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初中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33卷第12期 2013年lO月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Vo1.33 No.12 Oct.2O13 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nY 初中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周 军 (绍兴文澜中学,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采用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55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旨在揭示两者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 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和忍耐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应对 方式上问题解决和幻想可以预测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上学业、友谊、自由和家庭满意度可以预测学业成绩;应对方式 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绩。 关键词:初中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3)12—0101—04 1 引言 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主观幸福感已成为当前心理学家所关注的热门话题。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性评价与感受 J。主观幸福感包 括三个特点: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主观性强调幸福是以个体自我评价为界定依据;整体 性强调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性心理指标,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相对稳定 性是指虽然主观幸福受到情景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但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积 极的情感体验,与人格¨J、自尊 .5 等内在心理品质有关。主观幸福感除了与外向性、宜人性呈显著 正相关 ;与自尊也呈显著正相关,个体自尊水平越高,幸福感体验越强 J。另外,主观幸福感也受 到外部因素影响,如社会支持 J。王燕等人在对初中生的调查中发现,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呈显著 正相关,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高,主观幸福感也越高 J。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关系, 可能通过应对方式来调节。如果个体主动寻求或接受外界帮助,就能有效的处理外部压力。反之,个体 拒绝外部社会支持时,就不会体验到幸福。 应对方式是指人们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包括认知评价和行为 努力 J。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提高个体生活质量,提升主观幸福感。中学阶段是疾风暴雨时期。面对 激烈的人际冲突和升学压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本研究通过对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 应对方式和学业成绩进行测量,试图揭示三者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丰富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另一方 面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照。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绍兴市4所中学共570名初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70份,收回567份,回收率 99.3%。剔除无效问卷lO份,剩余557份,有效率98.2%。初一学生177名,初二学生225名,初三 学生155名;男生285名,女生272名;独生子女351名,非独生子女206名;流动儿童254名,非流 动儿童303名。 2.2研究工具 2.2.1 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由黄希庭等人[】叫编制,分6个维度,共3O道题目:问题解 _收稿日期:2013一o6—14 作者简介:周军(1960一),男,浙江诸暨人,绍兴文澜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l0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 第33卷 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问卷采用5点计分,各维度问的重测信度在0.72~0.89之间, 克隆巴赫系数在0.51—0.83之间。 2.2.2主观幸福感问卷该问卷由张兴贵等人 】 编制,分6个维度,共37道题:家庭满意度、友 谊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学校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问卷采用7点计分,要求被试报告在过 去几周以来对自己生活状况的看法。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介于0.71—0.91之间。 2.2.3学习成绩由班主任根据期中和期末考试总分进行评定,将成绩排名分三等,班级排名前 1/3、中1/3和后1/3。 3 结果 3.1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特点 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单因素检验结果见表1。数据显示,女生在友谊、家庭和学校满意度、问题解 决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幻想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男生;独生子女在学业、自由、友谊、家庭和 环境满意度及问题解决、求助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流动儿童在环境满意度、问题解决、求 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在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各维度(除 发泄因子)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 表1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流动儿童及成绩排名上差异比较 学业满意 自由满意 友谊满意 家庭满意 学校满意 环境满意 问题解决 求助 退避 发泄 幻想 忍耐 男生 3.81 ̄1.32 4.60 ̄-1.25 5.26-J=1.09 5.t9±1.35 4.90±1.23 4.85 ̄1.10 3.15: ̄0.96 2.81:t:0.97 3.03: ̄0.84 2.49i4).9l 2.48 ̄1.12 3.16 ̄1.03 女生 3.84士1.26 462士1 27 5.48: ̄1.07 5.43 ̄1.27 5.13 ̄=1.22 4 95 ̄ll3 3.36士0.88 2.89= ̄0 S5 313士0.85 2.61: ̄-0.80 2.27=1=1 07 3.15:t:0.97 t -o.24 -0.15 .1_97* -2.02¨ .1-96 -1.06 -2.78● -1.02 -1.48 .1.6l 2.24* O.09 独生子女 3.95 ̄1.28 4.75±1.24 5 44士1.03 5.55 ̄1.23 5.07 ̄1.24 4 99-J=1.09 3.31: ̄-0.93 2,94: ̄0.91 3 l1 ̄0.85 260士0.89 2.44 ̄=1.13 3.18±1.0l 4#独生子女 3 61 ̄1.28 4.38= ̄1.28 5 17 ̄1.14 5.08 ̄1.42 4.93 ̄1.20 4 76 ̄1.16 3.15i0.93 2.70:t=0.89 3.03i0 84 247:t=0.78 2 28 ̄1.05 312士0.99 t 3.05 ’ 3.32.. 2.86¨ 3.08¨ l 27 2.37* 2.06* 2 96¨ 1 O5 1.75 1 58 0 64 非滤动子女 3.90±1.3l 4.63 ̄1.29 5 39±1.10 5.31 ̄1.3l 5.06 ̄1.26 5.07 ̄1 14 3l39士o.90 3.03: ̄-0 86 3.15: ̄-0.83 2.65: ̄0.88 2.47 ̄1.12 3.27士0.96 流动子女 3.74 ̄1.26 4.58士l_24 5.29士1.O5 5.3O±1.32 4.96 ̄1.I8 4.71 ̄1.06 3.09 ̄0.94 2.63:t0-.93 2.98.:L0.86 244士0.82 2.25 ̄1.07 3 O2±1 04 t 1.49 0.49 1.11 O.0l 0.89 3.84… 3.89… 5.34… 1.98* 2.86¨ 1.97* 2 91 成绩前1/3 4.35 ̄1.23 4.91 ̄I.25 5 7O士o.94 5.72土lll5 5.35 ̄1.16 5.07 ̄1.14 3.52士o 94 2.97:ttl 89 3.2l士0.89 2.54士o.78 2.23±1.14 3.27士0.95 成绩中I/3 3 72士1.16 4.51 ̄1.18 5 33et).94 5.22±1.28 5.01 ̄1.14 4.91 ̄1 06 3.26士0.87 2.89:t:0 89 3.09:ttl 82 2.58士o 86 2.39±1.09 3.13士0.9£ 成绩后l/3 3.31) ̄-I.33 4.41 ̄1.36 4.89±1.25 4_93±1.43 4.57 ̄1.32 4.67±1 15 2 88: ̄0.91 2.62:蚰 4 2 88圭0.80 2 51:k- ̄94 2.55:k1.05 3 05 ̄1 Of F 30 84… 7.52… 23.Ol ・ 15.28 ・’ 15.94… 4.87’・ 18.85¨・ 6.28¨ 5 70¨ 0-]3 3.39* 2.14 3.2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和学业成绩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和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见表2,3。数据显示,应对方式上问题解决、 求助、退避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成绩排名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以学业成绩为因变量, 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对方式上问题解决、幻想可以进人回归方程 预测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上学业、友谊、自由和家庭满意度可以进入回归方程预测学业成绩。 表2中学生状态一特质愤怒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 问题解决 求助 退避 发泄 幻想 忍耐 成绩排名 学业满意 0.394’ 3.14” 0.165‘‘ 0.137 O.O45 0.172’ 0.330’ 自由满意 0.393“ 0.327’‘ 0.233 0.O28 —0.o03 0.122’ 0.153 ‘ 友谊满意 0.4o9“ 0.329” O.209“ 0.132” 0.0o1 0.144“ 0.259“ 家庭满意 0.439” 0.371” 0.181‘’ 0.039 0.00o 0.121‘ 0.226 ‘ 学校满意 0.469 ’ 0.294“ 0.199 0.O55 —0.069 0.117 0.229‘‘ 环境满意 0.331‘‘ 0.233 0.163’ 一0.038 一O.116“ O.075 0.130 第12期 周 军:初中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表3 中学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103 因变量 预测变量 R 曰 s.E JB t 学业成绩 问题解决 幻想 0.087 0.22 一O.109 0.033 0.028 0.276 一O.163 6.68… —3.94… 学业满意度 0.154 0.028 0.269 5.52… 学业成绩 友谊满意度 自由满意度 家庭满意度 O.134 0.127 —0.035 0.035 0.186 —0.181 3.61… 一3.03” 0.106 0.067 0.033 0.119 2.06 3.3 中学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对学业成绩影响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中学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笔者假设,应对方式 直接影响学业成绩;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业成绩。模型各项拟合指标见表4。结果显 示,应对方式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明显,见图1。 表4中学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对学业成绩影响模型的拟合指标 舵 I 42 x2/df lⅣ l兄 I I TLI l CFI l RMESA l 0.94 l 0.05 114.36 l 2.72 l 0.93 l 0.91 l 0.94 1 0.9l 图1 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对学业成绩影响的关系模型 4讨论 4.1 中学生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应对是个体面对外部压力或应激时所作出的认知评价和行为表现。个体的应对方式受到人格、教育 和环境三者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性别、独生子、生源类型和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对应对方式的影 响。结果发现:女生问题解决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幻想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男生。这一点与黄 希庭等人的研究相一致。这说明女生比男生更多以问题为中心,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最 终克服困难;而男孩面对问题时,常常不从实际出发,幻想用超人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与初中阶段男女 心智成熟的早晚有关。初中生到达12岁左右时,随着生理慢慢发育,心智逐渐成熟,但是女孩发育时 间一般早于男孩1~2岁。性别上的差异也与传统文化中的性别角色认同有关。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 生子女遇到问题时,更主动向父母或师长寻求解决的途径,也更希望向他人倾述烦恼。在家庭中,父母 易倾向于对独生子女过渡关心照顾,一方面使他们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遇到问题时,他们首先是向 父母求助;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交往比较多,双方有更多时间沟通。流动子女在问题解决、求 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子女主要指跟随父母进城打工,但 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孩子同等教育机会,只能寄读在某些学校的孩子。本研究中调查的流动子女大多来 自外省或本省的落后农村,由于其父母的经济文化水平较低,而且大多数都有兄弟姐妹,他们受父母的 关注程度不高,所以其应对水平低于非流动子女。 本研究发现,女生在友谊、家庭和学校满意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女生性格温顺、情感细 腻有关。在学校人际交往中,女生能够与同学相处融洽;相比男生,与父母的关系也更密切,她们会经 lO4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 第33卷 常和父母沟通,所以幸福满意度指数较高。这一阶段的男生,还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只想着玩闹,容 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责骂。独生子女在学业、自由、友谊、家庭和环境满意度上显著高于非独生 子女。独生子女如何进行教育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受 父母关注程度较高,得到的物质和精神资源也较多。所以他们的主观幸福感高于非独生子女。流动子女 跟随父母来城市打工,他们往往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或周边环境较差的小区,这些地方流动人口大、社会 治安差,因此流动子女的居住环境满意度低于非流动子女。 4.2 中学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学业、友谊、自由、家庭满意度可以进入回归方 程预测学业成绩。上述结果与已有结果一致,范晓玲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学业成绩与主观幸福感上的积 极因子(如精力、心境、控制等)呈显著正相关,学业成绩越好,主观幸福感越高。应对方式中的问 题解决和幻想因子也可以预测学业成绩。问题解决正向预测学业成绩,个体越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学习他人经验去解决问题,学业成绩越好。反之,个体常常幻想不现实的事来消除烦恼,或幻想自己已 经解决了面临的困难,那么学业成绩就越差。在检验应对方式上的成绩等级差异比较时,也发现,学生 成绩越好,问题解决、救助等积极应对分数越高;学生成绩越差,幻想等消极应对分数越高。 应对方式不直接影响学业成绩,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绩。应对方式是对面前困境 的认知评价,主观幸福感是综合性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绪有助于学生提升认 知水平,提高学习兴趣,他们更有激情投入到学习中;而消极情绪则降低学习动机,进而影响学业成 绩。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主动寻求帮助,与同学、老师探讨疑难问题,这能直接帮助他们提高学业 成绩;探讨过程就是一种人际交往,有助于增强彼此间的友谊和信任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提 升学 成绩。 参考文献: [1]曾红,郭斯萍.“乐”——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J].心理学报,2012,44(7):986—994. [2]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3):542—575. [3]张琳,刘电芝,孙崇勇等.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及与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和宜人性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 25(10):777—782. [4]耿晓伟,郑全全.自尊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3):243—246. [5]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562—565. [6]师保国,许晶晶,陶晓敏等.少年儿童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5):94 —99. [7]曾荣侠.工读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2:92—95. [8]王燕.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25(6):71-74. [9]王卫平,薛朝霞,牛剁等.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带】[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3):330— 336. [1O]黄希庭,余华,郑涌等人.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1):1—5. [11]张兴贵,何立国,贾丽.青少年人格、人口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46—53. (责任编辑张玲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