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土壤里有什么实验课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土壤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在室外准备一处考察土壤的地方 2.准备一些采集土壤的工具 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黑板上写“土壤”。说明今天的研究对象。
1 / 4
2、解读“土”字。人们挖开土层,就会发现,土总是一层一层的,在上面一层长着许多植物,这一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教师边说边作简笔画)3、组织学生讨论:关于土壤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土壤的哪些问题?
4、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和对土壤的了解。 二、预测我们可能在土壤里面发现什么:
教师谈话:要研究土壤,我们应该怎样去研究?首先应该亲自去观察。 要观察就要到外面去挖土,根据同学们的经验,大家来猜猜看:大家能在土壤里发现些什么?(板书:土壤里有什么?)
让学生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讨论:我们可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根据。学生的根据就使学生已有的经验。
三、到实地去挖土壤并且观察土壤。
由学生亲自参加的挖土活动,可以使学生非常兴奋,因为学生可以在劳动中体会一种快乐,这样也使学生能够亲近自然,体会到一种真切的泥土的芳香,体会到大自然的真实的味道。而且,学生从挖土活动中获得的信息,来自于他们真实的生活,学生将确信不疑。在挖土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观察土壤并发现它包含什么,放大镜可以让他们观察菜园土中更多的东西通过观察它们可以了解到:
l 土壤颗粒的不同大小
l 土壤中间有各种东西——有些有光泽、有些比较昏暗、有的有明显 的颜色
l 土壤有湿度,取决于收集样土之前的天气 l 土壤里有活的昆虫和其他小的有机物 l 土壤有腐烂的动植物的尸体
2 / 4
活动过程:
1、告诉学生我们将去干什么,然后将学生每两人一组分好。在出发之前,交代好安全注意事项。
2、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泥地里去挖土壤。
3、让学生在泥土现场讨论,他们在泥地里看到了什么?现场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土地的真实存在,可以培养学生对土地的亲切感。
4、让学生清理好现场,注意要尽量恢复泥地原来的样子。 5、再回到教室之后,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挖土的过程中所看到的。 6、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收获。和同伴交流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交流内容,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许多惊讶和感慨,也能从别人的感想中了解到同伴的思想,并能从中学到别人的好的思维方式。
四、观察土壤的样品
回到教室以后:观察土壤,做好观察土壤的记录(土壤观察记录表格)说说土壤里有什么?把土壤里的东西分分类
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课桌用报纸盖好后,让每组的材料员到班级的材料角上去土壤样本。
每组学生都观察三种土,将它的一半倒在白纸上。鼓励学生用搅拌器将土壤摊开,然后用手持放大镜观察,然后两人合作,一个人观察,一个
人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给学生观察提示卡: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后,让学生将土壤、放大镜和碟子交还到材料角。将土壤倒回到容器中,用水清洗塑料杯子。将报纸中的所有东西卷起来,并扔到垃圾中,并用抹布擦干净桌子。
组织学生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结果让学生小组商量一下: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推荐一个同学把本组的发现告诉大家。
3 / 4
五、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想研究的土壤问题 板书设计: 土壤里有什么 土壤颗粒的不同大小 土壤有湿度
土壤里有活的昆虫和其他小的有机物 土壤有腐烂的动植物的尸体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