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方针:
以公司“强化环境保护“方针为导向
* 为保护周边环境,对公司所有环境体系内的成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整顿; * 在遵守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进一步完备自身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改进管理;
*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开展污染预防,节能降耗和减少废弃物的活动; * 实施环境审核,努力提高自主管理水平; *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
* 向社会公开与环境有关的方针、目标和指标,以及实施状况,接受社会的监督。
2.环境保护目标 * 噪声排放达标; * 现场无扬尘; * 运输无遗洒;
* 生产及生活废水达标排放; * 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 * 杜绝施工现场火灾、爆炸事故; * 合理处置固体废弃物; * 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 * 不使用有害的建筑材料。 3.环境保护措施 3.1组织管理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保护小组,以预防为主,全面综合治理。建立环境保护体系,将责任落到施工人员;根据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制具体的环保措施,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3.2技术措施 (1)防噪音技术措施
为减少扰民,在施工方法的制定上早做考虑,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变传统落后的施工方法,减少噪音。
a.梁板墙模板采用木胶合大模板,框架柱。采用定型钢木模板,减少了传统小块组合钢模的施工噪音。
b.梁板支撑系统采用快拆支撑技术,简化传统钢管支撑程序和减少钢管的用量,从而降低了支模过程中的噪音。
c.采用先进的砼搅拌机,减少噪音的产生。
d.减少噪音大的振动棒和使用频率,提高使用效率,楼板采用无噪音的平板振动器。
e.除基础砼卸煤沟壁等厚大体积砼必须连续浇捣外,进入结构层施工时,砼浇筑采用泵送工艺,可在白天浇筑完一个工作面,尽量不在夜间进行砼浇筑。
f.操作层外围防护脚手架,满挂竹笆和密目安全网,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g.木工车间、钢筋车间均采用隔音木板封闭,地下室完成后,木工车间移至地下室,以减少电锯等机械设备的噪音。
(2)防扬尘技术措施
a.施工现场、生活和办公区道路硬化有专人洒水清扫,以控制扬尘。 b.采用砼自动搅拌站,并加以封闭,水泥采用散装罐储,以降低施工时产生的水泥扬尘量。
c.土方运输应限制装土的高度,且表面喷洒水并覆盖,防止扬尘污染。 d.楼层垃圾的清运,应洒水、清扫,集中装袋后,用人力或垂直运输机械向下运送,严禁将垃圾从楼面上直接向外抛撒。
e.施工现场装修原材料尽量采用半成品(如灰膏),减少扬尘。 f.灰土集中过筛、拌合并设围挡,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废水排放达标措施
a.降水工程应设沉淀池,沉淀后排入雨水管道。并设置贮水池,用作施工用水。
b.搅拌站设沉淀池,废水沉淀后排入业主指定的排水管网。沉淀后的水可二次循环使用。
c.生活区和办公区设排水沟和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污水管道。
d.水冲式厕所产生的污水应经过化粪池(沉淀池)处理后排入业主指定的排水管网。
(4)防止易燃、易爆品以及化工材料的污染措施
a.油料、油漆应隔离入库存放单独标识,库内通风良好。 b.库外有明显的禁止烟火的标志,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c.油料、油漆桶及擦手布等废料应集中处理,严禁到处乱扔,以免污染环境。 d.机械维修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严防油料污染土地,废油应集中回收二次使用。
(5)防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
a.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应集中分别入垃圾池,适当覆盖并及时清运。 b.木工作业产生的废料应及时回收清运。
c.电气焊废料及废弃的包装材料应及时收集,统一处理。 d.现场的金属废料应及时收集入池。 (6)有害建筑材料的防护措施
a.砼生产采用的外加剂严禁含有尿素成份。
b.防水材料选用环保型材料,粘结剂选用不含有刺激性气味的材料。 c.装饰材料以及油漆、涂料等采用环保型材料,严禁使用能产生有害物质的材料。
d.设备维修保养产生的废油应集中存放,二次降级使用。 (7)美化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
a.办公区、生活区及加工区应进行合理的布置,最大限度的增加经常化面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b.职工食堂宜采用燃油灶或电炉灶,减少用煤带来的大气污染。
c.施工现场严禁熔化沥青和焚浇油毡、油漆等其它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味的废弃物。
4.地上地下物保护措施 4.1地上设施的保护措施 (1)地上高程控制点的加固保护
a.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一定要考虑高程点的保护方法,在其周围严禁堆放任何材料。
b.在高程点处加砌一座暗井,并加封盖上锁,严禁任何人扰动,严防车辆和杂物碰撞。
(2)厂区道路及构筑物的保护
a.道路:严禁在厂区道路上堆放任何材料,决不允许在其上面拌制灰浆,进场车辆所掉落的材料及时清走,路面安排专人天天打扫、洒水,以保持路面清洁,清扫时应将尘土及垃圾集中运到垃圾池内,严禁将尘土及垃圾扫入雨水口内,确保排水畅通。
b.厂区内所有的雨水井、污水井、阀门井等检查井盖上严禁堆放任何材料。 c.施工和生活废水严禁直接排入雨、污水管道,必须经过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雨污水管道。
(3)厂区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a.严禁任何人在建筑物上乱写乱涂,确保其结构、建筑装饰不受损坏和污染,必要时设置保护围栏和标识牌。
b.所有的建筑材料和周转材料堆放时应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严禁紧靠建筑物放置,以免造成损坏、污染。
4.2地下构筑物的保护措施 (1)地下文物及障碍物的保护
a.施工前,首先应通知当地文物部门对施工区域进行地下勘测。
b.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古墓、古建筑基础和结构、化石、钱币等有考古、地质研究等价值的物品或其它障碍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保护,任何人不得乱动,并及时以书面形式通报甲方代表和监理,等待处理。
(2)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的保护
a.首先,项目总工应同甲方协商有关地下管道、光电缆等设施的事项,项目部根据甲方提供的图纸和有关资料,对施工工长进行技术交底。
b.测量定位、放线时,应放出地下管道、光缆和电缆等设备的具体位置,并且设置标识牌。
c.施工中如遇到上水管、下水管、电缆、光缆等设施时,不得自行处理,一定要及时地通报甲方代表。 加强环境保护、降低污染
1. 有效控制噪声,使噪声排放达标
(1)按照环境噪声指标的要求,针对在钢筋加工、模板支设、砼制备、砼浇筑、花岗岩粘贴等环境因素产生过程,控制各个施工过程,不能在夜间施工的分项工程坚决不施工。如因技术要求不能间歇施工的,须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2)施工用机械机具须按要求保养维修,不得带病作业,外租机械应选用较新的设备,以尽量降低施工噪声。
(3)对于噪声较大的施工机具(电锯、磨光机等),应采取封闭隔音措施,避免噪音扩散。
(4)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四周围墙处的噪声监测,作好记录,并反馈到施工机械的日常管理中。
2. 确保现场无扬尘
(1)现场道路硬化率100%,硬化时因地制宜,达到行车无扬尘,并经常洒水降尘。
(2)砼搅拌车间施工时,要确定风向,在下风处挂密目安全网吸尘,防止扬尘扩散,砂石应提前浇水湿润,减少扬尘的产生。
3.运输无遗洒
在土方和垃圾清运时,由门卫负责确保无超载现象,并根据市政部门要求,做封闭处理。运输车在离开施工现场大门前,应对车轮冲洗干净。
4. 生活、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1)砼搅拌车间设有沉淀池,废水泥浆在沉淀池内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卫生间废水废物,经化粪池熟化处理后排出。
(2)砼养护时,要定人定时浇水养护,保证现场无积水。 5.施工现场无光污染
施工现场的周围居民较多,避免灯光直射非常重要。施工现场使用的碘钨灯、镝灯等照明灯具均应有防护罩,并不得对周围居民形成直射。钢筋电弧焊连接时,必须采用遮光措施。
6.加强消防管理
特别是易燃、易爆品的消防管理,杜绝施工现场火灾、爆炸事故。 7.合理处置固、液体废弃物
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固体、液体废弃物,处理时应分别对待。废旧钢材、铁件集中堆放回收,废旧编织袋统一回收处理,砼废渣、落地灰等应过筛降标使用,废机油应集中回收存放,不得随意遗弃。
8.节能降耗
(1)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日常施工管理中,纸张领用实行限量制度,尽量实行无纸化办公,降低纸张消耗。
(2)加强宣传教育,倡节约、反浪费。使大家养成随手关灯关水的良好习惯。 9.材料采购环保关
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把材料环保关,优先使用环保型材料。保证不使用含10.贯彻加强环保、降低污染的方针,提高管理水平
(1)经常开展对项目部全体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有计划地以多种形式进行加强环保、降低污染的意识教育,使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爱护环境。
(2)向周围居民公开公司加强环保、降低污染的方针、目标和具体指标,自愿接受社会监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