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富源县古敢中学 胡雁林
摘要:本文论述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化学实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化学实验 能力 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使他们切实掌握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深入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实验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改的理念,体现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学习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它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它的直观、真切和印象深刻的特点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它的丰富的知识性对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巩固化学知识有着有力的验证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将化学实验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课外兴趣小实验等,不同的实验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一、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内在因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实验现象的千变万化,能够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如“魔棒点灯”、“巧点蜡烛”等实验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好奇心,新的兴奋点,随之就会有不断求知的兴趣,就会形成主动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最好载体
化学实验从设计、操作到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归纳规律,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培根说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象分析法,就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应该知道思维方法比实验结果更为重要。结果主要以知识的形式出现,知识本身在人的头脑中存留的时间不会太长,日后用不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而思维的方法是有效的、长期受益。如:做电解水的实验时,先提出下列问题:(1)通电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两极产生气泡),(2)实验一会儿后又观察到什么现象?(两极玻璃管上部汇聚大量气体,且体积2:1),(3)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如何检验?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学生从整个实验过程中,体验了分析实验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如学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大气体后,对它
1
们的性质、制法、用途做比较,可以加深对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大气体的进一步理解记忆。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对实验中的思维方法有清晰的感知、深刻的领会、透彻的理解。
三、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而化学实验就是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的,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指导、培养学生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形成的。
四、良好的合作学习平台——化学实验
社会进步和发展,团队合作意识越发重要。为了学生的发展,让他们会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建立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化学分组实验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分组实验中,针对学生好奇、好动,合作就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学生分组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这个实验的反应速度较快,在一个四人小组中,进行分工合作,一个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负责装置的连接,一个同学负责加药品,一个同学验证性质,另一位同学记录现象和结论,然后交流,完成实验报告,大家在紧张、和谐、有序的气氛中,完成了实验。、课后,同学们反映,这样做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小组有了凝聚力。经常性的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此我们选择了两个班进行实验对比,104班分工合作,103班小组随便做,一学期后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在以后的学习中,104班同学不管是学习、集体活动还是运动会都有了很强的合作意识,同学间增进了友谊和理解,在一些小制作中显示出了及强的动手能力,形成了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五、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从明显的到细微的都必须认真地、细致地观察) 。 在实验前,可提醒学生观察药品的颜色、气味、状态,实验所需仪器的形状、连接方法,实验发生所需的条件等。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提醒学生捕捉瞬间突变的现象,这样可培养学生的敏锐性。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及时提出实验中碰到的问题,并通过讨论、探究等形式来解决。
六、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实验时,多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于突破“老师没讲过”的束缚。
2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七、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例如,在研究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的现象,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能不能设计其它的一些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呢?怎样证明这些现象是由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而不是由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的?生通过讨论,提出了多种实验方法:1将一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小试管倒插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试管内液面的高度;2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纯净水瓶中倒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变化;3往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盖上玻璃片,振荡,将集气瓶悬空倒置,观察现象等等.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总之,化学教学是离不开实验的,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发现的乐趣是任何奖励无法比拟的。化学实验是培养能力,传递知识,形成价值观的最好的载体。它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此,化学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重视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正确认识化学实验的多种教育教学功能,对于深化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