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漂亮围裙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通过动手制作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及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剪纸艺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从小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和了解。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让学生继承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剪纸作品也可以由多个简单的剪纸组合而成,同学们要积极动手实践。 【活动准备】
剪刀、笔、闲置布料、针线包、米尺。 【活动过程】
教师谈话:烹饪食物和打扫卫生的时候,我们经常需要围裙,因为它能防止污物弄脏衣服。
利用闲置的布料,通过裁剪、拼接、缝制,我们就可以做出一条实用的围裙。 一、问题与思考
围裙有多少种不同样式?
(半身围裙、挂脖围裙、背心围裙、全身围裙)
不同围裙的用途有什么区别?优缺点都是什么?同学们交流一下。 (初步了解围裙的功能,激发学生研究围裙的兴趣。)
二、实践与体验 制作半身围裙
1、教师出示有关布艺的视频及图片,让学生了解布艺的相关知识。 2、利用材料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1) 裁裙片——选取长50cm宽40cm的长方形布料,对折,使宽边重合。 (2) 在短边画一道弧,剪下圆弧外部分。 (3) 裁腰带——裁出长40cm宽6cm的布条。
(4) 缝裙片——将裙片边缘向内折1cm,再折一次,用回针法缝制。
(5) 缝腰带——将布条两边分别向内折1.5cm,再对折,用扦针法将对折的边缝
合。
(6) 固定腰带——缝好的腰带固定在裙体上边两端的反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结合课件让学生了解布艺的相关知识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三、交流与评价
1.教师谈话:刚刚同学们都动手制作了围裙,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一下,选出你们那组学得最好的来全班展示一下,介绍一下自己是怎样缝的,说说自己的经验。 评价标准:
一到学生从每种针法的用线、针眼间的距离是否匀称、线的工整度以及结打的是否等进行评价。
问题:
(1)在缝针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吗? (2)你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2.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动手实践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可以谈自己对布艺缝制活动的心得,也可以谈自己在练习布艺针法的过程中的收获。) (设计意图:注重了评价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老师、同学。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既包括学生练习的作品,也可以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
四、拓展有创新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制作围裙的相关知识,那你可不可以尝试在围裙上缝制一个小口袋呢?或者为围裙缝制一个漂亮的花边作为装饰?赶快开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对布艺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