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海云杉在高海拔地区的栽培技术
安峰娟
(兴海县林业站,青海兴海 813300)
摘要:青海云杉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优良的树种,尤其是在一些高海拔地区尤为常见,它不仅仅是荒山造林和城镇绿化的优良树种,与此同时也是诸多高海拔地区最为主要的林木资源,因此关于青海云杉在高海拔地区栽培技术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青海云杉在高海拔地区的栽培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能就如何更好的做好云杉的栽培与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青海云杉;栽培技术1 青海云杉基本介绍
青海云杉为我国所特有,生长周期较长,生长缓慢,但是却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尤其是耐低温能力尤为突出。此外,青海云杉抗干旱,耐瘠薄,尤喜中性的土壤,生长缓慢,适应性强,可耐-30℃低温。耐旱,耐瘠薄,喜中性土壤,在栽培管理的过程中,切忌水涝。也正是因为青海云杉的这些固有特性,相对于其它树种而言,它更加适合高海拔的地区。但是,在栽培管理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否则势必会对青海云杉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
2 青海云杉在高海拔地区栽培技术
关于青海云杉在高海拔地区的栽培技术,笔者认为应该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即育苗技术、整地与施肥、做床技术、种子的处理技术、播种技术、苗期管理技术等。2.1 育苗技术
能够真正选择出良好的育苗地,是关系到高海拔地区青海云杉栽培能够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关于育苗地,我们通常认为应该力求做到:
第一,育苗地的选择而一定要符合青海云杉苗木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育苗地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尤其注意不要选择那些低洼、排水性不好的地方,极容易影响到幼苗的生长发育。2.2 整地、施肥与做床
整地、施肥与做床技术之所以关键,与青海云山的本身所固有的生长特性有着莫大的关联。一般来说,青海云杉生长相对缓慢,往往需要4~5年的时间才能够出圃,因此对于土壤以及土壤的肥力等都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经常采用的措施就是结合翻耙地施人腐熟的厩肥或堆肥5 000kg左右作为底肥,或做床时集中施人底肥,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
苗圃生产上多采取高床育苗,一般床宽1m,床高15cm,床长10~20m,步道 宽0.5m,临时道宽1m。先按上述要求区划好,然后采取手工做床或用筑床机做床。苗床质量要求较高,应做到上暄下实,细致平整,无草根石块。这种高床育苗可提高表 层土壤温度,增加肥土层厚度,通气良好,便于灌溉、排水和细致管理。这些都十分有 利于青海云杉小粒种子的发芽出土和幼苗的生长。2.3 苗木移植与出圃
为保障造林成活率和培育优质壮苗,要对留床苗进行换床移植,以三年生移床苗为好,1亩播种苗可移植20亩左右,移植时要随挖随植,保证苗正根舒,踏实不透风,移植后立即浇透水。
出圃及上山造林更新成苗的苗龄以5至6年生为好。要求为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无损伤,杆形挺拔,具有生活力的苗木。
2.4 苗期管理技术
青海云杉的播种苗的苗期抚育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适度遮荫,适时浇 水,合理追肥,除草松土和防治病虫害等,基本上与鱼鳞云杉的苗期管理相同,参照应 用即可。2.5 留床苗的培育技术
青海云杉1年生播种苗很小,达不到出圃规格,一般多采取留 床继续培育,留床苗各生长期的管理,主要应抓以下各项措施。2.5.1 生长初期:从苗木根系生长开始至顶芽鳞脱落高生长开始之前,大约在4月 中、下旬。此期土壤逐渐解冻,根尖露白,开始伸长,但底层土壤仍然处于解冻状态,根系吸收不到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地上部分蒸腾已开始,影响高生长速度和持续时间。因此,主要措施是及时灌解冻水,水要灌足,以利缓苗,同时结合追施氮肥(硫酸铵)、磷肥(过 磷酸钙)1~2次,然后进行松土、除草,提高土壤温度,防止杂草滋生,以利苗木生长。
2.5.2 高生长期:从顶芽开始生长至向上生长速度下降为止。这一时期较短,仅有1 个月左右,但苗高的生长量占全年高生长的807。以上。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大水肥,使苗木“吃饱喝足”,及时追施氮肥(硫酸铵)2~3次,追肥后及时浇追肥水2~3次,要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苗木高生长和延长高生长时间。
2.5.3 根生长期:从向上生长下降到最高气温出现时为止。根系生长比高生长出现 早,但生长高峰较高生长出现晚℃此时土壤温度高,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和根系的活 动,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抗旱水,一般可适量浇水2~3次,调节土壤湿度。及时松 土、除草,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干净无草。为了促进根系生长可追施一次磷肥。
2.5.4 生长后期:秋初气温逐渐下降,根系又出现一次再生长,向上生长停止(已封 顶),直至土壤封冻。一般不进行灌溉,适当追施钾肥(草木灰),使苗木充分木质化,以确保苗木安全越冬。土壤结冻前(立冬前后)要灌足防寒水,免得冬末春初出现生理干旱。越冬苗木采取覆土防寒。3 常见病防治
我们以最为常见的叶锈病为例,在叶锈病的病害初期在云杉针叶上呈现淡黄色段斑,数天后在段斑上出现多数桔黄色微隆起的椭圆状或长条状锈孢子器。锈孢子器包被膜陆续破裂,散出大量黄色粉状锈孢子。剩下的包被膜呈白色,病叶呈土黄色干枯而脱落。要想有效防治叶锈病,最为简易而特效方法是在6月10日前后4天内,苗床上搭起塑料膜拱棚,棚高50cm为宜,切忌塑料膜紧靠苗木,以防日晒后烫伤苗木。棚两端保持开放,这样既可减少叶锈菌冬孢子与云杉苗接触,又可改变苗床小气候,增温减湿,不利于此菌冬孢子侵染,有利于促进苗木生长,同时还能防止晚霜天灾,减少杂草,节省锄草劳力,提高苗木质量,降低育苗成本。
参考文献
[1] 侯玲玲.云杉在青海高海拔区的育苗技术[J].价值工程,
2011,30(4):203.
[2] 冯全章.青海云杉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
技,2008,(15):18-19.
·14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