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综述
目前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可以简单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综合治疗三种,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本文从认知行为治疗,父母、教师及相关人员培训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综合治疗三个方面对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治疗现状进行论述。
标签:多动症;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综合治疗
多动症又称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也是导致中小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其患病率国内一般报道为5%-9%[1]。男女比例为4-9:1[2]。宋玉环[3]等通过多向治疗发现,精神兴奋剂只能使患儿多动症状减少,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但对其反社会行为、攻击性、破坏性不起作用,而心理治疗却能起到明显效果,特别对轻型和中间型效果更佳。而郑磊[4]临床治疗心理行为矫正儿童多动症患儿10例,有效率达60%。可见,在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中,心理治疗起着至关至关重要的作用,效果显著。心理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主要方法即为认知行为治疗。
1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包括阳性强化法、模仿法、自我控制法、消退法等[3]
1.1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希望儿童改变什么行为;确定这一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设计新的结果取代原来的结果;对儿童出现适宜的行为,立即给予强化物,不能拖延。
1.2模仿法
模仿法即让儿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获得良好的行为,使多动症得到改善。
1.3自我控制法
自我控制法就是通过儿童的自我监督,自我强化等来改善儿童的不良行为,具体步骤可如下:让患儿每天记录自己的行为,每周做一次比较,当行为得到改善时给予奖励。
1.4消退法
消退法是在治疗前了解是哪种因素对不良行为起到了强化作用,找到强化因
素后,再对其进行消退,从而达到改善不良行为的效果。
2 父母、教师等相关人员培训
在多动症儿童的治疗中,要求家长、老师配合心理治疗,对患儿进行正确的教育和管理,并在感情上关心体贴他们,帮助其寻找感兴趣的事情,耐心的帮助其改善不良行为[5]。家长和老师要对患儿细致耐心,多鼓励、少批评,树立患儿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并为其制定作息时间,安排丰富多彩的生活,注意培养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家长还要注意儿童的饮食调养[6]。医生、家长可为儿童制定一份系统的行为计划,给儿童提出在学校、家中的行为要求。当儿童的不良行为减少时,要及时的予以表扬,采用积分的形式酌情满足儿童提出的一些合理的物质要求。并适时地给予他自己是一位能静能动的好孩子、好学生的心理暗示。另外,可以在家中做一些亲子游戏,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陶冶性情、调剂神经[7]。
3 心理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
3.1与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
张润民[6]对接诊的16例儿童应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利他林、苯丙胺逐渐递增法配合心理治疗,经治疗3个月以后均已返校上学,但仍需小剂量药维持疗效。郑磊[4]对18例采用先用药物治疗(长期服用小施尔康、利他林,并对脑电图异常的患儿再加用脑苷肌肽静滴治疗)提供患儿注意力集中的黄金时间,再采用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随后逐渐撤掉药物,有效率达到100%。郭利坚[8]对20例多动症患儿采用药物治疗(选择服用中枢神经兴奋药)与心理治疗的综合治疗有效率达到95%。张新等[9]对30例多动症患儿采用药物(给予补血口服液)与心理的综合治疗结果较单纯心理治疗明显提高。王小妹[10]对454例多动症患儿均采用利他林(10mg/片)和匹莫林(20mg/片)的合并治疗并配合家庭干预和心理治疗的方法,总有效率达到87.0%。
3.2与感觉统合训练的综合治疗
王俊英[11] 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前庭平衡运动训练、视觉运动与手眼协调训练、触觉刺激训练)结合心理治疗40例ADHD患儿作为治疗组,与40例常规利他林治疗作对照,结果发现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并得出该方法是个疗效好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3.3与中医的结合治疗
王华富[2] 随机选取门诊儿童多动症 15 例采用中医辩证及中医心理疗法:顺志从欲法,精神内守法认知疗法,情志相胜法,暗示治疗法等来进行治疗,有效率达到90%,与单纯中医疗法相比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心理治疗在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中越来越重要,并且可以
有效改善多动症儿童的不良行为,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现状.新进展.2006.5.9(9):762-764.
[2]王华富.心理与中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 30 临床体会.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1.3(24):118-119.
[3]宋玉环,梁萍.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治疗体会.农垦医学. 1999,21(6):453-454.
[4]郑磊.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08.7.29(14):32-33.
[5]张晔,黄冉.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治疗.吉林中医药.2005.9.25(9):29
[6]张润明.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及心理分析.山西职工医学院报.2000,6,10(2):52-53.
[7]窦向亲,门赟. 非药物治疗在儿童多动综合征中的应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11.27(6):27.
[8]郭利坚.三种治疗幼儿多动症方法的临床比较.内蒙古中医药.2010.3:71-72.
[9]张新,孟娥. 综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58例.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5.6.22(3):21-30.
[10]王小妹.45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向治疗探讨.临床儿科杂志.2003,21(2):112-113.
[11]王俊英. 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观察.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9.7(5):45-46.
[12]张巍.儿童多动症临床问题及护理对策. 中国民康医学. 2006.10.18(10):799-808.
[基金项目:河北省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2140209A-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