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模块结业)模拟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一) 单选题(30*2=60分)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④—② D.③—④—②
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其影响因素是箭头( ) A.① C.③
读下图,回答3~4题。
3.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4.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② D.④
说法正确的是
B.②③
第 1 页
C.③④ D.①④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5~6题。
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C.④或⑧
B.②或⑥ D.③或④
6.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7~8题。 7.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C.西北风 B.东南风 D.西南风 8.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 C.P地 B.N地 D.Q地 (新课标全国卷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0题。 第 2 页 9 . 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10 . 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是( ) A.① B.③ C.⑤ D.⑥ 12.⑤表示的近地面气压带名称为(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3.④表示的近地面风的名称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4~16题。 第 3 页 14.a、b两地的气压性质为( ) A.a地是高气压,b地是低气压 B.a地是低气压,b地是高气压 C.a、b两地都是高气压 D.a、b两地都是低气压 15.如果图中五条等压线(单位:hPa)的数值分别是1 000、1 008、1 016、1 024、1 032,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 ) A.1 024、1 032 B.1 000、1 032 C.1 016、1 008 D.1 008、1 024 16.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C.东北风 B.西北风 D.西南风 17 . 2014年1~2月,我国京津冀地区多次遭受严重的雾霾天气。此季节,能使雾霾迅速消散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冷锋 C.热带气旋 B.暖锋 D.弱高压 下图为2013年8月某日气象卫星遥感图像。读图完成18~19题。 1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 ) 第 4 页 19.甲处的风向为( ) A.西北 C.东南 B.东北 D.西南 下图是常见的天气系统,不同的天气过程与天气系统有关。读图回答20~21题。 20.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天气系统中心控制下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B.图B天气系统中心控制下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C.图C中乙地此时是阴雨天气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21.每年的夏季,使长江流域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 ) A.图A天气系统 C.图C天气系统 读下图,回答22~23题。 B.图B天气系统 D.图D天气系统 22.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 ) A.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3.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第 5 页 A.①气候类型受两种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 C.③气候类型最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①②③三种气候类型夏季均是高温多雨期 (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24~25题。 2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C.③地 B.②地 D.④地 2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C.湖泊分流 B.河谷变宽 D.湖水补给量减小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C.冰雪融水 27.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 A.珠江 C.松花江 B.塔里木河 D.长江 B.地下水 D.湖泊水 2013年7月我国南方地区遭遇强暴雨,损失严重。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第 6 页 28.暴雨发生时,图中水循环环节出现明显异常的是( ) A.abc B.bcd C.acd D.cde 读下图,完成29~30题。 29.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30.如果②洋流在太平洋中,有可能是( ) A.巴西暖流 B.秘鲁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那利寒流 二) 综合题 31. 读全球洋流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 第 7 页 (1)以中低纬大洋环流为例,其分布规律按时针运动方向可表述为北(半球)________南(半球)________;按照洋流的冷暖性质,以大洋为中心,东侧多为________流,西侧多为________流。(4分) (2)①~④中可以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全球大洋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对局部地区来说,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作用。(3分) 32. 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分) (1)写出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4分) (2)与乙地气候类型相同,形成原因也相似的地区有哪些?(3分) (3)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6分) (4)分析乙地降水较多的原因。(4分)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多哈闭幕,会议决定将《京都议定书》承诺期延长到2020年12月31日。俄罗斯、日本和加拿大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大会也未在“绿色气候基金”的注资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14分) 第 8 页 (1)由图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分) (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4分) (3)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4分) (4)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4分) 第 9 页 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必修一模块结业)模拟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答案 三) 单选题(30*2=60分) 1 2 3 4 5 6 B B A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B C C A D B 21 22 23 24 25 26 B A B D C C 四) 综合题 31题. (9分) (1)顺 逆 寒 暖 (2)① 处于寒暖流交汇的海区 (3)全球热量平衡 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32题.(17分) (1)甲地:热带草原气候。乙地:热带雨林气候。(4分) (2)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等。(3分) (3)两地都是全年高温,降水量乙地大于甲地,甲地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6分) (4)乙地受暖流影响,位于南半球东南信风的迎风坡。(4分) 33题。(14分) (1)不断上升,尤其是1950年以来,上升更为明显。(2分) (2)一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4分) (3)波动上升。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升温。(4分) (4)波动上升。全球气温变暖,海水膨胀,极地、高山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4分) 第 10 页 7 A 17 A 27 B 8 D 18 A 28 B 9 C 19 D 29 B 10 D 20 D 30 B 第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