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各单位: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了解我党建党九十载的风雨历程,动员我校学生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发广大青年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学校决定于今年暑假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建党九十年,利民实事进农村 二、活动原则
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原则。
三、活动内容
2011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为契机,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通过组织全校青年学生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文艺演出、社区服务、文化惠农、道德实践、计划生
育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和科技咨询等活动。今年将立足学校实际,点面结合,重点组织以下项目:
(一)大学生“建党九十周年历史成果回顾”与“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宣讲团。
在农村地区组织广大群众观看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历史成果回顾展,发放相关党史资料;组织群众参观革命历史遗迹;深入挖掘我党在九十年发展历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与先进人物;撰写一批高质量的实践心得和社会调研报告,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我党建党以来的伟大成就;在农村地区开展一系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加深对我党相关政策的了解。
(二)“红色经典”下乡表演活动
以我党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一系列“红色经典”表演活动。组织农民群众观看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影视作品;鼓励广大青年学生举办若干场旨在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文艺演出;举办“红歌会”、诗歌朗诵等比赛,丰富我省农村地区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利民实事进农村服务活动
结合海南省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民群众的需求,发挥广大青年学生的专业特长,给农村提供相应的利民实事服务,将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卫
生知识和医疗服务送下乡,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展开如电器维修、法律咨询、义诊体检、健康卫生知识、生物知识、心理健康咨询等为主要内容的便民服务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结合我校读书沙龙这一特色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适合需要的书单,建立农家书社,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四)启动幸福工程,举办关爱妇女、儿童系列活动 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母亲水窖”、“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安康计划”等关爱母亲、儿童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关爱女孩行动、新家庭文化屋等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
(五)“人人懂法”法律下乡实践活动
以国家“六五”普法启动为契机,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学习法律并深入农村、深入基层,通过上门宣传、开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法律基本常识宣传手册、开通法律惠民服务热线等多种形式,加快海南省法律普及进程,引导广大基层劳动者运用法律手段正确维权。
(六)“保护海南碧水蓝天”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省贯彻学习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的重要任务。通过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实地环境调查及研究,开展“保护海南碧水蓝天”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发现并提出海南省在建设国际旅游
岛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七)民生社情调研等社会调查行动。
通过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拓展思维,扩大视野,广泛关注社会各方面利益,紧密结合海南省教育发展的现状、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新型城乡医疗保险体系的普及等问题,以严谨和审慎的态度,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和理论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对策,切实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四、组织形式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采取重点组队和分散实践的形式展开。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成立机构阶段(6月8日—6月15日) 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着手,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坚持学习书本理论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
为了加强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2011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人员构成如下:
组 长:张诚一
成 员:詹少斌 郑荣臻 谢光辉 符永雄 王承庆
王 华 梁 广 刘 强 吕 宁 杨
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学校团委,具体负责社会实践活动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王华(兼);
办公室成员由校团委干部和各学院团委书记组成。 (二)项目申报、立项阶段(6月16日—6月23日)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严密细致,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总体方案,做好活动项目申报、调研课题立项、团队组织、队员培训等工作,使学生对服务对象、实践内容、活动方式等有足够了解,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要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为参加学校统一组织和立项的团队成员购买保险,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安全有效。
(三)活动实施阶段(7月9日—8月下旬)
各学院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依据总体方案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指导并组织各小分队开展好实践活动;积极与新闻单位联系,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
(四)总结表彰阶段(9月—10月)
要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先进,广泛宣传,巩固实践活动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确保安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各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好工作落实。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认真落实“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加强调研,掌握基层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活动立项,选拔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组建团队。要突出抓好重点团队志愿服务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带去实惠。
(三)扩大参与面,注重建设。对于没有参加集中实践队活动的同学,要求通过回乡实践、分散活动等形式,自行联系实践单位,确定实践内容,就近就便开展实践活动。各单位要通过评优等激励机制对分散实践的学生进行引导、监督,扩大活动参与面,达到全员参与、深入有效。要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联系乡镇、农村等地区,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每个学院至少要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阵地化、长期化。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摆上重要日程,列入计划,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及时上报工作材料,加强信息沟通,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单位要将开展活动的有关情况及时报给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发送到校团委电子邮箱(邮箱为:tuanwei0898@163.com), 并于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组织开展活动的有关材料和图片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1: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表
附件2: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计划书
中共海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海南师范大学
二○一一年六月八日
主题词:社会实践 2011年△ 通知 抄送:省教工委,团省委,学校党政领导
中共海南师范大学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6月8日印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