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悬垂线夹的标称破坏载荷及出口角的设计

悬垂线夹的标称破坏载荷及出口角的设计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1O年第2期 电力金具 悬垂线夹的标称破坏载荷及出口角的设计 薄浙江省电力设计院通 310012浙江杭州 1.概述 架空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形情况,一般划分为:平地、丘陵、山区及高山等四种类型, 故形成的导线垂直档距(1v)的分布规律,也有很大的差别。如在平地或丘陵地形下,各基 塔位的垂直档距值之间差别较小,且最大值在lv=1000m以下。在山区或高山地形下,导线 垂直档距的变化范围将达到100m~1600m;在这种情况下,全线路若仅按Iv=1600m设计一种 标称强度的线夹,显然是很不经济的;一般的办法是线夹规划设计为几种强度等级。因 此,对各种导线规格用的线夹,都要确定一个最低的强度等级值,简称它为起步级强度。 例如:截面400mm 导线用的线夹,起步级强度取为60kN;而截面630mm- ̄导线的起步级强度 取为80kN。如何确定起步级强度的设计标准,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对山区或高山地形 的线路,除起步级线夹以外,再配合按1600m设计的线夹,简称为后备级线夹。从以上的叙 述可知,对某种导线规格所用的线夹,通常要设计2种以上的强度等级,然而送电线路采用 的导线规格众多(截面35mm ~1000mm2),以及导线设计冰厚不同等许多因素,最终形成 的悬垂线夹的产品系列,必然会出现许多各不相同的强度等级。然而从标准化的要求,以 及线夹与其它金具的相互配合等方面考虑,就需要制定一项适合悬垂线夹用的标称破坏载 荷系列标准,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另一个问题。 2.破坏载荷及出口角的计算 送电线路的设计阶段,当全线路各基铁塔的位置被确定后,就要逐基塔位对选用的悬 垂线夹进行验算。首先,核查线夹承受的载荷,若超过其标称值,就要更换为强度等级更 高的线夹,或者改用双线夹的悬挂方式;其次,核算线夹的最大出口角(对最小出口角也 应验算,但本文不叙述),若超过其标称值,则只能改用双线夹的悬挂方式。 每基塔位处的导线垂直档距值,是由线夹左右两侧的垂直档距(正值或负值)的代数 和。若在线路的最大载荷工况下,并考虑规定的线夹安全系数2.5后,按公式(1)计算线夹 的破坏载荷。若在线路最大弧垂工况下,按公式(2)分别计算线夹左右两侧的导线悬垂角 (正值或负值),验算准则是两侧悬垂角的代数和,应不小于线夹最大标称出口角的两 倍。由于两种线路工况下的垂直档距值差别较小,故计算时均从线路的平断面定位图中直 接查取。 P 2.5 (N) (1) 0 a: 一 丁Wlva (2) P一~线夹破坏载荷的标称值, (N) 20l0年第2期 电力金具 2 wm一导线的最大载荷, (N/m) w一最大弧垂工况时的导线载荷, (N/m) T一最大弧垂工况时的导线张力, (N) @一线夹左(右)侧的导线悬垂角, Lv一导线的垂直档距, (m) Lva一线夹左(右)侧的垂直档距, (m) 3。垂直档距的分布规律 对导线垂直档距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才能正确、合理地确定悬垂线夹的破坏载荷及 出口角的设计原则。我国超高压及特高压线路,有关导线规格及铁塔设计原则等都比较接 近,其铁塔的经济档距值亦在400m~500m之间。因此,对于理想的平坦地形,全线路的档 距长度或垂直档距值都是400m~500m;若在丘陵地形情况下,线路的垂直档距就会出现一 定的变化范围,而数值在400m~500m占有大多数,且最大值也不会超过1000m;但若通过 山区或高山地形的线路,导线垂直档距的变化范围就会达到100m~1600m。现以几种电压等 级的山区线路的统计资料来说明垂直档距的分布规律。 (a)500kV金华一温州线路,这是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高山峻岭地形。线路全长 174.7km共有铁塔378基,统计得lv=50—1490m,其中lv≥1000m的共1 15,占全线的2.91%。 (图1)是金温线的铁塔数量与(1v)之间的分布情况;图中曲线1表示铁塔数量,曲线2表 示铁塔累计数量。 (b)1000kV晋东南~荆州的示范线路,其中约140km的典型段,铁塔280基。统计得 lv≥1000m的共有7基,占总塔数2.5%,最大值Iv=1500m。 (c)750kV拉西瓦~官亭线路(拉西瓦段),长471m,铁塔90基。统计得lv≥1000m的 共5基,占总塔数5.56%,最大值Iv=1504m。 (d)±500kV葛~上改造线路,其中吉阳跨越~高陵段,长158km,铁塔358基。统计得 lv≥1000m的共6基,占总塔数1.68%,最大值lv=l507m。 综合以上统计资料说明,山区或高山地形的线路(设计冰厚10ram),其lv≥1000m的 铁塔基数,约占全线总塔数的5%以下。 4.起步级强度的设计标准 根据垂直档距的分布规律,选取Iv=1000m(冰厚10mm)作为线夹起步级强度的设计标 准是合理的。因为按此标准设计的线夹,能完全满足在平地或丘陵地形的线路使用,而用 于山区或高山地形的线路,也能有全线路95%以上的塔位可适用;对山区线路可配备按 2010年第2期 电力金具 3 lv:1600m作为设计标准的后备级线夹。我国线路工程绝大多数取用设计冰厚为10mm,在 220kV~750kV线路上普遍采用的导线规格是LGJ一400/35(50),则按上述设计标准计算得 悬垂线夹的起步级和后备级强度值分别为:58.6kN(63.1kN)及93.8kN(101.0kN)。因 此,截面400mm2导线用的线夹起步级强度为60kN,这种线夹已在全国220kV~500kV线路上 广泛使用。 对于设计冰厚为20ram的重冰区线路,由于在重冰区线路的设计规程中明确规定,要求 对档距、高差及耐张段长度等方面采取限制措施。因此,最大垂直档距值在一般地形情况 下不超过600m,而山区地形不超过1000m。现分别取这两数值,作为重冰区线夹的起步级 和后备级的设计标准。对于常用的导线规格(240~1000mm2),分别按10mm及20mm冰区 计算线夹的起步级强度列于(表1),结果说明两类冰区的线夹起步级强度值达到相等同, 合并设计可极大地简化线夹的规格和种类。 从(表1)的计算结果,宜将630及720导线的线夹起步级强度值取为相等,可便于设 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因为在超高压或特高压的线路,相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工程中,这两 种导线经常是交替地选用,在线槽尺寸的设计规划表中,已将这两种导线用的线夹合并为 同一尺寸型号,故起步级强度亦应相等。 关于送电线路设计选用线夹的强度等级,可采用2种设计方案。其一,全线路仅用起步 级强度的一种线夹,当某塔位处(1v)超过1000m时,则选用双线夹的悬挂方式(总强度提 高为2倍);其二,全线路选用起步级和后备级的2种强度值(有时可能用3种),如果出现 线夹出口角不足的问题,仍须采用双线夹的悬挂方式才能得到解决。 (表1) 26.82 导线直径(mm) 载荷(10mm、1000m)(kN) 载荷(20mm、600m)( ) 起步级(kN) 21.66 33.60 36.23 39.90 42.10 (27.63) 45.6 58.6(63.1)80.7 90.8 103.0 1l2.0 48.8 40 58.8(61.8) 60 74.8 80 82.0 80 90.8 100 97.2 120 5.标称破坏载荷系列 5.1悬垂线夹的专用强度系列 送电线路的组成部件,如:铁塔、绝缘子及金具等,它们的强度要求都应依据导线的 载荷而定,尤其是悬垂线夹及耐张线夹等是与导线直接接触,故强度要求完全由导线的需 要决定。然而在电力金具中唯有连接金具,其用途是配合绝缘子使它能组装成悬垂或耐张 绝缘子串。因此连接金具的强度等级系列就必须与绝缘子的系列配合一致,这就是电力金 具国标GB/T2315规定的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可简称为40—70—100kN系列,这只能适用于连 接金具,而不适用于悬垂线夹,需要另行制定专用于悬垂线夹的强度等级系列。 5.2载荷系列的强度级差值 送电线路应采用节能型的金具产品,而用于电压330kV及以上时,一般要求选用防电晕 型的线夹,故悬垂线夹应选取铝合金材料来制造,为此适用于线夹的强度系列中,级差值 就不宜过大,选取级差值为20kN较为合适,这与(表1)的计算结果也一致。对于强度在 150kN及以上则属于特高强度等级的线夹,在线路上一般使用数量较少,大多是用在特殊档 距或大跨越档距情况下,为了减少线夹产品的强度等级,此时的强度级差值放大到50kN为 宜 2010年第2期 电力金具 4 5。3标称破坏载荷系列的确定 我国超高压线路上最广泛采用的导线规格是400截面,按lv=1000m的设计标准,计算得 线夹的起步级为60kN,相应的后备级为lO0kN。这种400导线用的起步级60kN的线夹,已列 为标准产品CGF一5X型,且在500kV线路上大量地使用,估计数量在100万只以上,从设计、 制造、施工和运行等方面反映十分良好。因此,选取60kN级为强度系列中的一个关键性等 级。 现对强度系列选取60kN还是70kN进行比较,有观点认为按GB/T2315标准选取70kN级,  ̄220kV线路采用单根400导线时,悬垂绝缘子串为70kN级,若线夹取70kN级就能达到两者 强度级相同。然而设计规程规定绝缘子的安全系数取2.7,故允许最大载荷为25.93kN;而金 具的安全系数取2.5,允许载荷为28kN。可见线夹的强度不能用足,而有7.4%的裕度。两者 相比说明,线夹强度等级提高到70kN,必然多耗费制造材料,同时对产品质量方面的要求 也随之提高。如果线夹强度等级选取60kN级,限价的允许载荷为24kN,给绝缘子的强度留 有7.4%的裕度,这种强度匹配关系式合理的,因为绝缘子是一种随时间推移而会产生强度 老化现象的产品。 对于扩大输送容量的超高压线路,以及特高压线路,常用规格为630/45或720/50导线, 线夹起步级及后备级的计算结果分别为80kN及120kN。近几年我国线路上开始采用特大截 面的900/4oR1000/45导线,按同样的设计标准计算得,线夹的起步级及后备级分别为: 100、120kN及150、200kN。对于1 lOkV线路较多地采用240/40导线,可计算得线夹起步级 及后备级分别为40kN及60kN。 综上所述,按线夹起步级形成的强度系列(表1)为:40、60、80、100、120,相应的 强度级差20kN符合要求。对于特殊档距情况及大跨越档距用的线夹,最高强度等级暂定为 350kN,当超过150kN后,取用强度级差为50kN。因此,最终形成的悬垂线夹标称破坏载荷 系列,总共有10个等级,即:40—60—80—100—120—150—200—250—300—350kN。 6.最大出口角 悬垂线夹的最小及最大出口角,也是两项重要的设计参数。确定了最大出121角的设计 值,就等于确定了线夹(船体)的总长度。设计工作的目标是尽可能缩短线夹的长度,因 为长线夹的微风振动特性反而变差,而且多耗费材料。51720/50导线用的线夹,最大出口 角按25。或按20。设计,其线夹长度相差47mm。还要指出,线夹的最大出口角应与标称破 坏载荷值相互匹配。31720/50导线常用的8038型或10040型线夹,相应的出口角分别为 15.8。(80kN级)或19.4。(100kN级),说明这两种线夹按25。设计是浪费的,因为出口 角25。所匹配的是140kN级。因此,各种导线规格(35~lO00mm2),若按(表1)的起步级 强度设计线夹,相应匹配的最大出口角在18。以下,说明起步级线夹可按出口角20o设 计。我国220kV~500kV线路上,最广泛用的CGF~5X型线夹的最大出口角约22。,其线夹长 度为300mm,设计及运行情况都十分良好。 对于山区或高山地形的线路,出现Ivy>1000m的塔位数量仅占全线的5%以下,若选用 后备级强度的线夹可按出口角25。设计(对应lv1480m),可见这种线夹并不能包揽各种情 况,因为线路上出现Ivy>1480m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若出现lv=1600m的情况,则匹配的出 口角就需26.8。。例如:作者曾在北京石景山地区某220kV线路(导线240/30),就遇到某 塔位lv=1900m,最终在这基塔位采用3只悬垂线夹(40kN级)的悬挂方式。 综上所述,悬垂线夹设计应考虑,最大出口角与标称破坏载荷值之间相互匹配。为了 能尽量缩短线夹长度,线夹出口角的取值宜在20。~25。的范围内,硬性规定各种线夹一律 按25。出口角设计,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若(表1)的起步级线夹按20。出口角设计,就已 能匹配Nlv ̄<1150m(按公式(2)折算)。对于山区或高山地形的线路,超出线夹出口角 的塔位是极少的,然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即改用双线夹的悬挂方式就可以 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