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总第93期) 2016年12月 黎 明 职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No.4(Sum.93) Dec.20l6 文章编号:1008—8075(2016)04~0024—04 我国审计全覆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骆静艳 (黎明职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通过对我国审计现状的研究,认为在实施审计全覆盖中存在审计力量相对薄弱、审计计划管理不够科学、 现有审计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审计全覆盖要求、社会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的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创 新审计人力资源整合模式,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创新审计方式,加大整改和查处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审计全覆盖;大数据;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 239.4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 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审计工作全覆盖,并对审计监督进行重新定位。 实现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就是在审计机关职责权限范围内,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 都在审计监督下,不留监督盲区和死角,做到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领导干 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全覆盖。审计全覆盖包括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的全覆盖,是我国政府审计全面 履行职能的两大保障。审计对象全覆盖是将全部审计监督对象纳入审计范围之中,是加强审计监督职 能的保障;审计内容全覆盖是将全部审计监督内容归人审计视野之中,是扫清审计监督盲区的保障。 近几年,我国审计全覆盖的成效较好。我国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公告显示, 2010--2014年审计署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的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分别为53、49、57、38和43个, 占中央一级预算单位的大部分。审计署绩效报告显示,2010--2014年,审计署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 案件线索和事项逐年递增。2010--2014年人均审计成果逐年大幅增长,人均审计成果2014年比2010 年增长333.57%。投入产出比,即审计每花1元财政资金,可为国家带来增收节支等的经济效益也 呈大幅度递增趋势,2014年已相对于2010增长212.20%。…虽然目前国家审计已取得较好成绩,但 离审计全覆盖还有一定的距离。本文将对我国审计全覆盖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审计全覆盖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力量相对薄弱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不仅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 济责任履行情况等进行审计,还明确要求查找在国家政策措施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违法违纪行 为,维护财经法律纪律,建立廉政清风;挖掘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隐患,为经济社会发展 保驾护航,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真正实现审 钱、审人、审政策全覆盖。 审计队伍在短期内还无法跟上审计需求。审计部门要求其从业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业务和沟通技 能。审计人员不仅要有财务会计、审计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法律、计算机大数据、管理等方面的知 识。目前,我国审计队伍缺乏中高端审计人才,总体技术力量相对薄弱。许多审计要案的发现线索主 收稿日期:2016—05—21 作者简介:骆静艳(1982~),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省审计厅审计科研招标立项课题(MSKI501);黎明职业大学规划项目(LW2015110) 第4期 骆静艳:我国审计全覆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5 要建立在对大量数据的分析研究上,需要在大数据中寻找突破点。大数据指的是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 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_2 但现在掌握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审计人才 并不多,同时审计人员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疑点,找出突破点,确认问题的能力还不强。 基层审计部门面I临着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审计专业人才缺乏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实现 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目标,反而容易使审计监督全覆盖流于形式、浅尝辄止。 (二)审计计划管理不够科学 审计计划管理存在计划制定不科学,审计监督覆盖面不够的问题。长期以来,审计机关按照 “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在分配年度的审计计划项目时,首先是将一些有预算资金分配权、 有较多专项基金和有重点建设项目等的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审计的“重点”“高频率”单位。_3 然而, 却忽视那些不属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以及高风险领域的单位,认为其资金 少、规模小,分量无足轻重,比如群众团体、社会团体等。 审计计划管理更多的是提高内部管理,利用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数据提炼,并加以利用。【4 目前,一些审计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项目计划组织部门,甚至没有配置独立的计划管理专管员。 即使有的审计机关配备了计划管理专员,但相关人员对审计信息的征采、分析、处理能力,工作能力 相对不高。 同时,由于信息的收集方式方法、对政策的理解执行水平以及审计人员自身的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类似的审计事项的判定,不同的人员会有不同的处理意见,这些都会给 审计计划管理的开展带来阻碍。 有的审计单位并没有对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缺乏年度项目执行情况和效果的评价 机制,也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使得项目管理的审计工作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三)现有审计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审计全覆盖要求 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出现了审计项目数量繁多、审计方法方式多样、审计数据海量化和审计 对象复杂化的趋势。有些审计部门还停留在早期的审计方法方式上,并没有针对被审计对象的发展变 化情况,不断改变审计手段。对新的违法违规手法,没有总结新的审计方法和经验,形成相应机制。 有的审计部门还不善于利用现代电子数字化技术,不能从大量的审计数据及时发现疑点,提高工作效 率,无法实现审计全覆盖。 (四)社会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的意识薄弱 审计监督难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近年来,虽然较多的被审计对象对审计工作予以协助 和配合的力度已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被审计对象没有自觉接受审计的主动性,对审计过程中需 要提供的相关资料予以回绝;有的协查单位存在没有足够的保密意识,使得审计调查事项外泄的情况 等。 6 审计全覆盖对领导干部权力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形成了监督和制约,并对其工作绩效作出相 应评价,这些成为审计监督全覆盖遭NJ'b部阻力的根源。加强审计全覆盖应减少权力和利益部门对审 计工作的不正当干预,对相关单位提出不得抵触审计工作的要求,从而提升审计监督全覆盖质量。 二、实现政府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策 (一)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创新审计人力资源整合模式 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最关键的是建立具有较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审计队伍。 首先,提高审计人员思想认识。审计人员应树立反腐倡廉意识,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 国家经济稳定为己任,为促进国家良治与依法治国做出贡献。 其次,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审计单位应为审计人员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开展各种审计业务 培训。结合当前审计需求,加强审计人员经济、法律、计算机数据等相关知识的更新,与时俱进,不 断完善审计人员知识体系,培养出适应现代审计需求的审计人才。 第三,进行人力资源整合。一方面,积极强化各级审计单位的联动,有秩序地整合全国审计人力 26 黎 明 职 业 大 学 学 报 2016年12月 资源,采用较灵活的人员流动机制。另一方面充分整合审计机关内部人力资源,打破领导分工与各处 室界限,合理调配审计人力资源,以便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二J加强审计计划管理 加强审计计划管理不仅可以使国家审计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还可以提高整个国家审计管理 水平。 首先,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根据美国管理学家戴明的计划循环理论,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 经过制定可行性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监督检查工作过程和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及对存在的问题及 时改正4个阶段,不断循环,形成一个滚动式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计划。‘8 根据这一理论,制定 科学的审计计划并使审计计划通过滚动实施,在一定时间内,积小覆盖为大覆盖,积局部覆盖为整体 覆盖,最终形成审计全覆盖。 其次,认真执行审计计划,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在实施审计项目计划中,应做好各部门人员的交 流与配合。相关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应该持续与上级就评估审计目标、审计覆盖的内容和审计 的核心及是否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配备人员,相关审计人员是否严格遵循计划执行审计任务等情况进 行沟通以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审计实施并非一定要完全按照审计计划,可随着审计执行期间情况的 变化而变化,审计单位可以在审计执行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审计计划作适当的调整。 第三,健全和完善审计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实施审计计划期间,计划管理部门需实 时掌握审计工作进程,做好审计计划期中检查。制定审计项目考核标准及奖励处罚措施,以保证审计 全覆盖目标能有序有质量地执行。 (三)创新审计方式 创新审计方式可以合理有效地使用审计资源,改进组织管理模式,提高审计质量、效率和效果。 首先,建立轮审和常审相结合制度。建立审计项目库、系统普查审计目标和梳理审计计划,以实 现各个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的动态管理。对管理及分配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单位进行完 整性审查并进行动态追踪、管理,及时找出审计监管盲区。各级审计单位可结合具体情况在一段时期 内将项目库内的未审待审项目进行轮流审查,并编制滚动式项目管理计划。轮审和常审的结合,不仅 可以规避重复审计,还可以避免遗漏审计,能够逐步在审计面上实现全覆盖。_9 其次,建立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模式。推广数字化审计方式,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平台,是 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需要。可采用大数据审计数据查询系统,提升审计质量。全面分析利用大数据,对 海量数据进行归集、分类、多维度挖掘,建立审计数据模型和对应的方法体系,找出规律,发现疑 点,提高审计效率,为常态化、全覆盖的审计模式打下基础。 第三,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两者相结合的力度,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二 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做到避免多次审计、缩减审计工作量,还能减轻对审计资源的占有、降低审计风 险,是有效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正确途径。要做好两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做好计划统筹,节省审 计资源。在进行预算执行审计时,应做好归集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信息资料,避免以后重复审计;在 进行每年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前,相关人员应事先了解该年度需要审计的经济责任项目,全面科学地 做好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做到廉政审计; 另~方面,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 审计应相互协作,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负责人员应与财政审计的相关负 责人员共同对审计任务进行分析研究,查找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建议等 汇总,共享审计成果。 (四)加大整改和查处力度 为做好审计全覆盖,应坚持把审计监督作为督查各部门抓好政策落实、规范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 工作的有力抓手,不断努力以提高审计成果运用、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审计 查处问题的整改力度。 一是加大整改力度,提高审计全覆盖成效。被审计部门应重视审计查出的问题,严格落实审计决 i j{¨0 ¨1 ¨ 2 3 第4期 骆静艳:我国审计全覆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7 定,主动接受审计意见和建议,按照提出的审计建议,全面加大整改审计中涉及的问题。 二是建立健全问责整改机制,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把整改结果应用到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 领导班子建设,同时向社会公布审计问题整改结果,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将审计整改情况作 为被审计单位考核、奖惩的凭据,对没有落实整改方案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应进行追责问责。同 时,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审计机关可将各类违规数据按照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定级,在符合保密 规定的前提下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 审计全覆盖应是有质量和有深度的全覆盖,是审计单位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是全面贯彻审 计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审计监督发展的重要进程,也是推进我国深化改革的助力。 参考文献 审计署办公厅.审计署绩效报告(2014年度)[N].中国审计报,2015—09—09(O6). 刘碧湘,如何利用大数据推行计算机审计[J].科技信息,2013(21):3. 崔振龙,王鸿.凝聚共识谋发展:论道“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系列之一:国家审计有效参与国家治理相关问题辨析[J].中国审计, 2012(1):16. 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9. 严畅.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初步探讨[J].审计月-T'】,2014(3):13. 巴彦淖尔市审计局.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思考[EB/OL].(2014—12—07)[2016—02—13].http://www.byneaudit.gov.cn/sjzz/ 52389.shtm1. 门韶娟,胡琦佳.大数据理念对国家审计的影响[J].中国审计,2015(7):55. 陈西果.PDCA循环理论在内部审计中应用[J].新会计,2015(1):12. 宫智.浅析基层审计机关加快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着力点[N].中国审计报,2014—04—21(8). 涂子沛.大数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李厚喜.推动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思路与建议[J].审计月刊,2014(2):5. 付新,李家顺.坚持三项统筹,努力实现财政审计监督全覆盖[J].中国审计,2015(3):54. 徐薇.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5(4):8. Problems in Full Audit Coverage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LUO Jingy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A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audit in China uncovered the problems of implementing full audit coverage,which include the relatively weak audit forces,lack of scientificness in audit planning&manage- ment,insuficient audift method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ull audit coverage and low social awareness of voluntary audit supervision.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such as improving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he audit personnel,origin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audit human resources,strengthening audit planning&management, upgrading the audit mothods,and intensifying rectification and punishment. Key words:full audit coverage;big data;planning&management (责任编辑:东红英文审校:杨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