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7号高炉操作技术优化

7号高炉操作技术优化

来源:尚车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 柳 钢 科技 2007年第3期 7号高炉操作技术优化 莫朝兴 (炼铁厂) 摘 要关键词通过采取精料、控制适当的炉顶压力和提高压差、高富氧大喷吹等措施,提高7号高 炼铁 高炉 操作管理 优化 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Opera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for No.7 Blast Furnace Mo Chaoxing Oronmaking Plant) Abstract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of No.7 Blast Furnace were increased by using beneficited burden mataerial,controlling proper top pressure and increasing pressure diference as well as adopting high-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with oxygen—enriched blsta. Key Words lronmaking Blsta Furnace Operation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1概况 lO00kg/min),过后延长筛子空振时间等措施, 柳钢7号高炉(1080m3)于20o4年7月l8 日开炉投产。投产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 制约,高炉生产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强化。2005 年5月份以后,随着原燃料条件的改善和制氧 筛分效果大大改善。 (2)提高原燃料质量。近几年来,柳钢在 精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进入2005年,随着柳 钢8号高炉和新4号高炉的配套工程四烧、五 焦的相继投产,高炉的原燃料条件才相对好转。 2.2提高压差,增加入炉风量 高炉操作理念对炼铁至关重要,它决定了 高炉操作者的操作手段和调剂方向。由于受原 能力的提高,打破了7号高炉长期较低水平生 产并且容易波动的僵局。但进入2006年由于炉 缸段炉壳开裂,强化冶炼、安全生产受到很大 影响,全年长时间停炉3次处理。以后,通过 优化高炉操作技术,开创了7号高炉生产的新 局面。 燃料条件等一些因素的制约,7号高炉在操作上 强调“守”和“稳”,束缚了操作水平的提高和 2主要措施 2.1抓好精料工作 (1)把好入炉原料关。入炉粉末过多会影 响高炉料柱的透气性,减少入炉的风量,不利 于高炉稳定顺行。通过采取降低给料器的振幅、 多嘴给料、在不影响上料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筛 上料层厚度,尽可能延长炉料的筛分时间,保 证筛分速率(烧结矿为2300kg/min,焦炭为 指标的优化。2005年5月后,我们大胆突破原 来的操作模式,对高炉的强化冶炼进行了许多 有益的尝试,尤其在提高压差方面进行了不断 地探索和试验,在时机有利、炉况顺行的情况 下,逐步将压差提高至0.135MPa.并维持在一 个较高的水平,没出现不良的炉况征兆。2006 年全年因为高炉开裂都是限制风压作业,为了 追求一定的入炉风量,不得不采取适当降低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第3期 莫朝兴:7号高炉操作技术优化 5 压,提高压差的方法,炉况基本上都稳定顺行, 各项指标还是比较好的。过去总担心压差过高 会引起炉况不顺、下料变差甚至悬料,相反, 因为氧源的限制,7号高炉原来的富氧率仅在 1%左右,还经常受炼钢影响有些波动,这对提 高喷煤比、稳定高炉送风制度和热制度以及高 炉的强化冶炼都非常不利。20o6年以来,随着 制氧厂能力的提高,7号高炉的用氧量由原来 2000m 提高到8000m 。在高炉顺行的前提下, 逐步将富氧率提高到3%。富氧率的提高,改善 了煤粉在炉内的燃料环境,为提高喷煤比及节 能降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高富氧大喷吹的 同时,坚持与用高风温相结合,采用全关冷风 大闸操作,保证风温在1150 ̄C以上,保持合理 的理论燃料温度,改变以往用风温来调节炉温 随着压差提高后,风量增加了,提高了风速和 鼓风动能,有利于活跃炉缸,促进高炉稳定顺 行。 2.3适当提高炉顶压力 高压操作压头损失降低,有利于加风,因 而有利于提高产量和降低焦比。2005年5月份 以后,炉顶压力由0.145MPa提高到0.175 MPa, 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生铁平均日产屡创新高, 大大超过原来的生产水平。炉顶压力的提高为 高炉强化冶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20o6年以 后存在炉壳开裂的安全隐患,提高炉顶压力受 到限制,只能维持在0.155~0.160MPa。 2.4高富氧大喷吹和高风温协调互补 富氧喷煤是高炉强化冶炼的重要手段之一。 的操作习惯。2007年元月份第三次处理炉壳开 裂后,随着高富氧大喷吹和高风温措施的推广, 高炉焦炭负荷达到4.5左右,在限制风压操作, 风量比炉壳开裂前少10%的情况下,2、3、4月 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连续大幅度突破历史纪录, 实现了高产、优质、低耗的冶炼目标。 表1 柳钢7号高炉2005~2006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注:7号高炉分别于2006年3月(12天)、7-8月(11天)、2006年12月29日~2007年元月8日(12天)3 次停炉处理炉壳,2006年9、10、11、12四个月因炉壳开裂分别逐步限制风压操作。 2.5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 对检查和测量结果及时做好记录、分析、调整。 通过以上措施,7号高炉操作炉型得到控制,使 高炉顺行得到保证,强化冶炼得以顺利进行, 合理的操作炉型是高炉稳定顺行的基础, 如炉型不规整,高炉难以稳定顺行,更难以强 化。我们始终把7号高炉操作炉型的控制放在 改善了煤气利用,使综合能耗大大降低。 2.6最大限度地提高上料能力 2200-2300t/d的产量,矿石批重27-28t, 非常显要的位置。高炉强化冶炼以后,中心煤 气流有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通过布料矩阵 的变化来调整气流, 保证上部有两道合理的煤 气流,同时通过下部调整风口布局保证周向煤 气流的均匀稳定,将砖衬温度控制在600~ 80o ,7、8段冷却壁温度控制在80~120 ̄C;另 一每小时上5-6批料,高炉悬塌料非常多。为了 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将槽下和炉顶各阀门开 关的延时时间尽可能缩短,另一方面优化上料 程序,最大限度地提高上料能力。通过这些变 化,每小时能上8-9批料,可根据炉况优化程 方面,加强对冷却系统的检查和测量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 柳 钢 科技 2007年第3期 度来调整矿石批重,Et产3OO0~3200t/d,矿石 批重达28 ̄29t,而且实现高炉炉况长期稳定顺 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比较好。 2.7抓好炉前管理,保证渣铁处理的稳定性 高炉强化冶炼之后,随着生铁产量的大幅 度提高,炉前能否出净渣铁直接影响到高炉稳 定顺行。首先从抓炮泥质量着手,保证炮泥强 度能满足出铁的要求;其次强调均匀出铁,出 台了一系列考核措施,对铁口的维护、铁口的 深度、打泥量的控制、渣铁沟的护理、铁水罐 装载等进行严格管理,有力地保障了炉前工作 的顺利进行。 表2 2007年柳钢7号高炉主要操作参数 2.8合理的上、下部调剂 随着喷煤比的提高,炉腹煤气量增加,鼓 风动能也相应地提高,中心煤气流得到了保证。 为了防止边缘煤气流自动加重,采用了适当发 展边缘的布料制度:O 2742s4 C 。,矿批 28.5t,料线1.2m。下部调节主要是监测炉缸工 作状态,调整风口配置,控制初始煤气流圆周 均匀分布,保证炉缸工作均匀活跃,渣铁物理 热充沛,高煤量、高风量,使鼓风动能不断提 高。为了维持合适的鼓风动能,适当将风口面 积由0.2454m 扩大到0.2554m ,实际风速由 270m/s调整为240m/s,鼓风动能由ll9kJ/s调 整为96l(J/s,保证初始煤气流分布合理。 以上的各项措施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 互促进,炉壳开裂限产前后分别以压差和顶压 的提高使风量增加,有利于活跃炉缸和炉身、 炉墙的整洁,保持较好的操作炉型。富氧的增 加有利于增大喷煤量,降低焦比。较高的鼓风 动能,使得高炉可以抵御不利因素给高炉带来 的波动。 3存在的问题 (1)7号高炉强化冶炼后,高炉炉缸段炉壳 出现开裂,经过了3次处理,炉缸里面的砖衬 已经发生位移,而且有些地方的缝隙比较大, 这严重地制约了高炉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威胁高炉的安全生产。 (2)高炉冷却壁漏水比较多,对高炉的稳 定、顺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4结语 (1) 柳钢7号高炉在炉缸段炉壳开裂的情 况下,采取了提高压差等一系列的操作技术措 施,并且进行优化,实践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以大幅度改善,经济 效益显著。 (2)精料是高炉炼铁的基础,对高炉生产 具有决定性影响,是高炉强化冶炼的前提条件。 (3)提高压差、控制合适的顶压、高富氧 大喷吹和高风温协调互补等是7号高炉在操作 方面的主要改变。 (4)7号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不断进步,但 与国内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焦比高、 喷煤比低,有待继续学习和改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