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辅导:密度设计实验题
密度设计实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应先掌握一些常见的方法,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将“密度”实验的常见类型总结如下: 一、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1.天平、砝码、量筒都给的分组实验
例1.用天平、量筒、砝码、水、烧杯、细线、石块,测石块的密度。 步骤:(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石 (2)在量筒中放适量水,记下体积V1,将石块浸没量筒内的水中,记下体积V2 (3)则石块密度为ρ石=m石/v石=m石/(v2-v1) 说明:测石块体积用的方法称“减量法”。
2.只给天平、量筒(或量杯),不给砝码,测固体密度
例2.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和一个量杯、细绳,一些细沙及适量的水,请测出一块小矿石的密度。 要求:①写出实验步骤及要测量的物理量 ②推出用所测物理量表达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1)在天平一个盘内放量杯,另一个盘内放沙子使天平平衡 (2)在放沙子的盘内放矿石,在量杯内加水直至天平平衡,记下此时量杯内水的体积v水 (3)把量杯取下来放适量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0,把用细线拴好的矿石投入量杯内的水中,记下此时量杯内水的体积V1 (4)则由(1)(2)得m石=m水=ρ水V水 由(3)得V石=V1-V0 ∴ρ石=m石/V石=ρ水V水/(V1-V0)
说明: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相当于自制天平。 3.给天平、砝码,不给量筒的设计实验
例3.给你天平、砝码、烧杯、水、细线,设计一个测一小块金属密度的方案。
步骤:方法一:(1)用天平测出小金属块的质量m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质量m1 (3)将烧杯倾斜到水刚好流不出来,将石块用细线吊着浸没其中,溢出一部分水,再取出石块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m2 (5)则ρ=m/V石=m/[(m1-m2)/ρ水]=mρ水/(m1-m2) 注:此法可称为满溢法,满溢的方式还有不同,如:先将烧杯中装满水,再将石块放入后不取出,直接用天平测质量,也可计算;再或将烧杯中装满水,将石块放入,再取出,也行,但此法不如方法一中的“满溢”误差小。
方法二:(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m1 (3)将石块用细线吊着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但不碰杯底,测出此时的总质量m2 (4)则ρ=m/V石=m/(m2-m1)/ρ水=mρ水/(m2-m1) 说明:此法用的知识点为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的特点,
2
即杯底受压力的增加量等于石块受的浮力。这样测出石块浸没但不沉底的质量即为水、杯、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之和,减去原来杯和水的质量,就应为和石块同体积的水的质量,再除以水的密度,就可得到石块的体积。
二、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方法
例4.给你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金属块,写出测蜡块密度的主要步骤及数学表达式。 步骤:(1)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盛适量水,在蜡块下吊着金属块,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的位置V1 (3)将蜡块也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位置V2 (4)则蜡块密度ρ=m/V=m/(V2-V1) 说明:以上测蜡块密度的方法称为悬锤法,若题目中给针,则可用针压法,即用针将蜡块压入水中。 三、测液体密度的方法 1.给天平、量筒的分组实验。
例5.给你天平、量筒、砝码、盐水、烧杯,测出盐水的密度。 步骤:(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盐水的质量m1 (2)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4)则ρ=m/V=(m1-m2)/V 说明:以上方法中测质量用的是“减量法”。 2.只给天平、砝码不给量筒,测液体密度的设计实验。
例6.给你天平、砝码、烧杯、牛奶和水,设法测出牛奶的密度。 步骤:(1)将牛奶倒入烧杯至满杯,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 (2)将牛奶倒出加水至满杯,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 (3)倒出水,测出空烧杯质量m杯 (4)则由V水=V奶 得(m2-m杯)/ρ水=(m1-m杯)/ρ奶 ∴ρ奶=(m1-m杯)ρ水/(m2-m杯) 以上对密度设计实验做一点简单总结,主要是归归类,实际的实验题会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从题中抽象出该题属哪个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