们来看一个生动的例子:城市中一对父子散步,一陌生人问路。父亲十分热情,告诉路人先乘几路几路公交车,再拐几道几道街,最后再穿几条几条巷,路人听后,一脸茫然。倒是旁边的稚子插嘴:“就是前面那座最高的楼房,眼睛看着楼顶,一直向前,就到了。”路人大喜。多么简洁的方法和智慧的回答!学生至今脱不了教师这根拐杖,至今还两手空空,是因为我们太像这位热情的父亲了,过于细密、周到地牵着学生的鼻子在我们自己设计的语文迷宫中绕来绕去的缘故。在指导学生“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拥有这个稚子的“策略”——简洁、易学。
四、检测简明必要
对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是很关键的一环,我们要务求
实效。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精心设计,以准确、适时地反馈和诊断学情。简约的语文更需要大智慧,需要我们在平实的课堂中捕捉灵感,适时、随机地拨动学生诗意的心弦,升华学生语文的情怀,让他们在简单实在的语文学习中进发智慧、历练能力。所以,切不可让检测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附庸”,甚至成了学生的“枷锁”。
简约的语文是一首精巧的诗,而不是一壶平淡的酒。“乱花渐欲迷人眼”。关于语文教学的观点众说纷纭,但唯有简约、朴实、本色的语文教学才是最具生命力的,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我也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