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5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31 No.5 2008年1O月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0Ct.2008 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李应军 郭梅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 要:生涯教育所诠释的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中开展 大学生生涯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趋势,也是引导大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 径。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生涯教育的指导作用,采取多 种方式,实施大学生生涯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生涯教育 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95(2008)05—0111一O4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生涯教育的 证统一,是人、社会、自然发展的辩证统一。针对 内涵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其全面发展还应该包括以下 几方面的涵义:它应该借鉴国际人才基本素质取向,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以个性发 “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概念是马克思在《德 展为核心;注重人文教育和文化积淀,注重道德价 意志意识形态》中正式提出的,此后,又在许多重 值观的培育和情商的塑造0]( ”。 要著作中做了系统的阐述。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人的 (二)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内涵 全面发展的论断,人在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每一个 生涯教育亦称生计教育,由前美国联邦教育总 发展阶段上,都应该能完整、均衡地全面地发展, 署署长詹姆斯・艾伦1971年首次提出,后由其继任 而不能畸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单 者西德尼・马兰推广。狭义的生涯教育指职业前途 个人的发展,而是要使每个人即全体社会成员都得 教育,其宗旨是通过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帮助每 到全面的发展。 个人将每项学习、工作、生活中所体现的价值纳入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能获得 到个人价值观中,使每个人均有一个得到自我满足 充分自由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人的才能得到多方 又有利于社会的生计,从而使人人能过上幸福、美 面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再次是人的个性 满的生活,社会也得到安定与发展。广义的生涯教 的自由发展和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最后达到人 育指个体通过学习、工作、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不断 的全面发展[1]‘瑚 。人的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 的思考、调适的循环往复过程,以探求生命意义, 期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和层次, 开发个体潜能,彰显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然而,无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还是同一历史时期的 生涯教育诠释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一种以 不同人对全面发展的理解和追求有什么不同,其实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理念。它要求 质却是相同的,即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完善。人的全 个体必须从未来和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一生,适 面发展是一个理想的追求、方向和一个力求不断接 应社会的快速变迁,加强生涯决策能力、终生学习 近的目标,是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类的全面发展的辩 能力、自我规划能力等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从而 收稿日期:2008—09—12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Zs012) 作者简介:李应军(1968一),男,湖北应城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I郭梅(1981一).女,重庆人, 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12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O月 顺利实现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大学生生涯教育是 以大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为逻辑起点,通过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自我认 识和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运用各种知识 经验去确立生涯发展目标和方向,并选择实现这一 目标的职业,制定大学学习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 段性人生目标,解决生涯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其目 的并不只限于协助大学生实现某一职业目标,而是 让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 合理的生涯发展方向,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基础。其 核心在于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成长, 最终自我实现。 二、大学生生涯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 的关系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大学生生涯教育的 主要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随着社会 实践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性概念。人 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 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 完整的发展,既是做人与做事两个方面的完整发展, 也是身与心两个方面的完整发展;也可以理解为德、 智、体、美诸方面的完整发展;可以理解为真、善、 美的完整发展[3]( ;人的才能得到多方面发展即 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人的社会 关系全面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中的各素质要素 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 能多方面地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和人的主体 性的全面发展,即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 性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是对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客观 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它对无产阶级,特别是对 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实践,起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我国的教育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 说为理论依据和指导,从我国实际出发,确立自己 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的目的。在《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 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 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 劳动者。”《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 设者和人。”从我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史 总体来看,我们的教育实践是按照全面发展的原则 和既定的教育方针进行的。从生涯教育的实践来看, 生涯教育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通 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社会成 员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能力和素质,从而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所遵循的教育原 则和教育规律都来自于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归 根结底来源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综上 所述,生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生涯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 生涯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 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这里的“全面发 展”,不仅指获得知识、发展智能,还包括了良好的 认知能力、就业能力、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而 这正是生涯教育的宗旨和目标。首先,生涯教育能 引导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现有条件的评估,在充分肯 定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发现自己在知识、能力和素质 上的不足,从而激发大学生自我完善的愿望,挖掘 潜力,规划学习和实践,以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有 序性,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其次,生涯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环境 进行有意识地探索和分析,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 自我,接纳自我,认清社会形势,积极把握社会对 人才需求的动向,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 价值观;并结合自身兴趣和社会需求,设计出合理 且可行的生涯发展方向,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 一。 生涯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教 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针对学生 的个体差异,必须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由于我国 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过分看重考试成绩, 过分强调升学率,忽视学生未来作为一名合格、健 全的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观念的培育, 导致学生自立、自理、自律能力和责任感的普遍弱 化。而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中过分或片面强调专业 教育、技能教育、共性教育,忽视通识教育、人文 教育、个性教育,造成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失衡,这 些都严重制约着人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c.](m 。大学 生生涯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其正确分析现行教育状态 下个体存在的薄弱环节,认识到宽广的知识储备、 合理的能力结构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对于自身 第31卷第5期 李应军等: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生涯教育 113 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学科视野的拓展和综 合素质的构建。 生涯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第 一涯教育的基础。为此,学校可以引入科学的评估方 法,配备专业的辅导人员,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进 行自我评估,并对评估的结果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 释;同时,在入学教育中请各专业的带头人对本专 业的现状、前景做详尽的介绍;带领新生参观高年 级学生的实习基地,了解未来工作的基本条件;组 ,它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代生活的快速 变迁,迫使现代人必须终生学习,才能跟上社会的 发展和维持自身的生存。如果不持续学习,将无法 赶上时代的步伐与社会的发展。第二,它反映了人 织新生与高年级学生座谈,听取他们在学习和就业 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人本主义带来的是对人的本质、 人的地位、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等问题的崭新 视角,是对个人追求生涯发展与自我实现的积极推 展,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促使我们依据社会 发展的需求和人的本质定位,重新解读教育的内涵、 学生角色的本质、学习的意义、生活的价值,从而 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它丰富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高等教育并 非单纯的高深学问教育,也非狭隘的职业定向教育, 高校的人才培养应是广泛和多元的,以育人为根本, 以发挥人的潜能、焕发生命的活力为目的,生涯教 育的提出和实施,丰富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第 四,它呼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一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生涯发展的问题受到了前所 未有的重视,生涯的理念已融人新的课程中,生涯 规划与终身学习成为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通 过将与生涯有关的活动融入学习科目中,增强了课 程活动的丰富性,也使学生更加了解职业选择及学 校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生涯发展之间的联系,使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熟、发展。 三、积极探索大学生生涯教育模式。促 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大学的不同生涯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 任务,而不同的学生面临的生涯发展任务更是因人 而异。因此,高校的生涯教育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 行,在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选择恰当的 教育方式和途径,并贯穿大学四年的生活,形成一 个比较完善的生涯教育体系。 (一)把握学生发展规律,重视学生个性差异, 实施起点教育 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应该从入学教育开始,而 第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促进大学生对个体自我的正 确认知。自我认知就是对自己做全面分析和定位, 充分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个性、能力、思维方 式、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准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 足,这是个体进行生涯规划的前提,也是大学生生 方面的建议和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尽 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促进学生 人格的完善。 (二)创新学生发展理念,搭建学生发展平台, 推进发现教育 发现自己、发挥自己、发展自己。主题教育活 动是发现教育的最有效载体,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 题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涯机会进行认 识和评估,初步了解所学专业,探索社会政治、经 济大环境和职业环境,分析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 己在环境中的地位以及环境所隐含的机会和, 这是一个“知己”的过程,也是一个“知彼”的过 程。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 习和生活,对自我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定位,因此, 这一阶段的教育应围绕发现教育开展,让学生发现 自己、发挥自己、发展自己。一方面搭建平台,为 学生发展创造条件。在激励学生选修、辅修相关课 程甚至选学第二学位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专业教 师的科研活动,辅之学生社团、网络平台和社会实 践等一系列与创业、规划有关活动的开展,吸引大 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关注。另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 为学生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建立一支专兼职结 合的学生“生涯教育”教师队伍,实施“导师制”, 开设生涯规划理论课程,配之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让大学生奠定扎实的生涯基础理论,树立科学的生 涯理想。 (--)破解学生发展难题,挖掘学生发展潜力, 实施拓展教育 大学生一旦在心目中有了理想的生涯发展方向, 就会依据生涯理想的目标,开始规划自己的学习和 实践,并为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发展方向而去准备。 因此,三年级学生的生涯教育重点是以挖掘潜力为 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是生涯目标实施攻 坚和学生的素质拓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应该 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的信息资源和各种竞赛活动,为 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提供舞台,培养学生自我表现 的能力和参与竞争的积极心态,帮助学生进一步挖 114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O月 掘潜能,逐步完善自己。同时,根据学生的最佳才 行针对性的修订。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国际 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和最有利的环境条件等, 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教育国内 在生涯规划理论课程的教育和实践中渗透职业指导 支持和创业教育现状,启动“国家大学生创新 的内容,辅导学生确定生涯路线,设立生涯目标, 性实验计划”,帮助学生完善创业所必需的知识结 实施生涯规划。 构;营造支持创业的校园文化,建立健全机构,为 (四)提升学生发展境界,立足创业创新,追求 学生创业做好辅导服务并提供资金支持;创建创业 超越教育 基地,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激励学生追求卓越,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在向社会奉献知识和才华的同时,全面提升自我,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 实现超越。 业。作为大四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和综合能力,但对国家相关就业不一定了解。 参考文献: 因此,大学生四年级阶段生涯教育应将重点放在适 [13贺佩蓉.白振飞.浅议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和创业创新观念培育上。在这一 口].教育探索,2008(9). 阶段,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生毕业实习机会, [2]田建国.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5(4). 协助学生发现并弥补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适时 [3]费萍,杨敏.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J]. 开展大学生求职技巧、就业信息、考研辅导等方面 文教资料,2005(35). 的指导,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和丰富的就 [4]马援.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之我见[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 业信息,了解考研升学的最新消息,从而为大学生 研究版),2007(10). 生涯策略的执行和调整提供信息平台,对学生既定 责任编辑袁丽华 的生涯目标的适合度进行检验,并根据反馈情况进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Career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I Ying—jun GU0 Mei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The career education is a kind of educational concept which aims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 ings.Career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for high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the free development 0f university students.With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scientific grasping on the direc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taking a Variety of ways to implement career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Key word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care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