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2012年3月第24卷第3期 (总221)・61・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7例 牛明镜,王顺云 (河南省唐河县公费医疗医院,河南 唐河473400)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颈椎牵引、中医手法、中药 热敷和中药内服相结合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7例。男4l例,女56例;年龄22—70岁,中位数42岁;病程 7 d至l6年,中位数8个月。于治疗20 d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痊愈65例, 有效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8%。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不仅能兼顾局部与整体,还能将内治与外治 相结合,这种优势互补的方法,能增强疗效、缩短疗程,且简便、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疗法中药疗法 解患者颈背部肌肉。②治疗手法:采用颈椎定点旋转 复位法。患者端坐,术者站于其背后,双手拇指自上 而下触诊颈椎,检查其偏歪的棘突;术者以前胸顶住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e radiculopa— thy,CSR)是所有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高 达60%~70%,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近年来逐渐呈年 轻化趋势¨ 。目前CSR的治疗方法多样,但疗效不 一患者枕部,然后用肘部托住其下颌向上牵拉,适当向 患侧旋转,同时一手拇指顶住患者偏歪的棘突向健侧 方向推动,可听到清脆的“咔嗒”声,或拇指下出现棘 突复位时的移动感;复位后拇指弹拨其患侧臂丛神经 。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我们采用中医综合 疗法治疗CSR患者97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7例,男41例,女56例;年龄22~70岁, 中位数42岁;病程7 d至16年,中位数8个月;均为 2~3次,以患侧上肢有触电感为度。⑧结束手法:先 采用拿法、拍法、抖法等手法放松患者的颈肩部肌肉, 消除其肌肉痉挛,充分改善其血液循环;后用适当力 CSR患者。颈痛伴右上肢放射性痛者53例,颈痛伴 左上肢放射性痛者38例,颈痛伴双上肢放射性痛者6 例。体格检查:上肢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臂丛 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者87例,压顶试验阳性者90例。 影像学检查: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者94例,椎体后缘骨 质增生者90例,椎间隙与椎间孔变窄者95例,项韧 带钙化者63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 及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的CSR 诊断标准 。 度顺势拔伸其麻木的手指,可听到弹响声,每日1次, 10 d为1个疗程。 2.3中药热敷 自拟颈椎I号方。药物组成:当归 60 g、乳香3O g、没药30 g、红花20 g、桂枝6O g、细辛2O g、羌活3O g、川乌2O g、宽筋藤6o g、两面针60 g、三棱 60 g、泽兰60 g。以上药物研磨制粉,加入白米醋500 mL拌匀,用纱布包好,笼蒸20 arin,然后置于患处皮肤 热敷1 h,每日2次,每3 d更换1剂,10 d为1个疗程。 2.4中药内服 自拟颈椎Ⅱ号方加减。药物组成: 黄芪30 g、葛根30 g、鸡血藤30 g、丹参30 g、当归尾 13 g、桂枝l3 g、全虫8 g、蜈蚣1条、片姜黄18 g、甘草 2 方法 2.1颈椎牵引 采用颌枕带牵引法。患者端坐,颈 椎前屈20。~30。,将2条布带按适当角度缝在一起,1 带托住患者下颌、1带牵拉其枕后,牵引锤质量从3~ 5 kg开始,维持在2—3 kg左右,最大不超过l0 kg,每 6 g、黄酒50 mL。伴上肢麻木无力者加党参15 g、炒 白术30 g;伴疼痛游走不定,遇冷痛甚者加细辛3 g、 防风13 g。以上药物水煎取汁300 mL,分2次口服, 次牵引30 arin,每日2次,10 d为1个疗程。 2.2中医手法①准备手法:患者端坐,颈部自然放 松,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先在其颈部用滚法治疗 3 rain;再在其颈椎棘突两侧自上而下沿垂直肌纤维 的方向弹拨、按揉5~l0次;最后点按其压痛点及风 池穴、大椎穴、大杼穴、天宗穴,并提拿天井穴;尽量松 每日1剂,lO d为1个疗程。 3 结 果 本组97例,均于治疗20 d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评定疗效。结果 痊愈65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8%。 ・62・(总222) 中医正骨2012年3月第24卷第3期 4讨论 征也不尽相同,因此传统的单一疗法很难取得疗效。 笔者以为,中医综合疗法不是各种疗法简单的叠加, 而是局部与整体的兼顾、内治与外治的结合。这种优 势互补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增强疗效,还能缩短疗程, 且简便、易于操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CS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以颈 肩部及颈后部疼痛且向前臂及手指放射为主,同时伴 有躯体局部的感觉障碍,以麻木居多 j。其发病原因 多由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 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 J。治疗多以非手 术疗法为主,但综合疗法因其独到的疗效已逐渐引领 主流趋势 。j。颈椎牵引是治疗CSR最安全有效的 5参考文献 [1]杨晓波,欧艳凯,安军明.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 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1,0(3):230—3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3]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解放 军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方法之一,但单纯颈椎牵引治疗范围有限,因此宜将 颈椎牵引、中医手法及中药结合应用。 中医学将CSR归为“项痹”范畴。《素问・痹论》 云:“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中药热敷不仅 能加快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还能促进炎症物质的 消散和吸收,从而修复受损组织、减轻疼痛。中药治 疗CSR多选取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作用的药物,笔 [4]李家顺,贾连顺.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4:269. [5] 申军莲.针刺加TDP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 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6(3):161. [6] 欧阳松,罗建平,李先棵,等.“五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 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0,22(7):6—9. [7] 马珑,孙树椿,崔宏勋.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 例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10,22(11):40—41. [8]姜宏,刘锦涛,惠扔华,等.黄芪对饭裂型椎间盘突出重 吸收动物模型的影响[J].中国骨伤,2009,22(3):205— 207. 者认为加用具有益气升阳功效的黄芪更能取得良效。 相关研究表明,黄芪对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的重吸收有 一定促进作用,这可能与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有 关 J。手法治疗可以解除肌肉痉挛,纠正关节紊乱, 改善神经根周围组织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压迫症 状,达到“骨合缝,筋纳槽”的目的。 综上所述,CSR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症状与体 (上接第60页)松解后膝关节的屈曲度决定是否切断 股四头肌,既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至于过多地损 伤正常组织。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伸直型僵 (2011—10—30收稿2011一l2—02修回) 中应边松解边检查膝关节屈曲度,避免过度松解导致 伸膝无力。③操作应轻柔,避免暴力导致骨折。④术 后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膝关节活动度丢失。 除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或膝关节周围有广泛 的瘢痕形成的患者外,其他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患者均 适应于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关节镜下松解术 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具有松解彻 硬有以下优点:①在关节镜下能同时松解膝关节内、 外的粘连,可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屈曲度。②手术 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传统的 关节外松解手术采用前正中或前外侧大切口,对皮肤 的血液循环破坏较大,且切口位于高张力区,术后易 出现切口皮缘坏死 J。关节镜下综合运用刨刀、兰 底、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该病的一种可靠方法。 5 参考文献 [1]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 民军医出版社.1991:725—757. 钳、剪刀以及射频汽化仪清除关节内粘连,可避免损 伤关节内软骨、交叉韧带和半月板。在髌骨外侧作一 小切口即可分离关节外挛缩、粘连的组织,可避免对 [2] 蔡春元,杨国敬,张雷,等.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松解治疗 膝关节伸直型僵直[J].中医正骨,2008,0(5):244—46. [3] Sande ̄R,Fortin P,DiPasquale T,et a1.Operative treat— ment in 120 displaced intraartieular caleaneal fractures[J]. Clin Orthop Relat Res,1993,(290):87—95. 软组织尤其是伸膝装置造成大的损伤,也可避免局部 大量瘢痕形成影响切口愈合,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③在关节镜下锐性松解粘连组织,并用射频汽化仪止 血,可防止松解后再粘连。 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应注意 的问题:①对于确诊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松解,病程越 短,效果越好,术后膝关节屈曲度丢失亦少 。②术 [4] 王贵清,徐立录,许勐字,等.两种方法治疗膝关节伸直 性僵硬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 (12):1186一l187. (2011—06—25收稿2011—12—22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