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人先锋号材料汇报

来源:尚车旅游网


工人先锋号材料汇报

日常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班组建设的最终目的,全体员工千方百计控制成本,降低消耗,坚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开展“双增双节”、“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在设备维修工作中,注意节约原配件材料,能修复的绝不领用新的,每个职工都自觉地从节约一颗螺丝钉、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做起,坚持做好“6S”管理,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对不经意掉下的螺丝、螺帽、密封胶等有用材料都及时回收,分类保管,以备不时之用。

强化班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几年来,我们钳工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班组管理的有效机制,以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和车间各项生产指标为依据,逐步建立健全了修理质量考核办法,把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管理与效率相结合,实现了班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增进了班组职工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近几年,随着港口集团新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对设备维修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桥式卸船机、堆取料机的维修程序复杂,起重作业难度大,一般都是总成件更换。一次,堆取料机斗轮机需要维修,由于该部件体积庞大,吊装环节控制不好极易发生机损事故,既影响工作进度,又存在着安全风险。如果委托生产厂家更换维修,不仅成本高,而且停机时间长,将直接影响到港口生产。为此,钳工班在设备使用单位和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勇挑重担,大胆创新,敢于实践,对照图纸逐一对部件进行解体,在了解了内部结构后,一次性吊装成功。原计划5天的工期,我们只用3天就圆满完成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既节省了维修成本,又满足了港口生产的需要。

创新工艺,解决生产难题。一次,T40/16台架 “天轮”突然出现故障,生产被迫中断,急需抢修。由于1号台架扒杆垂直高度31米,“天轮”一组4只滑轮,每只直径710mm,体积庞大。根据工艺要求,“天轮”一定要拆卸下来才能更换,可是又没有相邻的起重机械配合,给检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尽快完成任务,该班组抽调精兵强将在设备部门

的协助下,动脑筋、想办法、出新招。他们用两根槽钢合拼成一个小扒杆,焊接在大扒杆的顶部,挂上葫芦和滑轮。然后利用地面上的卷扬机,做成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起重机。这样一来,这一突出的起吊难题便迎刃而解了。由于方案制定得科学合理,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安全,只用3天就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天轮”更换任务,一举攻克了修理技术上的难关。

多年来,我们钳工班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被被评为长航系统“先进职工小家”、马鞍山市“模范班组”、港口集团“模范班组”、“学习型班组”、“党员先锋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荣誉。近几年来,我班组完成设备计划性修理45多台、故障抢修一千多台次,修理各类工属具300台次,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为港口集团打造现代物流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下面提2点建议:

1、钳工班现有职工20人,取得技师资格证书5人,高级工资格2人,中级工8人,初级工5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从年龄结构看,48岁以上的技术骨干7人,占班组总数的35%,35岁以下职工13人,占班组65%。再过2年,现在35%的技术骨干就很难胜任本职工作,缺少技术含量较高的后备技术力量。亟待增加和培养后备技术力量,满足生产需要。

2、建议为职工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选派技师或者部分技术骨干外出参观学习,汲取先进的生产工艺,掌握新设备的修理技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