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1-05-17T11:37:32.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期供稿 作者: 覃惠云 何慧珍[导读]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临床实习带教是培养优秀护理人员非常重要的环节。覃惠云 何慧珍(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一科 广西河池 6300)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359-02 【关键词】护生 临床实习 问题 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临床实习带教是培养优秀护理人员非常重要的环节。心内科是我院的重点科室,是护生临床实习的重要科室之一。如何根据心内科工作特点,做好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结合多年的带教经验,针对心内科的专科特点,总结了现代护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下有效可行的对策: 1 存在问题
1.1 理论知识掌握不牢 据工科学院统计,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仅是所需知识的10%[1]。在临床实习中,学生将经历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学习经过,将由在校的学生角色转换到社会护生的角色,部分护生由于对心内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往往不能将以前学过的解剖、生理、内科循环系统护理学等知识与疾病联系起来,不能将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要点融会贯通。
1.2 对新环境的陌生、紧张、恐惧感 护生初到病房,一切对她们来讲都是陌生的,看到老师们忙忙碌碌穿梭在病房中,使她们容易产生茫然无助的心理;此外,护生在操作过程中,一旦操作失败了,就更加感到恐惧,无所适从。
1.3 缺乏语言表达及与患者沟通能力、交流技巧 护生初次进入临床,不知如何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胆怯、拘谨。另外护生在护理操作前不知怎样称呼患者,操作中不知如何交流,操作后不知如何使用结束语等,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可能由于自己的操作技能不熟练导致再次操作造成患者或患者家属的不信任等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1.4 不能适应临床节奏 心内科病种较特殊,病情变化快,护理观察要敏锐、反应要敏捷,临床实习中,面对心肌梗死等急危重患者身上留置多种不同的管道,部分护生表现惊恐、不知所措,不能适应临床节奏。
1.5“患者拒绝”带来阻力 大部分患者不愿意让护生为自己进行护理操作,患者的拒绝和不满会使护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减弱。
1.6 法律意识淡薄 心内科患者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抢救任务重,护生社会经验浅、法律意识淡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安全没有足够的认识,不能完全实现自我保护。 2 对策
2.1 注重上岗前教育 护生来院上岗实习前,护理部组织有关人员给他们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全面介绍医院情况,组织护生学习相关的法律文件、护理服务等,提高认识,规范行为。使学生尽快地熟悉环境,适应从教室到病房,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
2.2 严格筛选带教老师 选择护师以上职称、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带教老师,根据不同院校教学实习大纲要求以及本科疾病护理的重点内容、专科操作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遵循讲解与操作相结合,带教老师必须严格示教,坚持一带一,在带教中既教书,又育人,既教技术,又带作风,以身作则。
2.3 学习是一种多元化的活动 临床上带教老师要互相学习,积极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气氛。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进行每一项护理操作前先示范、告知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如何与病人沟通等,鼓励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应大胆的向老师提问,老师根据问题及时提问学生,强化其理论知识,同时护生要积极参加本科的护理查房、医疗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及查阅病程记录,并且护士长每月安排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师对当月在本科实习的护生授课一到两次。同时对将要转科的护生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并且护生出科时由护士长组织护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护士长对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意见及时进行反馈,从而不断改进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
2.4消除护生紧张、恐惧心理,减轻其心理负担 护生转入心内科时由教学组长主动热情迎接。护士长和其他护理人员以热情友好、宽容和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并对她们表示关心,使学生感到易于接近并且可以获得支持和帮助。并且必须认识到护生是学习者而不是多余的几双手或廉价的劳动力[2]。对护生提出的问题应耐心回答,少批评,多用鼓励性语言,促进学生自尊、自信的发展。让护生接待新入院患者,消除与患者的陌生感,使病人在感情上接纳护生,这样就减轻了护生的心理压力。
2.5注重培养良好的语言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我科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生进入我科后,带教老师给护生以示范、表率作用,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此外,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程度、病情等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健康指导,使她们在不断实践中增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
2.6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 注意培养护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工作要兢兢业业。同时指导护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规,明确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清楚患者和自己享有的各项权利,在护理实践中应努力维护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参 考 文 献
[1]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167. [2]郑修霞.护理教育导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