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对“有效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

浅谈对“有效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

来源:尚车旅游网
浅谈对“有效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 ◇刘大庆冉龙秀 . 摘 要 有效小学数学教学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 把这些材料摆一摆,使铅笔排在第二的位置上。结果,等到交 物、学>-j-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有效教学 流反馈时,学生不仅仅摆出了我预想中的2种情况,即把它们 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排成一排,从左、右分别数过去,铅笔处在第二的位置上,还 和策略。 有一位学生把这些材料摆成了两排,火柴为一排,铅笔在第二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排。这是多么灵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啊! 关键词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内容或教 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 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 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 二、重设课堂氛围一一激发学习兴趣 (一)教学评价是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的有效途径 ・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 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 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 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纯洁像一张 白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 一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对于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以下 一些策略可以探讨: 一、重组教学方式一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行都会对他们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不论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今天提出的“卓越课堂” 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教师满意与否,我们都要根据实际需要给学 思想前提下,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 生以评价。如:一句肯定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 方式,大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 光,一个赞扬的手势等等,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表 究,为学生提供独立发展的空间,培养收集、获取有价值的信 扬也是多角度的。如,回答问题棒的,小组合作好的,动手能 力强的……这样不仅对受表扬者是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 息能力,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数学。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课程标准重点 心与心的碰撞。除此之外,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进 强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变成是一 行评价,使学生不单注重教师的评价,同时还注重了学习伙伴 个“探究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 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例如, 教学“认识时间”时,有一个环节是“认识钟面”,在这个环 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  节中,教师在让学生欣赏各种钟表后提出了:欣赏了那么多钟表 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率。 了;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做呢?(生:想。)师又提出 请仔细观 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如在教学第一册的“求未知数”时, 我创设了“猜扑克 察,做一个钟面需要那些材料?(学生回答-..…・)学生根据制作 需要领了教师预先准备的材料,动手制作钟面,、然后让学生把 牌”的游戏情境。第一次,我手拿两张扑克牌,让学生猜猜两 自己制作的钟介绍给同桌同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 张牌分别是几?学生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老师他心中的答 主学习,通过观察、制作钟面,交流、讨论,从而了解了钟面 案。第二次,我告诉他们这两张牌的和是9,这下,举手的学生 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这 更多了,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统一,出现了以下4种情况,A(代表 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既让学 1)与8,2与7,3与6,4与5。第三次,我告诉他们其中的一张牌 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主 为2。这时,几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举手了,而且喊出了答案 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7。这个情境的设计,不但了解了学生,把握了教学起点,而且  2、创造空间,保证参与机会。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参考文献: 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 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 快。” 这些 “多一点” 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 考。 【1]张志平:试谈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 、 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 “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 [2】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陈亚明: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安践.【宁波出 量”、 “画一画”、 “折一折”、 “叠一叠”.……对于一个 版社(2O05)】 问题爱多问几个 “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 “谁还能补 [4]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中心小学)  充?”、 “再仔细想想还可以怎样做?” 等等,尽量满足学生 2006】的心理需求,创造机会主动参与。如教学“第几”,在拓展部 分,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4根火柴和1支铅笔,请他们 2013.NO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