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班级与学号: 09级生本班 2009065019 姓 名: 朱 琼 学科专业: 普通动物学 指导教师: 冉 辉
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动物学教研组
2011年 7 月16-23 日
- 1 -
动物学野外实习
动物学野外实习内容介绍
动物学实习报告 题 目 实习时间 关 键 词 动物学野外实习之昆虫纲 2011年7月16-23日 完成时间 2011年9 月 9日 字数 3597 动物学 标本 分布 形态特征 题目的理论实践意义: 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及自我评价: 1.实习目的和意义 2.实习地简介及实习准备工作 3.采集、认识到的动物种类简介(学名、采集地点、小生境、数量) 4.详述一种动物的形态特征 5.举例说明亲手制作动物标本的过程和采用技术方法 6.举例说明实习观察到的动物行为或分布 7.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 8.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收获与心得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班同学以科学的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与老师们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基本上成功的完成了这次野外实习。 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 2011年 月 日 报告提交时间 学生姓名 朱琼 2011年 9 月 9 日 - 2 -
动物学野外实习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内容目录
1.实习目的和意义…………………………………………………………… 2.实习地简介及实习准备工作……………………………………………… 3.采集、认识到的动物种类简介(学名、采集地点、小生境、数量)……… 4.详述一种动物的形态特征………………………………………………… 5.举例说明亲手制作动物标本的过程和采用技术方法………………… 6.举例说明实习观察到的动物行为或分布………………………… 7.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 8.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收获与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 3 -
动物学野外实习
1.实习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其它科学一样,动物学也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实习地简介及实习准备工作
本次实习选地为石阡佛顶山。佛顶山位于中国西部贵州省,铜仁市、遵义市、凯里市三市交界境内,以铜仁市的石阡县为主要旅游通道。它是以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原始森林”与宗教文化为一体正在开发加保护的一处绝好的旅游胜地。此山横跨三市三县,面积大约二百六十多平方公里,具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佛顶山,其主峰坐落在铜仁、遵义、凯里三市之交界不远处,千年古刹:[佛缘禅寺]就坐落其中。海拔1869米,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峨嵋之清秀、雁荡之怪石。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梵净山难分伯仲,从
- 4 -
动物学野外实习
古至今仍是佛教圣地。佛顶山中有植物1069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和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水青树、楠木、黄花紫、香果树、鹅掌树,野茶树、三级保护植物白辛树、天麻、八角莲等。142种鸟类和50种兽类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华南虎、大灵猫、小灵猫、猕猴、豹、青鼬、斑灵狸、林麝、飞虎等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红脚隼、红隼、松雀鹰,鸳鸯、白冠长尾雉等12种。 我们准备的采集用具有:昆虫网、镊子、镐、盛水的塑料瓶、塑料袋以及捕虫袋等。还准备了蛇伤药等药物,以应急。
3.采集认识的动物种类简介(学名、采集地点、小生境、数量) 所属目 蜻蜓目 蜻蜓目 蜻蜓目 蜻蜓目 蜻蜓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所属科 春蜓科 色蟌科 色蟌科 晴科 晴科 蛱蝶科 蛱蝶科 蛱蝶科 蛱蝶科 蛱蝶科 蛱蝶科 学名 采集地点 小生境 数量(只) 马奇异春蜓 坪阳地带 小河边 1 赤基色蟌 黑色蟌 悦赤晴 三角灰晴 二尾蛱蝶 枯叶蝶 小豹纹蛱蝶 珠履带蛱蝶 残锷线蛱蝶 佛顶山脚 小河边 2 坪阳地带 小河边 1 佛顶山脚 小河边 7 佛顶山脚 小河边 7 佛顶山脚 树叶底 22 佛顶山脚 河边 1 佛顶山脚 树叶上 3 佛顶山脚 树叶上 1 佛顶山脚 树叶上 2 小紫蛱蝶 佛顶山脚 树叶上 1 - 5 -
动物学野外实习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鳞翅目 螳螂目 直翅目
蛱蝶科 凤蝶科 凤蝶科 凤蝶科 凤蝶科 凤蝶科 凤蝶科 凤蝶科 粉蝶科 粉蝶科 粉蝶科 螳螂科 蝗科 翠蛱蝶 宽带青凤蝶 佛顶山脚 树叶上 1 佛顶山脚 屋檐底 2 大琉璃纹凤蝶 佛顶山脚 屋檐底 7 宽带凤蝶 木兰青凤蝶 美凤蝶 蓝凤蝶 金凤蝶 宽边黄粉蝶 宝玲尖粉蝶 尖角黄粉蝶 螳螂 中华稻蝗 佛顶山脚 小河边 4 佛顶山脚 小河边 2 坪阳地带 小河边 1 坪阳地带 小河边 1 坪阳地带 小河边 1 佛顶山脚 路途 佛顶山脚 路途 佛顶山脚 路途 坪阳地带 草丛 坪阳地带 草丛 1 1 1 1 1 4.详述一种动物的形态特征 蝗科 :中华稻蝗
特征:中华稻蝗属直翅目,蝗科。成虫雄虫体长15~33毫米,雌虫20~40毫米,黄绿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头顶两侧在复眼后方各有1条黑褐色纵带,经前胸背板两侧,直达前翅基部。前胸腹板有1锥形瘤状突起。前翅长度超过后足腿节末端。卵圆筒形,长约3.5毫米,宽约1毫米,略弯。具卵囊,卵粒在卵囊内斜排。卵囊茄果形,褐色,长9~14毫米,宽
- 6 -
动物学野外实习
6~10毫米,前端平截,后端钝圆,平均有卵10~20粒,卵粒间有深褐色的胶质物相隔。若虫称蝗蝻,一般6龄。
1龄若虫体长约7毫米,绿色有光泽,头大。2龄后体形渐大,前胸背板渐向后突出,体绿色至黄褐色,头、胸两侧黑色纵纹明显。3龄时翅芽出现,逐龄增大,至第5龄时向背面翻折,第6龄时可伸达第3腹节,
并掩盖腹部听器的大部分。
5.举例说明制作动物标本的过程和采用技术方法
采集到的标本要及时处理,以便能长久而完整地保存下来。 展翅的昆虫标本制作法:
有些需要观察翅脉的昆虫,在制作标本时,需要展翅板展翅。方法是:1)、(1)处死:将扑捉回来的昆虫放入装有乙醚的毒瓶中,放置半个小时左右待昆虫昏迷致死,对于大型的难以毒死的动物注射甲醛溶液处死。
- 7 -
动物学野外实习
(2)展翅:把用针穿好的虫体插在展翅板上沟内的软木上,再整理昆虫的翅(对直翅目、鳞翅目、蜻蜓目的昆虫,使两前翅的后缘成一直线,后翅展成飞翔状,对双翅目、膜翅目的昆虫,使前翅的顶角与头左右成一直线)。整好后用纸条或玻璃条压在翅上(纸条两头用大头针插入)。
(3)整形:将昆虫头部端正,触角呈倒“八”字形。如内脏太多,可在展翅前将内脏取出,塞入适量脱脂棉,或注入0.1ml乙醇少许,防止内部器官。
(4)晾干保存:展好翅,整好形后
(如图),就放在通风处晾干,将制作好的标本装入标本盒,放入干燥剂和樟脑瓦,封好盒盖,贴上标签,另外还要在标签纸上写清楚采集到动物的学名、俗名、实习地点、实习日期等。
例如:二尾蛱蝶的标本制作
先将采集来的二尾蛱蝶放在毒瓶内昏迷处死,准备好展翅板(根据蝴蝶的大小选用和调整间距)和大头针数枚。向已处死的二尾蛱蝶的腹腔内注射0.1ml乙醇少许,防止内部器官。注射完后用适合的昆虫针端正地从中胸背面正中垂直插入,穿透到腹面,虫针尾部在胸部背面处留出1cm,
- 8 -
动物学野外实习
穿好蝴蝶身体,插入槽中,固定虫体,然后进行翅整理(由于蝴蝶上有很多鳞粉而且有的蝴蝶较小,翅膀容易弄烂,,故手工操作时一定要小心细致,用镊子轻轻的进行展翅,防止鳞粉的掉落,保持其特点和其完整性,以便后续鉴种工作的进行。)两前翅后缘,成一直线,后翅展成飞翔状,注意前翅压后翅,然后用纸条压住,用大头针固定,扎针时不要扎在翅膀上。再整形是蝴蝶头部端正,触角成“八”字形,标本展翅整形置于通风处晾干后,小心移入昆虫盒里保存,贴上标签。这样二尾蛱蝶展翅标本就完成了。
6.举例说明观察到的动物行为或分布
昆虫栖居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相对而言,山地、湖泊及植物种类复杂的地方有较多的昆虫;温暖晴朗的天气更适宜昆虫活动。采集的时间,白天活动的昆虫在10:00~15:00,夜间活动的昆虫在傍晚。举例来说,在水中能采到蜻蜓的幼虫,在沼泽、湖泊的沿岸可采到无翅目昆虫。倒下的禾苗基部或老树皮下,双翅目昆虫常生活在存水阴湿的地方。
7.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
(1)实习过程中的参考书籍资料有些不足,有些问题不能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
(2)实习工具也应再充分些,如乙醚等重要物品应准备充分。 (3)实习时间安排上应更充实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强,需要老
- 9 -
动物学野外实习
师来引导学习。
8.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收获与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实习,与自然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既激发了对动物学的兴趣,让我对生物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收获颇丰。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更让对我今后学习方向的制定和学习方法的改进都大有帮助。
动物学野外实习,不仅验证了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整个过程的参与和学习,充分发挥我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通过动物的野外观察巩固和拓宽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在自然状态下,各类动物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从而增加感性认识,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锻炼意志品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使学生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兴人才,达到能够承担野外工作和后期整理工作任务的水平。这次实习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同学的友谊,我们组的每一位成员都非常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大家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建立起很深厚的友谊,大家在笑声中掌握知识、锻炼耐力,这次野外实习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知识另我们难以忘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 10 -
动物学野外实习
参考文献:
【1】《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科学出版社 2006
- 1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