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教学法在《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7卷第2期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0l_7 NO.2 2008年3月 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Mar.2008 项目教学法在《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周淑芳 (江苏省宜兴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宜兴214206) 摘要: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中物料输送控制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项目设计,任务驱 动,方案确定、实施、验证、分析、拓展,验证了项目教学法对提高《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教学质量和培 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性,探索了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项目设计;PLC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64(2008)02—0143—02 ÷・. ・ .. ,・夺・夺・夺・ ・夺・44>・ ・夺・夺・÷・÷・孛・夺・夺・牵・夺・-4>・牵・牵・÷・寺・夺・夺・44>・÷・牛・幸・牵・争・幸・孛・.争・串・.争・44>-争・夺・-4>・44>・t}・÷・夺・÷・串・44>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机械控制模块中 目、物料输送控制项目、产品检测控制项目等。每个 的核心课程之一,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 项目可分成多个具体任务进行,完成时问较长,要求 践性,也是一门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3)高级项目,如机器人项目、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按照“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 自动仓储系统等。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一般用 向,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职教方向,开展项目教学, 于部分综合能力突出学生的实操训练。 即以项目组织,任务驱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 1.2任务驱动 做”,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物料输送控制项目(见图1)中,学生每四人 一l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在整个项目任务中,又可分 成几个具体任务:(1)运输带BC1前进、后退;(2) 项目教学法(Projektmethode),是将一个相对独 转台TT1左转、右转,运输带前进、后退;(3)运输带 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 BC2前进;(4)推杆P1运动;(5)运输带BC3前进; 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 (6)转台TT2左转、右转,运输带前进、后退;(7)运 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 输带BC4前进;(8)推杆P2运动;(9)运输带BC5 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在PLC课程的项目教 前进;(10)回到转台1vrl左转、右转,运输带前进、 学中,通过项目设计,任务驱动,方案确定、实施、验 后退。这样,使得任务明确,目标一致,分工合作,在 证、分析、拓展的过程,使学生达到对知识和技能的 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掌握、理解和创新。 1.3方案确定 1.1 项目设计 项目下达后,由学生自己讨论物料运送方案,学 根据PLC课程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我们设 生常用方案有:(1)物料从BC1出发,在转台TT2处 计了三级项目:(1)初级项目,如霓虹灯的控制项 下线;(2)物料从BC1出发,在转台TT1处下线; 目、信号灯的控制项目(交通信号、报警信号、设备 (3)物料从BC1出发,转一圈后再由BC1处下线。 运行信号等)、四层电梯控制项目等基本项目。主 在每一方案中,物料的停顿时间、推杆的停顿时间、 要针对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达标, 报警时间等均由学生自己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 且要独立完成。(2)中级项目,如多层电梯控制项 象,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进入工作状态,以培养 收稿日期:2007—12—16 作者简介:周淑芳(1971一),女,江苏宜兴人,江苏电大宜兴学院讲师。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侄 学生的决策能力。 1.4方案实施 生进一步的调整程序,最大程度的满足安全要求。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质量意识,也为后续课程——逐 步控制程序的设计作铺垫。 方案确定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程序的 设计。编程方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梯形 图或功能模块),按照方案设定的任务要求,分T完 2 实施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PLC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 “在职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职教理念,把工 成。对于比较复杂的任务(例TT1、TT2转台的编 程)可以共同协商完成,简单的任务可以独立完成。 每个任务之间,必须注意衔接(相互控制),因此同 业企业的生产任务作为教学的项目,让学生像企业 组成员要有很好的协作精神和逻辑分析能力。 1.5程序验证 程序设计好后,必须进行验证,看能否满足使用 要求。程序验证一般先用软件(例SIMATIC S7)仿 真,然后在设备上实际运行(如图1)。程序验证时, 可单个任务验证,然后整个项目验证。在程序验证 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以完善程序, 满足使用要求。在此过程中,较好的培养了学生掌 握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物料输送控制项目图 1.6程序分析 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问的相互讨论。程 序的编写,没有标准答案。每组的程序可能都不一 样,却都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则其逻辑控制是否一 样?启动和复位条件是否相同?程序是否简单明 了?能否让客户理解?通过分析比较,有效地提高 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 1.7 拓展提高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展知识和技能的深度 和J 度,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因此, 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所编写 的程序是否考虑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如果发生了 误操作会怎么样?后面物料来了,前面的还没走怎 么办?其中一个环节出故障了又会怎么样?促使学 的员工一样工作、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 能力。 (1)培养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在项 目的实施中,学生能对新的知识和技术有较强的理 解能力,即有较强的“悟性”,并能够在较短时间里 迅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 (2)培养决策能力。在项目任务的实施过程 中,学生需要善于独立思考,在多种可行方案中,选 出最佳的实施方案。 (3)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项目的实施 中出现各种问题时,学生应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找出 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善于及时加以解决,即具备迅速 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合作能力。现代社会中与他人的交 往、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项目的实施中分工 合作,就必须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取人之长, 补已之短,善于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5)培养质量意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学 生应该像企业员工一样,把产品质量看做是高于一 切的,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来不得半点的草率和 马虎。 3 结束语 通过在PLC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 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 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我 们的教学更符合企业的要求。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 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专业师资队 伍,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更好地体现了教 学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严盈富.PLC入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宋伯生.PLC编程理论・算法及技巧[M].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5. [责任编辑孟蕴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