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总第383期 文章编号:1001—148X(2009)03-0050—03 商业研究 COMMERCIAL RESEARCH 赵旭,董秀成,舒睿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2249) 摘要:依据波特“钻石体系”对产业竞争力关键因素的描述,结合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的特殊性,总结 了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的竞争力特征,并基于此构建了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要素模型。在对国 内外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综合实力主要指标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培育国内石油技术服务企 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方向和策略选择。 关键词: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要素模型;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113.2 文献标识码:A The Strategic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Oil Technology Service Enterprises ZHAO Xu,DONG Xiong—cheng,SHU Rui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key factors in the industialr competitiveness by Porter in his“Diamond System”, the special nature of oil technology service enterprises。considering the competitiven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industry, this paper sets up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s model for the oil technology services industry.Compared with the key indicators of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it presents the strategic direc- tion and strategic options which can develop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domestic oil technology services enterprises at the current stage. Key words:oil technology service enterprise;io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oretical model;strategic choices 一、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模型 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起源于1978年,经济全球 化和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成为国际竞争力理论不断发 展和完善的推动力。各类组织和研究机构对国际竞争 力的定义各不相同,总体归纳为一个组织获得或增长 财富的能力。其具体内涵可以分三个层次理解,宏观 层次的国家竞争力取决于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中 观层次的产业竞争力是属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一般市 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力则是 产业竞争力的支撑点。 (一)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竞争力特征 根据迈克尔・波特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构 成的“钻石体系”,结合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的特殊 图1 石油技术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特征 其中,原有钻石体系的菱形因素是主导因素,生 产要素体现为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的技术特色决定的服 务可供性,需求条件体现为全球油公司资源占有和分 性,其国际竞争力特征可由如图l因素体现: 2OO8一O2—29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赵旭(1982一),女,山东淄博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Y-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石油战略管理;董秀成(1964一),男,辽宁朝阳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工商管 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能源战略与国际石油经济;舒睿(1984一),女,湖北 襄樊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立海外稳定的油气资源供给渠道研究》,项目编号:06BJY042;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天然气产业网络链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90610033/ G0304 总第383期 赵旭:我国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策略研究 ・51・ 布决定的需求导向性,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的演化体现为技术服务产业战略调整在竞争优势获取 中的关键作用,相关及支持产业体现为经济全球化衍 生的国际化趋势和机遇。此外,机会因素和政府角色 也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条件。因此,石油技 术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特征可以概括为:技术是核 心,战略是关键,油公司是导向,国际化是趋势,机 会是前提,政府是后盾。 (二)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要素模型 基于石油技术服务产业竞争力特征描述,石油技 基础竞争力是企业内部资源与综合能力的体现, 形成时期长、包涵范围广,是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和 提升的基础。资源与能力的提升可外部吸收也可以内 部创造。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的基础竞争力体现在企业 的装备水平、资本运营状况、公司制度建设、管理水 平、品牌文化经营方面。 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使企业为客户创造特殊价值的 能力,具有不可复制性,是体现企业竞争优势和提升 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人才结构方 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同样需要外部环境和内 面。 部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其影响要素主要由环境 完整的要素模型不是三种竞争力的简单叠加,而 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核 t2,竞争力共同构筑,要素模 是集成化的、完整的动态体系。三类因素相互渗透, 型的框架如图2所示。 互为支撑,构成了企业跨国经营综合竞争能力的内 环境竞争力是指影响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外部相关 涵。集成性体现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依赖 要素的总合。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因素瞬息万 上述要素的整体同向演化。动态性体现为要素具体形 变,特征不一。在识别基础上的有效利用是企业获取 式的质变或转移,尤其是在环境竞争力中某些要素具 环境竞争力的途径。在构成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环境竞 有因时因地而异的特点。企业需要在着力提升要素指 争力的诸要素中,国家政策法律环境、行业发展状况 标的同时密切关注要素可能的变化并适时调整,从而 和已占有的市场份额应该充分培育,重点利用。 保证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不断提升。 核心竞争力 ll 技术 服务 人才 基础竞争力 __ 装备 资本 公司 管理 品牌 企业 水平 运营 制度 水平 经营 文化 一 二 二 篁 =l二 篁==J二 墨== 图3 国内外主要石油技术服务公司综合指标比较 ・ 52 ・ 商业研究 2009/,03 二、国内外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对比研究 优势但有自身比较优势。国内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石油 国外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在行业激 技术服务业务链,拥有物探、钻井、测井、录井、井 烈的竞争中,始终以技术领先、服务多样、人才多元 下作业、油田地面工程、管道及炼化工程建设等技术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不断的内部资源整 服务能力和门类齐全的完整产品系列;国内特有的地 合和外部纵横扩展,完成了从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向 质环境使得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理论相对成熟,应对复 综合性技术服务公司的转变。我国石油技术服务企业 杂油气藏的低成本主体技术比较先进;国内企业相对 参与国际竞争时间较短,虽然发展迅速但困难重重。 外国公司在时间紧、周期短、所在地区社会治安乱的 特别是与国外大型服务公司相比,国内公司在综合实 项目上优势明显。 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三、基于模型的国际竞争力培育策略选择 通过国内外企业综合实力指标对比(图3)得 根据上述国际竞争力模型,结合我国石油技术服 出,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由于资源和实力约束 务企业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笔者提出符 依然存在综合实力相对较差,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 合我国实际现状的国内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培 力量薄弱,管理机制落后,内部恶性竞争激烈,社会 育框架(图4)。框架由“一个目标,两种途径,三类要 负担依然沉重的问题。 素,四项转变,五大策略”组成,由顶至底逐步具体, 我国的石油公司参与海外油气竞争没有绝对垄断 由底至顶依次支撑,同时需要国家战略协调为辅助。 一个目标 两种途径 三类要素 四项转变 五大策略 图4 我国石油技术服务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体系 (一)一个目标 与国内同类企业在跨国竞争中的协调;同时积极搭建 我国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应该利用5—10年的时 包括与集团公司、国内外油公司、国内外技术服务公 间,坚持“积极开拓、谨慎决策、稳步发展、培育规 司、国内外代理公司在内的全方位战略联盟。两种途 模”的市场开发思路,坚持“技术先行、管理配套、 径并举,循序渐进的开拓海外市场是国内企业现阶段 人才支撑、协调统一”的经营运作思路,坚持“效 的明智选择。 益优先、服务为上、打造品牌、注重保障”的和谐发 (三)三类要素 展思路;以发展成为管理先进、技术领先、装备精良、 根据要素模型的三个层次,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环 队伍精干、主业优势突出、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创新 境竞争力,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战略协调,发挥 能力强、规模经营效益好、跨国经营规模化、具备一 在已进入区域的先行优势,部分企业可利用地缘优势 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专业技术服务公司为总体目标。 采取稳健的“点一线一面”层递式深入。同时以常 (二)两种途径 规技术的擅长者,先进技术的跟随者,跨过经营的参 在核心竞争力尚不明显的情况下,国内企业仍然 与者,互利共赢的合作者、高效运营的创造者,成本 应该坚持开展跨国自主经营,其中包括做好跨国经营 领先的保持者,国家战略的协同者,员工利益的实现 投资项目的分析评估工作,建立适应跨国经营标准的 者为战略定位,深入巩固基础竞争力和重点塑造核心 管理体系,灵活有效地实施跨国经营资本运作,加强 竞争力 2009/03总第383期 商 ̄z,y-r宄 COMMERCIAL RESEARCH 文章编号:1001—148X(2009)03—0053—06 制造企业动态管理模式及其运行管理研究 宋加升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要:基于协同理论建立一种对环境具有自主适应性的制造企业动态管理模式系统的方法,对如何实 施动态管理模式的运行的方法和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内容进行研究。所得出的制造企业动态管理模式 的研究结果能够较好地解释该种管理模式变革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制造企业;管理模式;运行管理;协同程度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The Modes of Dynamic Operation Management in Manufacturing Firms SONG Jia—-sheng (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Harbin University fo Science&Technology, Harbin 150080,China) 收稿日期:2008—07—08 作者简介:宋加升(1958一),男,黑龙江人,博士,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现代管理理论。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我国制造企业动态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2005DGQ4D147;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竞争力评价及提方略研 究》,项目编号:G2007—12。 (四)四项转变 立稳定的金融支撑体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高效管理 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专业技术服务公司 制度体系和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海外油气技术服 的战略目标,企业应该以准确把握市场定位、构建新 务运作提供内部协调和支撑环境。 型科研模式、搭建科技创新体系、装备服务国际知名、 参考文献: 海外市场由点连线、资源配置合理优化、业务整合专 [1] 董秀成.石油权力与跨国经营[M].北京:中国 业精干、组织架构机动灵活、资本运作初见成效、综 石化出版社,2003. 合集成管理高效为方向,逐步推动生产经营由资源依 [2] 金周英,蒋金荷,龚飞洪.软技术系列研究之 赖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科研模式由跟随国外型向自 三——长远战略系统集成与可持续发展[M]. 主创新型转变,海外市场由多点分散型向集中细分型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转变,业务发展由一体延伸型向核心突破型转变。 [3] 余艳,杨玉民.石油公司并购的相关问题及并购 (五)五大策略 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2003(6). 战略体系各层次策略描述虽然各有所侧重,但一致 [4] 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 导向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 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41—43. 在一个目标达成,两种途径实现,三类要素提升,四项 [5] Schlumberger.2006 Annual Repo ̄[EB/OL].ht— 转变指引的基础上,需要具体的战略实施来支撑上述导 tp://www.slb.eom. 向型战略的逐步实现。基于前述分析结论,综合考虑国 [6]Halliburton.2006 Annual Repo ̄[EB/OL].ht- 内企业的优势劣势,实施层面应该选择技术创新、资源 tp://www.halliburton.con. 整合、人才开发、成本领先和市场集中五大策略。 [7] Baker Hughes.2006 Annual Repo ̄[EB/OL].ht— 此外,在国内石油技术服务公司参与海外竞争的 tp://www.bakerhughes.eom. 过程中,需要国家层面内部建立支持公共操作的协同 [8]Parker Drilling.2006 Annual Repo ̄[EB/OL].ht— 机制与并发控制体系。包括组建宏观层面的海外油气 tp://www.parkerdrilling.con. 资源决策中心,系统化调控海外油气资源资产,统筹 [9] Weatherford.2006 Annual Repoa[EB/OL].ht— 协调“走出去”战略实施,避免恶性竞争的混乱局 tp://WWAV.weatherford.eom. 面;健全和完善政府决策支持和保障体系,调整和建 (责任编辑:阿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