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周刊2011-f-g25,t)tl 影响学生外语语用能力的因素探析 李 垮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摘要:学生的外语语用能力是其语言能力的构成部分 发展成为语际语用学中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语用能力是语言 之一 外语语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和学习者个 能力的构成部分之一.是学习者在语境中理解和使用目标语 体两大方面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母语文化、目的语 言的能力。包括语言语用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两方面。语言语 国家停留和居住时间、语用输入方式等;学习者个体因素包括 用能力主要指对某一语言形式及其功能的理解和运用;而社 语用意识、文化身份、性格类型等。 交语用能力则是用目标语行使社会行为的能力,包括对交际 关键词:外语语用能力 环境因素 学习者个体因素 双方身份地位的识别、礼貌策略的运用,等等。 对学习者而言.语用理解和语用表达是提高目标语语用 一、语用能力 能力的两个重要环节。研究发现,学生的语用理解和语用表达 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和深入。学生外语语用能力的形成和 存在较大的差距.即在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 bedroom,My day仃aek’S day等。从一开始就培养一种活跃的课 好语言准备.让学生感觉到创作是一种冲动、一次成功展示自 堂气氛.鼓励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有时,可以通过提高的方 我的机会。还要鼓励学生多看与教材有关的课外辅导读物,积 式,引导学生说出关于主题的信息。这样,再指导学生把说的 累写作素材,培养语感,练好内功。只有这样厚积,才能薄发, 内容写下来.就会有话可写。又如我在教七年级下册Unit 6 通过不断的语言输入.学生的语言材料逐渐丰富起来,对写作 …It S Raining!”后设计一个活动“Who is the bestweatherreporter.'?”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生分小组活动(4—5人),在纸片上列出至少10个世界各地 4.以评促写:写作后的提升 的城市.然后分别写出这些城市的天气状况。每个小组成员将 新目标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 l0个城市的天气状况播报一遍,选出本组最佳播报员。让从每 制。对于写作,既要有语言质量的评价,也要有对学生写作态 组推选出来的播报员与“本班最佳气象播报员”比赛。评出“最 度的评价。通过实践,我发现平时改作的形成性评价,起到了 佳气象播报员”。这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 关键的作用。通常采取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价 使他们更加积极地使用英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熟 学生的作文时。可设计一份直观又全面的评价表,可设计星 练掌握所学的内容,也活跃了思维,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写作 级评价,在设计表格时把写作评价项目细化,按完成任务的 的信心。课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天气和人们活动 程度增减得星数量。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的报道。这种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写作题,学生再也不会无话可 采取相应的写作目标。第一次写得不好,要给他们订正机会, 写了。 只要符合表中的某一项,仍旧可以得星,这样得星就不再是 3.以读促写:为写作开路 优等生的专利。为了增强实效,我们还可以在前一次批改时, 英语写作是一个英语语言运用的过程,从语言发展的规 加些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评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写 律上来看,要准确、精密和规范地运用书面语,学生首先要进 作上都会有相应的进步。如“Please be careful!”“Quite good!” 行大量的阅读作为输入.把知识源源不断地灌输给大脑,从 “You’ve made great progress!”“Good iob!”“Come on!”等激励 而让阅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知识基础,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性评价。这样,采取一次写作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写完 自然延伸。一篇地道的英语作文是建立在英语思维基础上才 作文、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老师再次评价。通过多 能生成的,而英语思维及语感则要通过阅读来培养。“读书破 次评价一次作文,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而且 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广泛阅读是英语写 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 作的源泉。新课程中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是学生写作的 信心。 最好范文,精读这些阅读材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思 写作是过程和结果的结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 维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大量设置贴近学生 师应夯实基础知识.把写作教学贯穿在听、说、读、评的教 生活的话题。例如我在教学Unit 4“IWantto Be anActor”时. 学中。只要我们用心思考,精心为学生设计每一个过程, 学生学习招聘广告后设计了一张表格。谈论自己或他人目前 发掘各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搭建写作的平台.利用各种 的职业及将来想从事的职业,并陈述原因。可以借用表格填 各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相信英语写作一定会 写的形式去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思维的 充满活力 组织。 参考文献: Name Workplace Wantsto be Describe the job [1]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9);2008,(1). It’S a dangerous job.He needs [2]关于开放性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ee的运用.考试周刊, I'0m Wen Ling Policeman to wear a uniform.Thieves don’t like him. 2008,(53). [3]柯学军.略谈任务型英语写作[J].英语教师,2008,(9). [4]关世民.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薄弱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2). [5]韩水琼.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J].中学外语教与学, 课堂内学生自由陈述,通过展现自己独特的观点等方式 2007,(2). 来启发集体智慧;给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从而激活学生的创 『6]应丽莉.从读、写、改三途径谈初级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作思维与灵感,在诸多思想中获取写作素材,在口语表达中做 [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1). 的影响,从而导致这两种能力间的部分脱节和发展的失衡。学 者们从多个视角来看待语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这些视角主 要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学习者个体两大方面。 二、环境因素 学习者外语语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 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母语文化的影响。母语迁移一直是 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焦点,母语的语用迁移同样影响着学习 者外语用能力的发展。母语文化中语言使用的规则常常被学 习者放到目的语的使用中。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丽言.汉语文 化的习俗和价值体系会影响英语语用能力的形成。如受到汉 语“称呼准则”的影响,中国学生习惯用“Goodmorning,teach— er.”来问候教师。…在向上司或领导表达请求时中国学生则会 出现过度使用暗示请求策略,原因是他们将汉语社会中上下 级关系的概念迁移到英语中。_2 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常常是学 者们研究的重点,然而不同语言所具有的语用共性是帮助学 习者提高外语语用能力的另一途径,母语的正迁移也应作为 研究重点之一。 其次。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停留和居住时间也会影响语 用能力的发展。外语学习者需要与真正的目的语社区有充分 的接触.并且与本族语使用者有大量的真实交流,才能提高外 语语用能力。在国外居住和停留的经历有助于学习目的语的 文化和社会原则。国外研究表明在目标语国家居住时间的长 短会显著影响学习者外语语用能力。 在美国居住数年的中 国学生与国内学生相比,在所生成的请求言语行为中,规约性 间接策略和直接策略数量与本族语使用者更加相似:而因受 汉语文化崇尚真诚、直接、简洁的影响,国内英语学习者在提 出请求时更偏好使用祈使句式。 最后.语用输入的方式不同也会导致学习者语用能力的 不同。语用知识的可教性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验证。 Rose&Kasper探讨了课堂环境下语用教学的若干问题.认为 语用方面的教学和指导对于理解和使用目标语语用规范是 必要的。【4l语用输入方式可分为三类,即显性教学、解决问题 和隐形教学、对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三种任务均对日本的 英语学习者的能力提高有积极作用,原因是这些任务强调 了目标结构的语言语用和社会语用特征,并使学生对这些 输入进行了加工。 对日本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研究发 现.在程度最高的输入强化和提供显性元语用信息的条件下 可以实现学生对语用特征的有效学习,但是显性教学的持续 效果、适用对象及对语用能力发展程度的影响还有待研究和 思考。[ 三、学习者个体因素 语言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学习者自身的诸多因素影响 着其外语语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大部分学者认为学习者的 语法能力对语用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小学生因受其讲英语英 语语言能力的限制,主要依赖直接策略实施英语要求行为,语 用能力较为低下。(73 初级英语学习者与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相 比.较少使用辅助语,英语语用能力较低。 相反的观点认为 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洪岗发现四年级学生的语用失误和 一年级学生的相差无几.说明语言能力强的人语用能力不一 定强。㈨ 学生的语用意识也是其语用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 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意识程度不高,语用意识与语 用能力水平之间显著相关。[9 3所以外语教学中语用意识的培 养对于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有重要作用。 另外.学习者的文化身份也是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之一, 影响着外语语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不少学者都试图 1OO 从文化身份视角来看待语用能力。泰国公主在学习汉语时由 于其皇室身份的特殊性,在交际中即便掌握汉语“谢谢”的语 用规范也不去使用它。… 而中国大学生对自身汉语文化身份 的强烈认同和依赖导致使用英语时的语用失误。ll2 学习者在 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时,其个体的特殊身份或母语文化身份都 会成为他们主动或故意出现语用失误的诱因。 学习者的性格是影响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外 向型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显著高于内向型学习者,而且,性 格越外向,其语用能力水平越高,性格越内向,语用能力水平 越低。l3 这主要是由于外向型性格的人往往更善言谈,有更强 的社交能力 除此之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策略、 个性特征和性别差异都会对语用能力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中 国国内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有限。有待更多学者涉足。 四、结语 本文从外部环境和学习者个体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学生外 语语用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学生的外语语用 能力,一方面要注重创造外语语言环境和加强外语教学,另一 方面要关注学习者的个体身份特征,只有外因与内因的共同 作用才能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然而,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数 量还不多,特别是在外语课堂教学、汉语和汉文化对中国学生 外语语用能力的影响方面。中国有着数量巨大的外语学习者, 研究他们的外语语用能力发展及其因素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fl1周燕宇,丰涛,杨慧.对非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的调查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8,(6):1l2一l14. [2]李睁.中国学生英语言语行为与言语社区接触研究[A]. 外国语言文学与外语教学探索[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8. [3]Xu,W.,Case,R.E.&Wang,Y.Pragmatic and grammatical competence,length of residence,and overall L2 proficiency[J]. System 37,2009:205—216. [4]Rose,K.&Kasper,G.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Takimoto,M.The effects of input—based tasks on the de— velopment of learners’pragmatic proifciency[J].Applied Linguis— tics,2007,30/1:1-25. [6]Takahashi,S.The role of input enhancement in develop- ing pragmatic competence[A].In K.Rose&G.Kasper(eds.).Prag— 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2001. 『7]孙晓曦,王同顺.小学生第二语用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J].基础英语教育,2007,(6):32—51. [8]Yang,X.A cross—sectional stduy of Chinese learners ac- quisitionfoEnglishrequests[J].CELEAJournal,2008,31/6:3l_43. 『9]李民.陈新仁.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和语用意识程 度与能力水平调查[J].中国外语,2007,(6):35—41. 『10]洪岗.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56—60. 『l1]王若江.特殊目的汉语教学实际引发的思考[J].语言 教学与研究,2003,(1). f12]陈新仁.任育新.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分析:文化认 同视角[A].语用学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f13]李民,陈新仁,肖燕.英语专业学生性格类型与语法、 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9一】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