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一个永恒的名字,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曾几何时,有多少人梦想成为教师,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们辛勤的讲解,又有多少老师,把青春奉献给了可爱的孩子们,在教育改革的今天,重新定位老师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如何发挥作用。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我的心得。
1、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近几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倡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独立的个体,一切活动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这已完全淡化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角意识。但是在各个环节中需要教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运作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
学生的活跃度(热闹)成为评判课堂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学生是否有“惊世骇俗”的新发现成为课堂的闪光点。我个人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是很可取的,可是教师不能放任不管,学生毕竟时间精力有限,学科知识框架体系不是十分完善,对于考点把握和出题规律不能完全把握,他们可能会通过小组互助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在广度和深度上却不及教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点拨和拔高了。例如,我在教授《角平分线的性质》这节课的时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同时也知道了可以由直角三角形全等证明,并且总结出了由角平分线构造全等直角三角形的辅助线做法,但并没有总结出利用角平分线可以任意构造全等三角形的这一方法,这时候,我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同学们,利用角平分线,不作垂直,能否构造出全等呢),通过我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在角的两边,截取等长也可以任意构造全等,都异常兴奋,为了巩固成果,提高能力,我出示了一道与角平分线有关的题型,进一步锻炼了大家用探究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明晰,那就是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没有教师适时的导引和点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就不容易在最好的时机,得到升华。大家可以回忆前几年风风火火的网校,为什么那么有名的学校办网校,都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最后多数都销声匿迹了,这都说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是离不开教师的现场指导的。
3.教师是课堂的聆听者和裁判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适时点拨和拔高外,还要做一个合格的聆听者和
裁判员,我在教学中,对这点深有感触,有的时候一个问题班级出现了多种意见,大家在讨论后,我常常会让双方各派代表,进行阐述,彼此交流独立见解,倾听他人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使同学们的见解得到改进和完善,最后我会和同学们一起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纠正不足的地方。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这节课中,我出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学生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师:选一个最有把握的,说说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可以转化为一个长方形,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它对折以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师:老师想了解一下,赞同第一种观点的请举手。(大约一半的同学举起了手。)赞同第二种观点的请举手。(又有近一半的同学举起了手,还有几个学生始终没举手。)这样吧,我们来一场辩论,请同学们再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辩论很热烈,但渐渐地持第一种观点的学生开始动摇,持第二种观点的慢慢占了上风。)
生3:(对生1说)你的发言中有闪光的地方,但也有一些问题。请问: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它还是原来的四边形吗?
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出错误,而是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争论,把学生的思维导入自己预设的通道,而有意制造“矛盾”,开展正反两方的辩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激励,把争论不断引向深入,从而形成“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则是轴对称图形”的观点。
4、教师要成为课堂上的智者
把课堂比喻成大千世界也一点不过分,在民主和谐的课堂上,教师就好像一盏红绿灯,疏导着各种各样的车辆,这些观点和想法在教师这个红绿灯下来回穿梭,我们要机智的处理学生在知识上和行为上的一些突发事件,不要拘于模式,要自然,要流畅,要保护好学生。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当我们的绝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完全能够自学的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会直接影响到这些学生学习的成绩,毕竟,中考数学还是很难的。最后,引用一句高效课堂里的一句话: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
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