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手术入路为 “S”形传统切口,治疗组手术切口位于膝关节后外侧。 结果 治疗组患肢膝关节HSS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手术入路为“S”形传统切口。治疗组手术切口位于膝关节后外侧,腓骨头内侧1~2 cm。切口近端起自腓骨头平面上方3 cm,向远端垂直延伸8~10 cm。
两组切口入路后小心分离皮下组织和浅筋膜,分离暴露腓肠外侧皮神经。纵向切开深筋膜,钝性分离腓肠肌外侧头,将其向内侧拉开,沿腓骨内侧缘切断比目鱼肌腓骨起点,并骨膜下剥离其部分胫骨后外侧起点,将它和腓肠肌外侧头一同牵向内侧。打开关节囊后,用半月板拉钩向上牵开外侧半月板后角,即可暴露胫骨后外侧平台。若骨折块偏外侧,腓骨头的遮挡影响复位和内固定的安放,则纵向切除部分腓骨头内侧突起,以扩大显露范围。吸出关节腔内的积液,直视下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块进行复位, 术中透视确认平台骨折复位固定良好后,逐层缝合切开的关节囊、比目鱼肌的腓骨近端止点、深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外置负压引流。术后抬高患肢减轻肿胀,膝关节屈曲10°降低后外侧切口的张力。术后2 d开始进行股四头肌肌力锻炼,术后l周开始进行膝关节被动屈曲锻炼。
1.3 评价指标
(1)两组术后3个月患肢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5]。(2)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HSS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对比采用χ2检验。P 0.05),治疗组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不过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
总之,经膝关节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大都可以实现充分、直接的显露,方便在直视下复位、固定,创伤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辉,罗从风. 中国人正常胫骨近端后侧形态学测量[J]. 上海医学,2008,31(5):335-338.
[2] 陈怀春,陈欣杰,梁春平,等.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l7例治疗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75-76.
[3] 黄凯,刘展亮.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6例疗效分析[J]. 海南医学,2010,2(2):84-86.
[4] 谌业光,王军,武兴国,等. 改良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1):72-73.
[5] Chiu KY,Zhang SD,Zhang GH. Posterior slope of tibial plateau in Chinese[J]. J Arthroplasty,2010,15(2):224-227.
[6] 俞光荣,张世民,夏江,等. 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单纯后侧、后外侧骨折的初步报告[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10(4):207-211.
[7] 陈方庆,罗从风,陈健,等. CT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10(8):1019-1023.
[8] 罗从风,姜锐,仲飙,等. 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9(1):6-9.
[9] 黄文华,姜楠,钟世镇,等. 胫骨平台后倾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0):825-8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