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城市化建设也越来越完善。要将园林绿化工程工作做好,要从设计到具体施工的环节以及最后的养护环节都得充分的重视起来,在具体施工环节之中,要始终坚持适地适树的理念,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实现科学合理化的高效配置、施工与最后的养护工作,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之中来充分的保障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之中将自身的优势与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
关键词: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立体绿化工程这一系统工程是根据不同的城市立体条件,对具有攀援属性的植物或者是其它植物进行选择和使用,以此来达到立体绿化的效果。在进行立体绿化施工时,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关系以及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使立体绿化工程最大程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具体的立体绿化施工当中,又可以根据工作面的不同而分为墙面、屋顶、阳台、假山等工作面的绿化。而园林绿化施工的原则就是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观赏性较强的植物,从而达到绿化的最佳效果。
1园林立体绿化的含义和基本构成
立体绿化是指根据不同的立体条件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从而实现绿化和美观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的空间和结构以及周边的建筑设施来设计绿化效果和方案。其中包括:墙面、桥梁、池塘、以及亭台楼阁或者是假山枯树等景观。对于园林的立体绿化工程指的是按照园林设计的设施和现场的空间结构从整体上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实施工作。其具体可以分为:墙面绿化、栅栏绿化、假山、枯树绿化以及阳台屋顶绿化和墙面绿化等。在这其中,园林立体绿化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部分观赏性较强的植被进行合理布局和结构,从而达到园林绿化的效果,可供选择的品种有:牵牛花、爬山虎、金银花、紫藤以及常春藤和炮仗花等花卉,除此之外还可以种植一些松柏之类的植物。
2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
2.1设计与施工和养护中的冲突,要与设计沟通的问题
首先,阴性、阳性植物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之中出现分布不合理的情况,和实际情况之间有出入,使得种植后植株死亡;其次,地势原因,耐湿、耐旱植物要与地形相匹配;最后,植物地区之间的差异,要适宜选择当地树种,引种苗木不易存活,设计中没考虑气候、土壤、湿度等因素。2.2、种植技术考虑因素首先,对于南方地区而言,在施工的过程之中要综合的考虑给排水与地形方面的因素,和在种植的时候,植物的标高适当抬高、种植树穴的挖掘要求、回土时树根下的
空填等因素;其次,北方植物因降水和地下水位低等因素,要考虑地形和种植时的表格适当比原地形低一些。
2.3、种植前的准备
首先,选苗:无病虫害、树形树冠完整无空秃、中青年树种;其次,移苗:冬季保温措施以防受冻及保水;运输途中的覆盖以防水分运输途中蒸发太多,同时考虑运输路程的长短;土球要打好草绳捆绑结实以防在转运途中松散影响后期苗木存活,同时要做相应的保湿措施,包扎或覆盖等手法防止水分的蒸发。
3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
3.1选择植物
许多不同类型的绿色植物,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植物的种植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充分考虑垂直绿化的特点,根据这些因素的对垂直绿化影响的重要程度,选择植物也要考虑当地环境,确保植物和周围环境协调,不仅可以改善环境的质量,还能带给人们良好的感觉,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同时,重养护工作和确保植物正常生长。结合不同种类植物的习性和对不同环境条件的依赖程度,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这也是在垂直绿化植物和选择植物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在墙面垂直绿化过程中应考虑墙面高度和建筑风格等因素做出适合的选择。也应结合种植场地的方向选择不同种类的喜阳、喜阴类植物。绿色树种最好与不同的环境相结合,以反映其自身的性质,比如,在化学工业附近可以种植抗高污染的植物。
3.2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植物的种植技术和要求
在对植物进行种植之前,首先就是要对土壤进行检测,使土壤要求与种植植物的生长特性相协调,然后是对土壤进行整体,比如对土壤进行重新翻新并施肥。特别注意的是土壤翻新的厚度要保持在40CM左右,同时将土壤当中的碎石、杂质清理干净。如果土壤污染严重或者是比较贫瘠,可以进行换土施工,或者是采用相关的农业技术对土壤进行改良和增肥。在对攀援植物,比如爬山虎、紫藤萝进行种植时,植物种植的高度应该在50CM以上,宽度应该在40CM以上,同时还要设置排水口。在对墙面进行植物种植时,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设立种植槽和排水层。然后就是植物种植完成后,利用相关的固定工具对植物进行固定,同时还要根据植物之间的大小来合理布置种植距离。种植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浇水作业,第一次浇水时要浇透。
3.3绿化种植技术
(1)土壤的更换。在种植植被前要先在土壤上进行分类,按照不同植物对种植深度要求的不同最好能將其深度保持在要求范围内,砖、岩石和碎屑在土壤中生长的杂质,一些建筑污染土壤,土壤应该换填。(2)植物的种植。攀缘植物
在人工种植区域中种植时,种植池的高度应大于45cm,宽度应大于40cm,排水孔应被保留。周围的栅栏、墙壁、桥梁等其他绿色植物都应该放在对应的培养箱里。种植草皮的土层厚度要小于或等于30cm,种植乔木土层厚度要小于或等于70cm,确保宽在40cm内,要考虑结合生长水箱的大小选择植物数量,排水层应该严格被设置。可以建立辅助支架或辅助网络,以协助植物生长,保证装载力能撑受活植物的重量,或避免其他干扰因素的出现,可使用钉子或橡胶固定在墙上。在种植时应注意,有效控制间距,并结合幼苗的大小和类型设置间距,50~60cm是正常的间距。比如,墙之间的间隔应该控制在80~100cm。有很多方法可以种植绿色植物,但是应与种植过程相结合。不应在阳光下使幼苗曝晒太长,防止降低成活率。应根据幼苗的类型设置种植孔的大小。一般来说,它应该确保在27cm左右。种植后,需要浇水,第二天再浇水,水要浇两次,然后要考虑合理地对植物进行浇水。针对无吸盘的绿化材料,要考虑固定树枝,内壁和外向的树枝被切断,根据主干线,固定小枝的顺序和小型树枝的主枝,然后再修剪树枝。
3.4植物栽植
植物栽植是园林立体绿化工程中的关键工序,植物栽植过程应重视的施工操作为人工种植池中的攀援植物的栽植,要合理设置种植池的高度,确保高于45cm、宽于40cm,并合理留置排水孔。此外是对于墙体、栅栏、桥体等部位的植物栽植,要合理设置种植槽,确保种植槽的深度在30~50cm,同时宽度应在40cm左右,要设置相应的排水层。种植槽的大小要根据植物栽种量进行合理调节。绿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借助外力的扶持,可在墙体边缘设置辅助网,为植物生长提供助力,同时要确保辅助网的承载力,避开其他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植物栽植后是否能够存活还需要借助合理的植物间距,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空间,植物的常规间距为50~60cm,具体间距需要根据植被类型进行设定。此外,要根据植物种类选择相应的植物栽种方式,严格按照栽种工序提高植物栽种科学性。要做好苗木的保存,避免在阳光下曝晒,确保苗木能够成活。苗木栽种要控制好栽植穴大小,设定为27dm左右。苗木栽植完成后要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立即浇水两次,且每次都要浇透。要根据苗木生长状态修剪苗木枝干,并将其固定好,确保不出现折损。
结语
总之,如今,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之中,园林绿化工程十分的关键,那么在实施园林绿化工程的过程之中,其不仅仅可以美化周边的环境,还可以应用绿地建造的模式来缩减对于周边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影响,且在很大程度之上可以针对已经破坏环境来得到有效的改善,推动国家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共同进步,人和自然之间共生的目的,同时这也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实际需求。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胜聪.浅谈园林绿化中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J].环球市场,2017(10):188-188.
[2]邹飞.立体绿化工程在园林绿化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