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尚车旅游网
XIANGCUNKEJI乡村科技范丽博李文荣李青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650201)

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有利于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显著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于此,本文以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总结县域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找出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探讨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为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323.311.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及作用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9)07-58-23

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

1.21.2.1

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推进农村经济进步。通过加强农业信息化建

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和信息化意识,使农民轻松获得农业技术以及其所需信息和农产品的行情,可以帮助农民规避农业生产风险,推进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善,增加农民收入,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2.2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信息化具有快速

传递信息的先天优势,农民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渠道,可获得所需的生产技术、新技术、新知识和应用经验等各种重要信息,还可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

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3.1硬件基础设施使用程度不足

一些县级城市农村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较高,有完备的硬件设施,但对这些硬件设施的利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借助电脑和智能手机这些硬件设施搜索农业信息的人员微乎其微。大部分人利用这些硬件设施进行日常交流,还有一部分人不会使用这些硬件基础设施[1]。县级城市农村对互联网缺乏认识,使用率不高,或者没有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仅仅有很少一部分学历较高的人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可见,县级城市农民对农业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偏低。

3.2信息传递和接收方式不顺畅目前,在一些县级城市,先进农业技术或信息传输仍然呈现“金字塔”式传输,但这种信息传输方式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时间、位置和信息传输器本身。由此产生的信息传输具有较差的实时性能,且类型单一、成本高,导致不能有效传播信息。

3.3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投入力度不够在一些县级城市,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较小。一些县级城市没有单独的网站提供各种农业信息,或者各种农业信息只能在地方农业信息网站上发送[2]。这类信息针对性较差,数量不多,质量不好,导致农民不能有效获得系统的农业信息。此外,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地形和不同经济技术水平的影响下,农民对信息的需求大不相同,农业信息资源的综合效应很差,对农民获取信息的有效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3.4不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在一些县级城市,虽然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政府也会安排一些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但是机会少,深入生产现场的技术人员数量也较少,不可能覆盖全县所有农业生产区。农业技术人员多

中国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相当缓慢。20世纪,决策系统、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遥感技术、专家系统和其他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使得灾难、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显著降低。现阶段,有一些县级城市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通过构建大规模的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农业数据信息资源库和模型优化系统等,以借助新型的遥感技术防控自然灾害。总的来说,我国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发展仍然缓慢,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所以,要积极推进我国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的发

展进程,以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简介:范丽博(1993—),女,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管理;李青(1996—),女,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管理。

通讯作者:李文荣(1973—),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管理。

58XIANGCUNKEJI2019年3月(上)

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晓萌

(天津市西青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天津

300380)

[摘要]农业机械的推广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是市场和农村需求相结合的重要连接点。目

前,农业机械推广主要面临重视不够、人才不足以及制度体系不完善的困境。克服这些困境,加快农业机械的推广程度和推广范围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应用[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9)07-59-2

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矛盾。农村人口趋于老龄化,农业现代

化发展水平和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以天津地区为例,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减三增”政策、城镇化建设等影响,大田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且土地分散,不利于开展大规模农机化作业,使合作社农机作业量逐年下降。在此背景下,农业机械的推广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有助于克服农业现代化发展瓶颈。但是,农业机械推广也面临着较大的阻力,主要体现在重视度不足、推广体系不健全与推广人员素质较低。

1.1对农机推广缺乏重视

重视农机推广是农业机械设备得以应用的前提。推

“三农”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农村的现代化、农业的升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与农业技术和农用工具密切相关。农村地形复杂、地质多样,还存在很多分散地块,农业机械应用率不高。由于推广体系不健全、重视度不足等主客观原因,农业机械(下文简称“农机”)推广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本文立足农机推广现实困境,系统探讨了农机的推广策略。

1

农机推广面临的现实困境

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体现为日益减少的土地与为乡镇基层干部,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更新差,工作时间不灵活。一些县级城市大多以专家会议为导向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

4

加快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4.1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通过对一些县级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调查,县级政府应进一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的后续工作,进一步调动乡镇政府领导的积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当前形势下引进人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农村实现信息整合和信息共享。

4.2提高农村基层群众综合素养第一,县级城市的基层群众要改变传统的农业思维模式。为了使农村基层尽快适应和接受农业信息技术,必须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第二,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适应性和可接受性。如果改变了农民的思维模式,他们就会对农业信息技术产生好奇并且想掌握这些技术。此刻,农民将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逐步认识与农业有关的信息技术。同时,应不断对农民进行培训,以提高农民接受信息技术的能力,并结合相对简单的业务,使农民受益于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农民对信息技术

的搜索和应用,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

4.3加快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农业生产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传播,如

[3]

气候信息、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业技术等,使他们能快速准确地到达需求者手中。为了指导县级城市农民的实际农业活动,要把握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研究农产品的市场发展规律,严格控制农业相关信息的质量,使农业相关信息资源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发展。

4.4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县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包括信息展览厅、高科技设备展览或音频和视频展览。县级城市的学校需要建立信息化实验室,以帮助每个城镇的孩子从小就能感受到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优势,并能为未来的乡村服务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宏伟.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今日农药,2018(11):26-27.

[2]苏戈.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研宄与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6):120-123.

[3]钟亚玲.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1):237.

XIANGCUNKEJI2019年3月(上)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