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 2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实习现状;大学生实习 ................................... 2 一、调查过程及方式简介 ....................................................... 2 二、现状、问题描述以及原因和结果分析 ......................................... 3
1.实习经历上,人文社科和商科的实习次数多于工科、理科的学生 ............... 3 2.影响大学生实习因素分析 ................................................. 4 3.关于实习时间、方式分析 ................................................. 4 4.大学生实习现状和结果分析 ............................................... 5
4.1.实习的组织管理较松散,针对性不强,导致实习效果欠佳。 ............ 5 4.2.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的差异造成了不公平的差异性实习。 ..... 5 4.3.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不太愿意接收无利可图的实习生。 ....... 5 5.大学生实习效果 ......................................................... 6 三、对策及建议 ............................................................... 6
1.搭建更新更强的信息平台,发挥学校的资源整合能力 ......................... 6 2.各大高校加强实习服务与管理 ............................................. 6 3.调动企业积极性,构建实习生制度 ......................................... 7 4.对大学生的建议 ......................................................... 7
4.1.大学生应当早做准备,切忌眼高手低。 ............................... 7 4.2.大学生应当摆正心态,明确实习目的。 ............................... 7 4.3在实习期间做一个好的学习者。 ..................................... 8
四、参考文献 ................................................................. 8
关于大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报告
导言
伴随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工作经验的强调,大学实习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我国大学生当前的实习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组织管理松散、专业相关度不高、实习效果欠佳、侵权较为普遍等问题。在刘美君,陈 喆,李昊昱的大学生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中,他们就当今大学生的 实习目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寻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实习比较困难,以及参加过实习的同学的实习效果较差这几大问题做了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在赵娜、梁彩红的对大学生实习制度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中,两位学者从我国大学生实习制度的高度出发,探寻大学生实习问题的的原因。在施小平、罗三桂的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了大学生学习与其所学专业的对口与就业专业对口呈正相关的结论,并提出了大学生实习促进就业的对策,以保证大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和实习成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则主要从大学生的实习现状出发,研究制约大学生实习成效的主要原因,目的是提高提高大学生实习成效,为以后的毕节就业打下良好的实习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实习现状;大学生实习
一、调查过程及方式简介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郑州市附近的大二、大三、大四的大学生(大一学生不纳入调查对象),包括本科、专科院校,问卷主要包括了大学生实习的态度、目的、具体实习情况、结果效果等方面。本次问卷主要以网上发放回收分析为主,共调查180人,仅收回120份问卷,回收率为66.7%,有效问卷116份。以下所有内容均以此问卷为基础,并参考其他学者的报告所做出的研究报告。
二、现状、问题描述以及原因和结果分析
1.实习经历上,人文社科和商科的实习次数多于工科、理科的学生
调查发现,总体来说,大多数大学生的实习次数为不多于一次。商科和人文社科的同学实习次数为零的大约有40%;而理工科同学的“零实习”比例较高(见图1)。学生们认为理工科学生的实习,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较高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要熟悉生产流程,并且对相关的安全生产知
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理工科实习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其进行生产实习的难度更大,企业的要求更高。
通关文献资料,我还发现企业在选拔理工科实习生时希望他们能够很快找到位置,进入角色,不希望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什么事故,也不希望为此投人过多的财力、人力,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我国企业未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制度, 有时企业只是碍于合作关系接纳实习生,并不能真正安排学生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习。因此,学生往往成为在办公室端茶送水或者收发文件的文职工作者。而理工科学生实习不能接触到生产第一线将会降低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
相比之下,商科和人文社科的学生拥有更丰富的实习经历。的社科学生、的
人文学科学生和的商科学生都有两次以上的实习经验。 2.影响大学生实习因素分析
对1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选择影响大学生选择实习企业的9个因素做分析,分别是学生的兴趣、专长;薪酬待遇;与专业相关的实习企业;企业提供的职业或 岗位;企业的社会声望;企业的规模;学校的推荐或亲戚朋友的介绍;曾有过类似的工作经验;容易或要求低的工作。调查按照完全同意、同意、没意见、不同意、完全不同意5个级别赋值,记为5,4,3,2,1。具体的得分见表1。
最能影响大学生在选择实习企业时的9个因素中,第一是“兴趣、专长”,得分为4.05±0.76;第二是“薪酬待遇”,得分为4.01±0.95;第三是“与专业相关”,得分为3.90±0.85。得分最低的是“容易/要求低的工作”,次低的是“有类似的工作经验”。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选择实习企业时主要考虑自身的优势特长,并且紧密与专业相联系,期望可以学以致用,并获得较高的薪酬。 3.关于实习时间、方式分析
由表2可知,88%的大学生选择假期较长的寒暑假及部分长假参加实习实践,值得注意的是,有 12%的学生在平时上课期间还有兼职,有时要占用上课时间,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获得实习机会方面,通过自己寻找的占68%,说明学校在提供实习机会方面仍有较大的努力空间。实习工作时间以排班制为主,占86%。显而易见大学生的实习机会有多数都是自己去找的,学校直接提供的仅占32%。
4.大学生实习现状和结果分析
4.1.实习的组织管理较松散,针对性不强,导致实习效果欠佳。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实习多数以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为主(占61%)。其中有些院系会要求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向院系提供 实习单位名称和联系电话,指定联系老师不定期了解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占 30%)。39%的实习单位没有为实习生安排指导老师。69%的实习单位对实习生按照普通员工管理制 度进行管理。在这样的组织管理模式下,参加实习的学生认为实习对将来的就业很有帮助的占46.3%,有些帮助的占50.3%,没有帮助的占3.4%。这从侧面说明了着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4.2.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的差异造成了不公平的差异性实习。
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虽然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调查数据显示,49% 的学生是通过家人或亲戚朋友介绍才获得实习机会的。也就是说,近半数学生的实习单位如何取决于其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另有17人(约5%)因学校未组织、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实习单位而没有实习。显然,这样的差异性实习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侵害了大学生的平等实习权。
4.3.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不太愿意接收无利可图的实习生。
在问卷的开放题中,从侧面可以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单位认为,实习生动手能力差且不好管理,接收实习生会影响正常工作、增加培训负担,还存在泄密、事故责任可能,因而不愿接收实习生。加班现象较普遍且多数单位不给加班报酬,调查数据显示,74%实习生在实习单位有过加班,46.6%的实习生没有加班报酬。) 实习过程中的事故伤害难救济。高达77%的实习生反映,自己或者实习单位或者
学校均未为其实习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意外伤害购买保险。 5.大学生实习效果
调查发现,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结论是现在大学生实习效果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点:机构没有对实习生进行必要的相关培训,大学生自己没有在实习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以及实习生的能力没有和岗位达到很好匹配。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查与整理参考,我认为郑州市的学校对学生实习与就业的支持应落实提供更多的招聘信息和有效的培训指导上。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所提供的资源和学生实际的需求之间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基于此,有如下几点建议: 1.搭建更新更强的信息平台,发挥学校的资源整合能力
相对于大多数正式岗位招聘所采取的大型宣讲会的方式,实习信息的发布渠道更窄,信息周期更短受众更小,学生与企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多数受访者表示,目前获取实习信息主要依赖于58同城网、应届生网等校外平台和学校的对口接收单位微信公众好,对本校相关官网的就业实习信息网使用率并不高。为此学校发挥其资源整合能力,为所有学生提供有关实习的信息。
2.各大高校加强实习服务与管理
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实习服务和管理工作:一是设立实习服务中心,统筹学生实习工作。实习服务中心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寻找合作企业,共建实习基地;(2)统筹安排各专业到实习基地实习;(3)协调院系和企业之间的实习管理;(4)向学生提供实习指导、咨询服务,代表学校处理实习争议,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二是各教学院系应加强对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具体措施如下:(1)实习前,集中即将分散实习的学习,进行实习安全教育;(2)实习中,指定教师监督检查实习生的实习工作情况,要求该教师每周至少与实习
学生和实习单位联系一次,并将所了解的情况做成报告提交给院系相关负责人;(3)实习后,综合实习单位和院系指定联系教师的评价意见,严格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
3.调动企业积极性,构建实习生制度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实习的主导者,更是大学生实习制度的主要承载者。因此,企业要转变观念,完善和落实实习措施,制定实习生制度。借鉴国外经验,基于本国国情,我国实习生制度的建立,应从两方面考虑,第一,参考德国的实习生制度,要求所有企业必须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以此给予企业相应的减免税优惠。第二,通过相关立法明确企业与实习生的关系,约定意外事故的处理,实习生保险的购买以及制定明确的实习生报酬待遇和工作纪律规定等,以此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根据各企业的发展战略,有目的、有计划地招聘实习大学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现并储备人才。
4.对大学生的建议
4.1.大学生应当早做准备,切忌眼高手低。
在严峻的现实条件下,应尽早为今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比如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拓宽人际关系面。尽早关注实习与就业的最新相关信息,了解用人单位及学校发布的各类实习信息。在准备阶段,切忌眼高手低,因为机会永远不会眷顾懒惰的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技能水平,为今后寻找或竞争实习岗位做足准备。 4.2.大学生应当摆正心态,明确实习目的。
对实习要有合理的预期,不要只看实习的单位工作环境如何、薪水多高、是否看重自己,而是要在实习中了解社会,检验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发现自己的职业潜能,使未来的学习、就业更具针对性。
4.3在实习期间做一个好的学习者。
不论是何种途径获得的实习机会都应当珍惜,很多企业都为实习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实习结束后要总结自己的表 现,发现不足要及时改正。只有做到这些,大学生才能在实习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参考文献
[1] 江金妹.大学生实习问题探析———基于大学生自身原 因的角度[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115-118
[2] 刘增辉.大学生实习:就业前难迈的门槛.[J]教育与职业,2007,(11). [3] 柯新华.大学生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1-3
[4] 刘美君,陈 喆,李昊昱 大学生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J]时代人物・2014(3):58-59
[5] 高 天.大学生实习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复旦大学本科生为例[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 第九卷:51-60
[6] 施小平,罗三桂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年12月第10 卷第12期 :47-51 [7]
麦
可
思
中
国
大
学
生
就
业
报
告
[EB/OL].http:∥edu.163.com/special/00293I4H/mycosjiuye.html. [8] 陈仁霞关于德国大学生实习情况的调研 [J] 世界教育信息招生·考试·就业2009.03:79-80
[9] 郑凌焱,孟 琳大学生实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3月第29卷第3期:46-47
[10] 王洋,孙长缨.《大学生实习三方共赢的长效机制》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2).23-30
[11] 赵明刚. 德国大学的实习制度探析[J].教育评论,2010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