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几》精品教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几》

【教

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区分“几”和“第几”,初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生活中关于“几”和“第几”的问题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区分“几”和“第几”,明确数的方向决定次序。

【教学难点】

掌握区分“几”和“第几”的方法。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一幅贴近儿童生活的“排队买票”图,让学生在观察、计数排队买票的人数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同时,通过图下方的两行文字,将自然数的基数含义与

序数含义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辨析、理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几”和“第几”所表达的不同含义,能准确进行表达。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第几的基础上明白“几”和“第几”的区别。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西游记》,书中有个人物,他肥头大耳、好吃懒做,还常常闹出笑话。你知道他是谁吗?

今天他又闹笑话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听一听。

一天,猪八戒来到西瓜地里,找到了一个大西瓜。“这么大的西瓜,一定很好吃!”于是,猪八戒把西瓜切成了四块,看着红红的瓜瓤,猪八戒馋得口水直流。他吃了一块,没吃饱,又吃了一块,还是没吃饱。这样,一连吃了 4 块大西瓜后,他才拍拍自己的大肚子,叹了一口气:“唉,总算吃饱了!早知道要吃到第4块才能吃饱,我只要吃第4块就可以了!”猪八戒说得对吗?

4块和第4块表示的意思一样吗?(生:不一样)

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究“第几”。(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几”。

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请同学们观察画面,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人?

2.教学“第几”。

聪聪排第二,谁排在第一?聪聪后面的解放军阿姨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剩下的那位姐姐呢?

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 5 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还知道从前向后数,聪聪排第2,他前面有( )人,后面有( )人。

引导学生想想自己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理解并区分“几”和“第几”。

几:表示一共有几个。

第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在第几的那一个。

4. “第几”是相对的。

前面的老爷爷买完票后,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1)师:这时有几个人?聪聪排第几?他后面的阿姨、叔叔分别排第几?让学生再次在具体的环境中区分“几”与“第几”。

(2)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3)师强调:“第几”是相对的,位置变动了,第几也会发生变化。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1题。

2.拿出4个圆片和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又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2题。

【板书设计】

第几

几:表示一共有几个。

第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在第几的那一个。

【教学反思】

“第几”=是一年级上册在学习了“数数”之后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回顾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先以“猪八戒吃西瓜”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聪聪到车站购票情境中,通过“有几个人在排队?聪聪排在第几?他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了解了“第几”的含义,并且明白了“第几”与“有几个人”的不同,初步感知“第几”表示次序,“有几个人”是一种基数。

3、通过购票环节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联想到课间去厕所要排队,去学校饮水间接水要排队,培养了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