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抹灰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热水框架室内抹灰采用15MM厚1:3水泥砂浆,5mm厚1:2.5水泥砂浆罩面,为了指导抹灰工程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a.承包合同 b.企业标准
c.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d.建筑工程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e.严寒地区建筑构造JZZT203—88 三.工艺流程:
搭设脚手架 吊垂直抹灰线 做护角 墙面充筋 抹砂子灰 抹罩面灰 1.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采用Φ48×3.5的钢管脚手架,要求脚手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各种荷载的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倒塌以及超过允许要求的变形、倾料、摇晃、扭曲现象,确保安全生产。
脚手架立秆横向间距1m,纵向间距1.5m,内立秆距建筑物0.3m,小横秆间距1.5m,脚手架采用双排脚手架,上部敷设脚手板,脚手板与脚手用12#绑牢,脚手板在操作层内满铺、铺平,一跳三担,脚手板的搭接长度为20cm,不允许有探头板。
基础处理脚手架,基础必须夯实,每根立杆下垫一块木方,在立杆底部加扫地杆并在扫地杆下塞垫木板。
脚手架与墙之间每层设立连墙点,15m长设一个,增加脚手架与
墙体的整体连结。
脚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相连两杆的连接接头要错开,间距大于500且不在同一步脚手架内。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脚手架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吊垂直线:根据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吊垂直、套方、找规矩,经检查后确定抹灰厚度,但最少不应小于7mm。墙面凹度较大时要分层衬平(每层厚度宜为7mm――9mm),操作时先抹上灰饼再抹下灰饼;抹灰饼时要根据室内抹灰的要求,以确定下灰饼的正确位置,用靠尺板找好垂直与平整。灰饼宜用1:3水泥砂浆抹成5 mm方形状。 3.做护角:室内墙面的阳角、柱面的阳角和门窗洞口的阳角,应用1:3水泥打底与所抹灰饼找平,待砂浆稍干后,再用107胶素水泥膏抹成小圆角,或用1:2的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4.墙面充筋:用清水将墙面洇透,尘土、污物冲洗干净,先刷107胶:水=1:5溶液一道,再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冲筋,冲筋的根数应根据房间的宽度或高度决定,一般筋宽为5cm,可充横筋也可充立筋。 5. 抹底灰:一般情况下充筋2小时左右就可抹底灰,抹灰时先薄薄地刮一层,接着分层装档、找平,再用大杠垂直、水平刮找一遍,用木抹子槎毛。然后全面检查底子灰是否平整,阴阳角是否方正,管道处灰是否抹齐,墙与顶交接处是否光滑平整,并用托线板检查墙面的垂直与平整情况。散热器后面的墙面抹灰,应在散热器安装前进行。底灰厚度为10mm。
6. 抹罩面灰:当底灰六、七成干时,即可开始抹抹罩面灰,抹罩面灰应二遍成活,厚度约5mm,最好两人同时操作,一人先薄薄刮
一遍,另一人随即抹平。按先上后下顺序进行,再赶光压实,然后用铁抹子压一遍,最后用塑料抹了压光。
四。质量要求:
1.材料要求:砂为中砂,平均粒径为0.35—0.5mm,使用前应过5mm的筛子,且不得含有杂质,砂、水泥应做二次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3.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 4.普通抹灰允许偏差控制标准:
项 次 1 2 3 五.
项 目 立 面 垂 直 度 阳 角 方 正 表 面 平 整 度 允 许 偏 差(mm) 3.5 3.5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