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授课课时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2 教师姓名 授课形式 王丽娟 新授 授课章节名称 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使用教具 电子教案 1.认知:掌握联系的含义与特征,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与特征,了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教学目的 2.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他人,自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运用: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1.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 2.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 更新、补 充、删节 内 容 课外作业 课后练习与学习指导用书 补充练习 教学设计中学生讨论、案例教学、情景扮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教学后记 趣。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多媒体展示:请听歌曲《国家》 教师:《国家》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国与家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从哲学上讲,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联系。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什么是联系? 联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可分三个层次理解把握: A.联系是一种关系。如:师生关系。 B.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一棵树的树根、树叶、树皮、树茎、树枝之间。举例说明 C.联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如:奥运会运动员取得金牌。运动员与家庭、教练、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再请同学们举例说出世界上还存在哪些这种具体的联系? 这种联系的存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联系都有何观点? 2.联系的特点 A.联系是普遍的 举例分析 2011年3月11日 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 核电站泄漏 阅读37页图与小字部分,思考:中国老太太卖废品与美国金融危机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B.联系是客观的 故事:古时候,有个人饿了,一连吃了六个饼,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了起来,吃到一半,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早知道这半个就能吃饱,前面六个就不吃了,我应该只吃这半个就行了。 教师:试问故事中的这个人错误何在?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个故事否定了前六个半饼的客观存在。 可见,联系的客观性是说明联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同样,有些联系也是不能主观臆造。 想一想:(学生思考并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联系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的虚假“联系”? 例子:“8”-“发”-“罚”;“4”-“死”;“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手相决定人的命运等等,完全是唯心主义的,我们要坚决反对。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上买卖带“8”的电话号码等现象,加强思想教育。) C.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联系具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整体和部分联系;因果联系等等。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知识,下列说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1)鱼儿离不开水;(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3)学生的成绩与个人的努力;(4)学生的成绩与学校环境;(5)牵一发而动全身;(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整个自然界就是一个复杂联系的神态系统.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森林,山川,河流,海洋,各种地下资源,以及生存在这个环境中的人类和其他生物,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相互作用,住影响,住制约,形成了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其中任何一个部分或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部分或环节以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帮助很大,举例说明: 囚徒逃逸 假设有一个人被禁在高高的石塔顶上,所有通向石塔顶部的门都已经被彻底封死,也没有任何工具可以让他从塔顶上爬下来.即使没有卫兵看守,看来他也插翅难逃.如果他的妻子想要救他,该怎么办呢 如果暂时还没有想出好点子,就先看下面一例,以便打开思路: 非洲南部高原德卡拉哈里盆地边缘的草原地带,那里降雨量小,水源也不丰富,特别是一到旱季,当地居民更是因缺水而惶惶不可终日.怎么才能找到水呢 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地的动物狒狒并不因为缺水而\"搬家\于是,逻辑思路就出来了:天大旱——动物们无法在此地生存——应当搬家——既然不搬家——证明其不缺水——不缺水证明其找得到水源.按照这一思路,当地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找水源的方法:他们将狒狒捉回家中,给它大把的盐吃,然后将其放跑.渴得要死的狒狒一旦被放走,就像脱缰的野马,沿着坎坷的小路飞奔到一个隐蔽的山洞里,扑向洞中一股潜流暗动的泉水边,拼命地喝起水来.追踪而来当地人就这样巧妙地找到了水源. 循着同样的思考路径,前面问题的答案也就比较容易找到了:囚徒自己想出一个另人叹为观止的好方法——他让妻子捉来一只金龟子,然后在金龟子的头上涂一点黄油,金龟子以为黄油在前方,于是一直向塔顶爬.金龟子的腿上系了一根极细的丝线,第二段又连接一根稍稍粗一点的丝线,再接一根更粗一些的丝线,随后又连接一根细棉线,然后一段段加粗,再接上相应的麻线……直到一根粗粗的麻绳被拉到了塔顶.最后,囚徒顺着绳子从塔顶下逃走了. (三)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展示图片:“为什么鸟都死了会没饭吃呢?”(学生讨论)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教育。) 2.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故事:《燕太子丹献手》(学生讨论) 《史记》有个燕太子丹赠手的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丹,有一次宴请荆轲,并特意安排了一个能琴善乐的美人为荆轲劝酒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望着美人那双纤细、灵巧、洁白、素净的手,魂飞魄荡,连连称赞:“好手,好手!”一再表示“但爱其手”。于是,燕太子丹为了讨好荆轲,立即把美人的手砍段,盛在盘子里,赠给荆轲。„„显然,盘子里的那双血淋淋的双手已经不是能琴善乐的手了,也不回引起人的喜爱了,“燕太子丹赠手”不仅表现出了燕太子丹的野蛮凶残,而且也反映出他的愚蠢。 (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把个体放到整体的联系中去,促进个人成长。) 3.善于发现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 故事:《海鸥雷达》(学生讨论) 事物间的联系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已知的联系,也有未知的联系等,提高学生发掘联系的能力。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人”这个字怎样写的? (一)人际关系是人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 1.人际关系的内涵 人际关系就是人民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的关系.人际关系是人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2.人际交往的作用(参照P38-39) (1)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实现的. (2)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多种社会关系,形成交往规则和社会制度,在次基础上形成社会. (3)人的社会交往活动不仅创造了社会,而且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4)人际交往无处不在.每个人都不能离开\"人际关系网\否则无法生存,发展. 思考题:鲁滨逊漂流记 生活中存在可以不和任何人打交道的工作和人生吗 你是否乐于与人交往呢 3.人际关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1)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活动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2)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如学生,儿女,父母,下级,领导,兄弟,姐妹,行人,伙伴,同事,同学,朋友等等. (3)人们的价值观,生活背景,个性,思想,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不同,人际关系表现为不同的关系(参照P40). (4)人有多重社会关系,就必须把握好自己交往的角色,兼顾彼此. 思考题: 在你身边都有哪些人与你有关?(以“你”为中心列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和不同的社会角色。) 教师:指出人际关系复杂性和交互性。正是由于联系的普遍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才决定人际关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复杂性和交互性。 三、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1.对待人际关系的两种态度 (1)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现为接纳,合作,和睦,和谐. (2)以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消极的人生态度.消极的人生态度表现为冷漠,自闭,排斥,对抗.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在同学朋友、同事、长辈和上司之间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有怎样的技巧? 教师总结并指出: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和谐对人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2.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态度 人际和谐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人生态度,\"和谐\"既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积极人生态度. 3.和谐与人际和谐的内涵 (1)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关系.和谐不等于不承认差别和分歧. (2)人际和谐意味着不同个性的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包容,和睦相处,互助,互补,互利,团结一致,安定有序,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4.人际和谐的作用(参照P42) 学生讨论:世界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的名言:“成功来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 (引起学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热情。) (1)人际和谐能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人际和谐有利于人的自我实现. A.和谐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以积极的态度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确认识自我; B.有利于促进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 C.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好象支持,有助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生爱护人际环境就像爱护生态环境一样重要,因为它们都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人家关系既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自觉营造的. 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的人生呢 这就需要我们主动打开交往的大门,学会与人和谐交往,合作公事,建立纯洁而深厚的友谊,创造快乐人生.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 (一)走出孤独,主动交往 教师:步入一个新环境该怎样融入集体,建立友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李走出孤独》的故事。 (二)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合作共事 放映:电影《不能没有你》片断 教师:有何启示? (三)建立真正的友谊 情景表演:(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表演) 故事情节:小李和小胡(何)关系不错。小李是大家眼中的“不良少年”, 逃学,和别人打架,通宵上网„„ 今天,小李怒气冲冲地跑来找小胡(何)„„ 情景一: 小李:小胡,你一定要帮我!(怒气冲冲地) 小胡:大哥,有事你说!(豪爽大声地) 小李:前天上网时,和一个黄毛小子吵起来了。谁知他气量那么小,今天带人来找茬,放话说要和我决斗。明天你找上几个,一起去杀杀他威风!(不容商量地) 小胡:(有些为难地,埋头思索,最后还是假装义气十足答应)行,大哥的事就是我的事,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第二天,地点:小巷里。人物:小李小胡,黄毛小子和手下。 决斗场面:小李被黄毛小子打晕,小胡慌忙打120:“这里是东区小巷,有人受伤,救命啊!” 黄毛小子和手下慌忙逃跑。 情景二: 小李:小何,大哥有难了,你一定要帮我。(怒气冲冲地) 小何:怎么啦?大哥为什么事这么动气? 小李:前天上网时,和一个黄毛小子吵起来了。谁知他气量那么小,今天带人来找茬,放话说要和我决斗。明天你找上几个,一起去杀杀他威风!(不容商量地) 小何:大哥一向心胸宽广,先不和那小子计较。我请你喝茶,我们坐下聊。(劝导地拉小李坐下) 小何:大哥能告诉我具体起因吗? 小李:那小子,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有心,把饮料溅了我一身,不道歉还说是我不小心撞了他。你说过不过份?不只欠骂还欠揍。(火气冲头) 小何:大哥,喝杯茶先。 小李:听说他是体校的,明天要带上十几个二十个彪汉过来。哼,小看我,兄弟,明天你来! 小何:就是嘛,小看我们李哥。大哥,我有个更好的提议,你看怎样?(征询地)虽然他是体校的,恐怕他还不知道你是我们学校篮球队的老大,这样吧,我们跟他们打球赛,杀杀他们的威风,看谁是球场上真正的英雄!不跟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打架! 小李:(赞同的点头)嗯!不错,好。明天叫上兄弟,球场上决斗! 想一想:1、小胡和小何,你更认同谁的做法? 2.小胡讲哥们义气,就是讲朋友吗? 教师总结:拥有真正的友谊要善于辨别“益友”和“损友”,同时真正的友谊要用心维持和呵护。 〈课堂总结〉 本堂课讲授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对待人生,以积极的心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 组织开展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班会活动。 2. 什么是联系? 3.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怎么做? 4. 人际和谐对人生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5. 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