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课文练习题(带答案)
一、 读拼音,写词语。
kōng xū cōng cōng xuán zhuǎn tàn xī
nuó yí níng rán jué chá pái huái
二、 用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tòn) 唾沫(tuò) 嘟囔(nāng nang) 黄焖鸡(mēn mè... è) 咽n) 搅和(huo hé) 呃(é唾沫(yān yà... (shi chí) 钥匙) 咽n) 大匙(shi chí喉(yān yà...
三、 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跺(______) 裁(______) 趴(______) 斑(______) 燥(______) 躲(______) 载(______) 扒(______) 班(______) 澡(______)
四、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随(____)所(____) (____)歌(____)舞 (____)面(____)刀 行(____)积(____) (____)无所(____) (____)无分(____) 青(____)獠(____) 万(____)更(____) 1.上面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上面词语中“富可敌国”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选词填空。
欢呼 欢跃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
1 / 4
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____)起来。
2.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____)。 肃立 肃静
3.国歌声响起,操场上的师生们(______)着,仰望着徐徐升起的国旗。 4.在英雄事迹报告会上,会场上十分(______)。
六、 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寒食》这首诗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______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了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______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我们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甶昼,后两句则是写______。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______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本诗感情浓郁,真切动人。全诗以______喻人,构思精巧。主要写织女,写牛郎只一句,且从织女角度写,十分巧妙。从织女织布“不成章”,到“泪如雨”,再到“______”,充分表现了分离的悲苦。
3.《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______。开头的“中庭地甶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______,精炼而含蓄,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由此我们联想到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_”。
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4
2.体会诗歌中“落”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 / 4
参考答案
1、空虚 匆匆 旋转 叹息 挪移 凝然 觉察 徘徊 2、tuò nang mèn huo é yàn chí shi yān
3、跺脚 裁剪 趴下 斑马 干燥 躲开 载重 扒开 班级 洗澡
4、心 欲 能 善 两 三 善 德 一 有 身 文 面 牙 象 新 青面獠牙 一无所有 5、欢跃 欢呼 肃立 肃静
6、典故 典故 夜晚 织女 物 不得语 绝句 人物情态 疑是地上霜 7、
1.这首诗写了地、树、鸦、露、桂花、月等事物,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将离别思聚,希望与家人团聚、对月怀人大情怀表现的委婉动人。 2.给人以生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是随着秋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 3. 地白(白) 凄清(第二空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