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化学用语复习课教学论述

中考化学用语复习课教学论述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中考化学用语复习课教学论述

中考化学用语的复习课不是一个独立的课堂,它应该是一个包含课前学生的知识整理重现、课堂和课后的练习的有机体。那么怎样上好化学用语的复习课呢?

1 明确复习课要复习的内容

明确内容才能有的放矢。中考化学用语复习课的内容可以整理为元素、粒子、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化学用语四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与学生共同归纳出知识、考点的关系图表。

复习不能只关注应试,但也不能背离考试的方向。老师在进行复习时要理解透彻知识点和考点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复习。

2 做好课前准备

中考复习的紧迫决定了我们要好好利用课堂的40分钟,不能浪费一分一秒。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做好相应的课堂准备。老师要提前一天告诉学生必须准备的知识,要默写的内容,还要做到四有:有相应的课件和教案;有典型的例题;有学案;有课后练习。学生要做的是按要求熟记相关知识做好课堂默写的准备。

如果师生都尽其所能,复习的肯定事半功倍。面对复习课,令大部分教师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分层教学。学生智力和努力情况的差异,往往令复习课变成优生厌倦,差生讨厌的课堂。那么如何在化学用语的复习课上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应该引入差别化的评价标准,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整个小组进行评价,力求令所有人都能付出最大的努力。班级往往会形成几个“小团体”,老师要做的是把班分成几个小组,调动各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不学就对不起小组”的氛围。相信这样,老师要求的任务班上的人大部分都能很好的完成。

由于化学用语复习中有很多一部分是记忆的内容,所以做好课前的准备就能为课堂节省宝贵的时间。

3 如何分配课堂的时间

关于化学用语的复习课怎样上,有很多误区。很多人以为化学用语就是记,所以让学生不停地背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用语的复习课的课堂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讲练适中、演辅结合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化学用语的复习课包含5个环节,默写或小测;师生共同绘制知识结构图;例题讲解;课堂练习;练习

评讲及课堂总结。老师必须把握和掌控好这几个环节,不然复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讲解“化学式”这个化学用语知识为课例。

第一个是默写环节,精选50个常见并且有代表性的化学式编成一份5分钟的小测卷,测试。时间到后,相邻的四人交换不对称评改,也就是ABCD四人,A改B,B改C,C改D,D改A。改完后给到课代表处登记分数,老师下节课公布满分和进步最大的三人名单。这种方法最重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令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立刻呈现,同时也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一举多得。

第二个是师生共同绘制化学式知识结构图环节,在老师的指导,学生通过画结构图能很好地梳理知识结构。最后得到化学式化学用语知识结构。化学式包含化学式意义和纯净物的分类,化学式意义包含元素的组成、1个分子、分子的构成、物质四个小项目;纯净物的分类含单质和化合物两个中项和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有机物、盐、碱七个小项。

第三个是例题讲解环节。例题贵精不贵多,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通常会选择近三年的中考题,因为中考题能代表考试的方向。复习的例题就选择了2009年广州化学中考题的第21题。

2009广州:

(1)1个氧分子,2个氢原子,氧化铝。

(2)某新型消毒剂由Cl、O两种元素组成且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Cl原子,2个O原子,该消毒剂的化学式是 。

通过例题,学生可以了解中考化学用语的出题模式,也可以巩固化学式中符号的意义和化学式书写的相关知识。

第四个是课堂练习环节。课堂练习不应该是简单地重复例题的内容,它应该是围绕知识结构图展开。课堂练习安排了3题。

练习1:在图1中以H2O2为例写出过氧化氢的四个意义。

练习2:在图1纯净物7个分类中每个写出2个化学式,共写14个化学式。 练习3:2008年广州化学中考题的第21题。

最后一个是练习评讲及课堂总结环节。通过上述四个环节,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知识结构图和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此时老师要做的是给出答案,评讲易错的地方。课堂总结是对课堂内容的一个概括,具有巩固补漏的作用。教师因应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有不同的表述。

在复习的时候,不管课堂上掌握得如何好,课后一定要布置适当的练习。 4 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

在课堂上复习完化学用语后,会以练习试卷的形式整理出大约20分钟量的作业。内容有2006、2007年广州中考题和2009年广州各区的模拟题中关于化学用语的题目,并在试卷的后面附有答案。因为这些题目都是经过专业人士的严格审查、并且对于化学用语方面的考查也比较全面。

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师能够科学地准备资料,细心地发现学生在化学用语中的遗留知识,有效地安排课堂的各个环节,学生化学用语方面的知识水平会有很多程度的提高。上好中考化学用语的复习课有利与学生应对中考的相关考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日后学习化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长沙教育出版社,1997. [2] 余文深,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