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女性患者,19岁,大学生。因失眠,怀疑同学议论2个月,恐惧、紧张、疑人监视,1周前住院。住院3天后,患者同学和老师来医院想探视患者,但患者不同意见面。此时医务人员应该A.告知他们关于患者疾病的性质B.告知他们探视应该注意安全C.只允许在病房内探视D.告知他们患者不愿意,故暂不宜探视E.说服患者与老师同学见面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强制医疗是对精神病患者违法行为的一种惩罚B.有些患者可以不治疗,外人不宜干涉C.医生不应将治疗方案告诉患者D.约束精神病患者不会出现躯体损害E.为了保护患者及周围人的安全,可以长期隔离及约束精神病患者3、有关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描述,以下不对的是A.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是受司法部门的委托B.鉴定人应有丰富的临床精神病学知识、技术和经验C.鉴定对象为涉及法律问题又患有或怀疑患有精神疾病者
D.判定被鉴定人是否有罪E.目的是维护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4、精神障碍者出现违法行为并经法定程序鉴定后,可能的处置方法不包括哪项A.不追究法律责任B.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C.追究刑事责任,判处刑罚D.追究部分刑事责任,减轻刑罚,或者判处缓刑、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等E.由政府部门统一收容劳教5、某女性患者,22岁,自幼智力发育差,只上过一年级。某日在家被人奸污,案发后,要明确该女孩的性防卫能力,最需做以下哪项检查A.体格检查B.妇科检查C.智商测定D.脑磁共振E.脑电图6、关于民事行为能力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A.精神病患者无遗嘱能力B.即使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也可能有民事行为能力C.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在被害妄想直接支配下起诉单位领导,属于
无行为能力D.一些患者在某些特定方面无民事行为能力,但在另一些方面有行为能力E.在判断行为能力时,应综合考虑年龄、精神与理智、知识与经验、自由准确地表达等多方面的因素7、儿子状告父亲所立遗嘱不成立,因为其父亲有精神病,应判定其父的A.行为能力B.责任能力C.受审能力D.作证能力E.劳动能力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精神病患者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理状态的支配下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行为,应鉴定为限定责任能力B.一精神病患者出现违法犯罪行为,评为无责任能力C.处于躁狂状态的患者将自己的财物赠送给别人,可以将财物收回
D.精神病患者不能作为证人E.一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故将一老人杀死,但鉴定时他自己说不清为什么这样做,其作案动机不明,应判定为完全责任能力9、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出现犯罪行为时评定责任能力描述正确的是A.其辨认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B.尽管其辨认能力削弱,但由于这类人格障碍治疗效果差,且危害大,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C.其辨认能力存在,但从人道主义出发,应评为部分责任能力D.其辨认能力充分,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E.由于其控制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10、一个原本正常的人,多次醉酒后意识障碍时多次出现犯罪行为,应评定为A.部分责任能力B.无责任能力C.视具体情况判定为无责任能力或部分责任能力D.完全责任能力E.视具体情况判定为部分责任能力或完全责任能力11、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判定精神患者是否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
为时,应A.由有关医疗部门鉴定B.由有关医疗部门和法院共同鉴定C.由法院认定D.由法院和公安机关共同调查认定E.由公安机关和有关的医疗部门共同鉴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