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论在一日活动中的影响

来源:尚车旅游网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论在一日活动中的影响

作者:张梦娜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8年第3期

【摘 要】

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之一。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奋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关键词】

生活 教育 社会 学校 教学做合一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认识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学成回国后发现中国式教育是传统的“教授式”,教师一味地教,幼儿一味地学书本知识。他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富有时代意义的教育理论。

二、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的意义,即便是一件小事、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一个变化都是可以成为教育的最基本条件的。生活教育、终身学习是一种人生共始终的教育方式,生活教育是与人类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细节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今天放学时外面下起了大雨,妈妈怕祺祺淋湿,在班级门口给宝宝穿好雨衣,但是可能雨衣有点太大宝宝走路时不小心把娃娃家的电视机甩到了地上,祺祺听到声音后转过头看了看,正决定要走时,妈妈对祺祺说:“我们不小心把玩具弄到地上也要捡起来。”祺祺听后露出了羞愧的表情,连忙捡起来并放到原位,连声对老师阿姨说再见后,跟着妈妈一起回家了。

含含的嗓音特别清脆、爽朗,唱歌时声音特别好听就像是一只小黄鹂。但是这只小黄鹂总是管不好自己的小嘴巴,在一次玩桌面游戏时因为孩子们之间争抢玩具,含含就开始对与他抢玩具的小朋友破口大骂到:“你个大笨猪,你什么都不懂,是笨蛋,我不和你好了,呸。”我马上对含含的这一行为进行教育,让她知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对小朋友骂脏话都是不对的行为。含含讲脏话的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平常的生活中含含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破口大骂。我们在送小朋友放学时要求家长都要排队接宝宝,但是含含的爷爷是一个比较固执的老人,就是不愿意排队,还总是插队,弄的其他家长和我们老师都特别为难。我想含含现在出现这种情况与她的爷爷在日常生活的反面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爷爷的一言一行其实都是在给孩子模仿的机会,孩子看到爷爷会对其他人说脏话,她认为这是爷爷很有本事的一件事,于是她就学做爷爷的样子动不动就与班级中的小朋友闹矛盾,并通过吵架来显示自己很威风。

通过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看出生活教育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但是生活中的教育却是活的,我们如今正是缺少这些鲜活的榜样,正面的示范,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出现人人可以做我们的老师,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

三、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多面性的,任意的将事物的单方面写进书本中,孩子往往只能了解部分,而不能完全的了解真正的内涵。记得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我问幼儿春天有哪些特征?羞涩腼腆的浩浩今天意外的举手想回答问答。作为老师的我,发现孩子有了这么大的改变,一定要请他来回来,鼓励鼓励他。但是浩浩却说“我们可以画落叶。”浩浩的这一回答引起了全班小朋友的哄堂大笑,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落叶是秋天的,春天怎么会有树叶掉下来呢。”浩浩低下了头,小脸涨得通红。我想这孩子一定是内心受到了伤害,又开始自卑起来,我一定要帮帮她。结果一次意外的散步,让我发现了原来春天真的有落叶,是香樟树的落叶,厚厚的一层铺满了整条小路。后来查阅资料后了解,香樟树是典型的南方植物,南方植物的特点是春季新叶长出后,老叶自然脱落。这是常绿植物的习性,北方植物多数为秋季落叶。于是我利用饭后散步时间,特地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近大自然,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我将孩子们带到种有香樟树的小公园内,请幼儿观察。聪明的孩子马上就发现了地上厚厚的一层落叶,并欢呼拍起手来:“春天也有落叶。”于是我连忙说:“你发现的真仔细,不过我们班的浩浩也是一个乐于观察的小朋友,他能够仔细的发现在春天香樟树悄悄的脱下了冬天的绿袄,要准备换上嫩黄色的春装。”听了这番话,小朋友们都夸奖浩浩,说浩浩能干,浩浩也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通过这件事让我了解到在我们的大自然、大社会中也存在着很多知识,例如我们只是传统的认为落叶都是秋天的,春天一定就是小草绿了花开了,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误会”,不小心就伤害了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这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固定模式必然是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孩子们的知识需要丰富,而不仅仅靠书本就能完全掌握的,更在于平时生活中的观察、思考与积累。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社会活动、社区活动等,带领幼儿多外出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我们的大社会,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自由成长。并且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可以减少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将一些枯燥的、不易幼儿理解的图片、文字转换为生动形象的大自然、大社会更容易使幼儿产生共鸣。

四、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回国后发现中国的教育是先生只管教,而学生只管学,于是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认为无论是教与学都应该以做为基础,他以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必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育必须与生活紧紧相连。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师幼都是以“做”为中心,在“做”上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实现“教学做合一”,教学的中心是“做”是实际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做的过程。

五、结果与讨论

我相信,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我们将爱播向每一个孩子,对孩子实施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特点,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循循善诱,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们的关爱之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用我的爱心灌溉一颗颗幼苗,用我的诚心培育幼苗茁壮成长,用我的责任心与幼苗同进步、共成长”这一直将会是我作为人民教师的教育格言,并且我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