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48・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2,V0J.23,No 6 结核性脓胸冲洗及用药治疗1O例观察 于清言 曲丽杰 杨 玉 结核性脓胸冲洗及用药治疗是一种较简单易行,创伤极 整胸腔穿刺的间隔时间,总疗程为3~6个月,为防止术中逆 小,费用低,安全性高,疗效较好,易被患者所接受的方法。 行感染,在冲洗治疗期间适当间断应用抗菌素。对那些一般 1 临床资料 状态差的患者要适当减少穿刺次数,对于术中对胸膜反应剧 本文收集1995~2000年10例住院治疗结核性脓胸患 烈者,冲洗液中可少量加入利多卡因来缓解疼痛。 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在24~39岁,全部并发继发型 3疗效判定 肺结核,病史在3~6年。 停药2周后进行判定。痊愈:B超判定脓腔消失;有效:B 2冲洗及治疗方法 超判定脓腔明显缩小,脓液不再增长,冲洗液检查脓细胞消 2.1 l0例患者应用全身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同时局部冲 失;无效:无变化。10例中有6例患者痊愈,治愈率为60%, 洗用药。具体方法是胸腔穿刺前,经B超定位后再行手术。 有2例可见0.2 cmx 0.8 ̄ro大小脓腔,内有少量液体,显效率 为减少患者痛苦,确保胸穿成功率,术前B超定位尤为关键。 20%,2例冲洗半年后,仍有少量浅黄色胸水渗出,有效率 术者应陪同患者一同前往,定位时坐姿应与胸穿时一致,这样 20%(胸水检验无脓细胞)。 才能确保胸腔冲洗的成功率。 4讨论 2.2穿刺后,先抽出脓液,待抽吸困难时可少量注入(0.9% 4.1结核性脓胸患者病史长,初治患者由于诊治太晚,由结 生理盐水500 ml加碳酸氢钠20 m1)冲洗液。第1次冲洗液不 核性胸膜炎转变为结核性脓胸。10例中均合并继发型肺结 宜注入过多,以观察冲洗液是否易吸出,另外由于脓液中含很 核。由于长期消耗,患者一般状态较差,50%的患者轻度贫 高蛋白质,易形成粘连,注入冲洗液时,要由少到多,缓缓注 血,治疗起来较困难,除了全身给药抗结核治疗以外,冲洗时 入,以防撕裂。每次冲洗量根据脓腔大小而定,一般在500~ 局部给药,解决因增厚的胸膜严重影响药物的吸收。 1 000 ml。冲洗后胸腔内注入100~300 mg雷米封。 4.2传统的治疗脓胸的方法为胸腔闭式引流术,但由于患者 2.3开始冲洗治疗时,每周2~3次,每次注入胸腔内50~ 抵抗力低下,长时间的插管引流,增加了合并感染的机会,由 100 ml冲洗液后马上吸出,这样反复多次地将500~1 000 ml 于大量的蛋白质随脓液丢失,造成了低蛋白,营养不良,致使 冲洗液注完,最后吸出的冲洗液较清澈,浑浊物明显减少,初 继发型结核不易控制,如形成支气管胸膜瘘,则预后更差,有 次冲洗者可注入胸腔内糜蛋白酶,来分解粘稠的脓液。冲洗 些患者终生带着引流管。采用胸腔冲洗法避免了插管引流所 1个月后改为每周1~2次,根据病情及患者耐受能力适当调 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而且腔内直接注药极大地提高药物的 有效浓度,收到了全身用药所起不到的临床效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结核病防治院 4.3减轻患者医疗费用,安全可靠,疗效较好,易被患者接 邮 编161000 收稿El期2002—01—29 受。 厚壁血管组成,其比例不尽相同I2】,肿瘤较大且外向生长时, ALL,术后经病理证实。3)当肿瘤并发出血时,可掩盖病灶内 致使瘤内血管因明显扩张、增厚、内膜缺乏弹力而发生瘤内及 的脂肪成份,有时难以诊断,但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诊断。 肾周出血【引。 总之,CT检查肾错构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小病灶, 3.3 CT诊断ALL内含有脂肪是其特征性的病理表现,准 少脂肪或合并出血的ALL应使用薄层及增强扫描,以提高少 确地显示脂肪成份是ALL诊断的关键【l J。随着影像学的发 量脂肪的检出率[川。同时,应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影像 展,ALL的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CT的高分辨力和对脂肪成 学检查,从而提高ALL的诊断准确率。 份的特异性表现为其敏感可靠的诊断提供了保证。具体表现 参考 文 献 在:1)典型的ALL表现为肾实质占位,境界清楚,呈脂肪密度 [1]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75 和软组织密度的多房分隔样肿块,造影后部分瘤组织强化而 [2]奚日泉,胡春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j].临床放 脂肪成份不强化。2)肿瘤含脂肪成份较少时,常显示软组织 射学杂志,2001,J1:892 密度,CT表现酷似其他占位,本组1例病灶CT值大于 [3]潘爱珍,甘毅.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及治疗[J].临床 10 Hu,增强扫描后稍强化,结合B超强回声光团考虑为 放射学杂志.2001.5: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