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安全技术措施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系统由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结合过程控制、自动检测、传感器、计算机仿真、数据传输和网络通信等理论与实践技术构成。 A.信息管 B.数据采集 C.宏观监控 D.监控预警 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要求,跨度等于或超过40m的装卸桥和门式起重机,应装__。
A.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B.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 C.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D.缓冲器
3、__不属于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A.监护失误 B.指挥失误 C.操作失误
D.辨识功能缺陷 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__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A.劳动保障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D.煤矿安全监察
5、对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的污染,可用__的水溶液浇在污染处。 A.硫化铁 B.硫代硫酸钠 C.硫酸二甲酯 D.有机磷
6、事故责任的主体是指__。
A.对发生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个人或单位 B.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
C.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或者人员 D.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个人 7、定性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__。 A.安全措施
B.安全技术 C.定性的指标 D.定量的指标
8、事故应急管理中的__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等。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9、__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的电击。 A.数安 B.数毫安 C.数百毫安 D.数十毫安
10、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和高出坠落类似事故的分类依据是__。 A.事故危险的严重程度 B.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C.事故类别
D.职业健康的标准
11、必须利用城市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城市的各个部门同城市以外的机构联合起来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政府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是__紧急情况。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2、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过程就是__。 A.直观经验分析的过程 B.安全检查的过程 C.安全分析的过程 D.事故预防的过程 13、《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规定,厂矿企业的爆破员,由所在单位负责审查和专业训练,所在地县、市公安局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由县、市公安局发给__。 A.《爆破员作业证》 B.《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C.《爆炸物品运输证》 D.《爆炸物品购买证》 14、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助于大型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功能__。 A.一体化 B.完善化 C.科学化 D.现代化
1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__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安全生产管理 B.财务
C.安全生产检查 D.特种作业
16、化工厂工人甲发现氯化石蜡生产装置有两处泄漏点,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随即向车间主任做了汇报。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负责督促、检查及时消除该事故隐患的责任人是__。 A.工人甲 B.车间主任 C.班长
D.化工厂主要负责人 17、()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A.事件树 B.故障树
C.因果关系树 D.安全树
18、下列不属于安全预评价结论的内容的是__。 A.简要列出主要风险
B.明确职工应对风险的能力 C.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风险
D.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9、在石门向煤层至少打__个测压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并在打钻过程中采样,测定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瓦斯放散初速度,按综合指标进行预测。 A.2 B.3 C.4 D.5
20、在用电梯安全定期监督检查周期为__。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21、装有安全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安全泄放装置的__压力或爆破压力。 A.关闭 B.标准 C.最大工作 D.开启
22、职业病要在__中建立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A.省一级的卫生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部
D.乡村卫生院
23、空压站操作间的噪声应低于__dB。 A.65 B.75 C.85 D.90 24、在工业生产中,为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常常需将固体原料、产品进行筛选,以选取符合工艺要求的粒度,这一操作过程称为__。 A.过滤 B.筛分 C.分层 D.蒸馏
25、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主要措施,可利用__来进行。 A.金属 B.橡胶 C.塑料 D.水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后,有下列__情形的,由所在单位向注册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注册。
A.脱离全工作岗位连续满半年 B.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受行政处罚
D.严重违反职业道德
E.同时在两个以上法人单位执业
2、在事故调查领导小组中,工作难度最大的是__。 A.指挥部 B.综合组
C.技术分析组 D.管理调查组 E.善后处理组
3、操作人员上下通行时,不得采用__的方式。 A.随起吊模板上下 B.乘施工电梯
C.利用拉杆或支撑 D.攀登非规定通道 E.利用吊车臂架攀登
4、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__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A.原料 B.产量 C.流向
D.存量 E.用途
5、下列针对制氧站消防设施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为__。 A.消防设施应齐全完备,配置合理
B.站区外围应设高度不高于2m的围墙或栅栏 C.防火间距内无易燃物、毒物堆积 D.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E.合理布置醒目的完全标志
6、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中,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取决于__。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力的集中程度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 E.能量大小
7、某单位储存有0.5t氰化氢化学品及150t的电石危险物质(氰化氢和电石的重大危险源临界量分别是1t和100t),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企业应当将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__。 A.公安部门备案
B.负责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备案 C.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D.消防部门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E.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8、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__。 A.劳动组织不合理 B.劳动制度不合理 C.车间位置不合理 D.照明不良 E.真菌感染 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前期预防的具体规定有__。
A.关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及对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的规定 B.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的规定 C.关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的规定
D.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规定 E.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备案制度的规定 10、人体劳动强度参数包括__。 A.能量代谢率 B.耗氧量
C.劳动时间率 D.基础代谢率 E.心率
11、在__过程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A.安全检查过程中 B.生产过程中
C.作业环境中 D.劳动过程中 E.劳动准备中
12、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主要包括__等。 A.密度大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B.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
C.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 D.电气火灾
E.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
13、工伤事故分类的方法较多,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个类别,其中包括__。 A.透水 B.淹溺 C.放炮
D.交通伤害 E.冒顶片帮 14、《行政处罚法》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的人是__。 A.13周岁的人违法 B.16周岁的人违法 C.精神病人违法 D.19周岁的人违法
E.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人
15、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__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确定。 A.性质 B.特点 C.寿命 D.环境 E.条件
16、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__。 A.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B.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C.对照法 D.经验法 E.类比方法
17、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应包括__等,是一个四级文件体系。 A.评估 B.预案 C.程序 D.指导书 E.记录
18、下列属于矿长应当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的情况是__。 A.企业安全生产重大决策
B.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C.职工提出的改善劳动条件的建议和要求的处理情况 D.重大事故处理情况 E.矿山工作管理与安排
19、安全系数是指零件在理论上计算的承载能力与实际所能承担的负荷之比值。确定安全系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等。 A.环境条件的影响
B.使用中发生超负荷或误操作时的后果
C.为提高安全系数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否合算 D.使用时发生结构设计的变更 E.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工作的可靠性 20、为了对各种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可能出现的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应根据__建立物质子类别同事故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每种事故形态用一种伤害模型来描述。
A.最大危险原则 B.概率求和原则 C.最大后果原则 D.加权求和原则 E.平均分配原则
21、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业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__未依法保证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A.总工程师 B.决策机构 C.主要负责人 D.财务负责人 E.实际控制人
22、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__等。 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 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E.职工的实际生活状况
23、在车间内对机器进行合理的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__。 A.时间 B.空间 C.地点 D.照明
E.管、线布置
24、依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进行了界定,其中设定了__的行政处罚。 A.责令限期改正 B.警告
C.给予关闭 D.停产整顿
E.5万元以下的罚款
2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除要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应__。 A.认定事故的性质
B.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C.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E.执行事故责任追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