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来源:尚车旅游网
Vo1.34 NO.497 11.2016.64 物理教学探讨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 第34卷总第497期 2016年第11期 ~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甩策略研究 赵旭升 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银川750001 摘 要:据调查,微课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就更加稀少,使得实际教学中缺少 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本文通过论述微课的理论基础,介绍微课的发展现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微课应用于初中物理 的有效策略,期望能对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3—6148(2016)11-0064—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新技术逐渐改变着 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也给教育的变革带 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 己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微 课教学中的一种应用.将体现出其良好的理论指 导优势 学习过程是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 来前所未有的可能。微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 必然.是信息时代教育资源的代表.它给学生有 效率的学习提供帮助.也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 的教学资源。但是.微课与物理的融合仍然在最 初始的阶段.如何更好地使微课与物理学科相结 主题的认知结构不能支持对环境的理解.即产生 冲突。建构就开始了,学习也就开始了。所以,微课 应用于教学.主要是营造这种冲突的环境.帮助 学习者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联通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 一合.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是要探讨的重点。研 究微课与初中物理的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 习者学习物理.结合微课的优势.促进学生学习 物理的效率与积极性.同时能够为广大一线初中 物理教师提供相关的参考和指导.使其提高教学 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 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提 供个人的继续学习.微课的设计者不仅仅是老师. 同时要学生的参与.并且不断完善.最终趋于成 熟。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微课平台完成,也可以教师 质量.促进其专业发展。 1 微课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1.1 微课的发展现状 在课后通过学生调查来完成。微课的不断完善.需 要学习者的参与,需要微课与学生的交互.这是 联通主义的核心 微课的定义很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 理解微课。产生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第一重要 的是要明白微课是“课”还是“课程” “课”和“课 程”的区别有很多说法,这也是导致微课概念众 多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微课概念的研究。笔者认 为,微课,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易于 1.3 微课与初中物理教学的结合 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实验性、探究性、 应用实践性 物理是一门特别重视实验的科学课 程,注重通过实验建立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微课 传播,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基于一个单一 知识点.能够应用于教学和学生自学,精心设计 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 1.2 微课的理论基础 应用到物理教学时,要把握好这个特点。在进行 物理微课教学时可以提供高仿真的模拟实验。让 学生随时随地做实验.就好像在真实的实验室一 样。探究性又体现了物理课程的一大特点.学生 通过自我探究.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物理知识.能 很好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物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微课有种天然的切合 点.这种学习理论把学生的认知过程看作是一种 收稿日期:2016—07—07 作者简介:赵旭升(1987-),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及相关研究工作。 主持银川市市级课程“现代教育环境下年轻教师威信建立的研究”,曾获银川市物理教学综合能力比赛二等奖。 第34卷总第497期 2016年第1 1期物理教学探讨 loumal of Physics Teac Vo1.34 NO.497 11.2016.65. 微课能够体现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当代科学技 级举办的微课比赛.通过获奖者的经验分享.提 高其他老师微课的制作水平。教研组定期开展微课 术.渗透社会发展的观念,能让学生从生活实际 走向物理.再从物理问题实际出发走向社会。强 专题硼讨.组内老师分享微课使用经验,相互学习。 2.3 加强初中物理教师在微课教学方面的素养 调对物理学科前沿知识的渗透,而且关注了科技 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改变。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迎接新认识 身处在这个时代的物理教师要勇于接受这 2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1 建立校本微课平台 种新事物.并且应用于教学中。将微课用于物理 教学能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微课制作之 微课平台是对微课的集中展示.起到交流、 合作、资源共享的作用。微课资源的校本化通过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建立起适合本校的微 课资源.为微课应用到教学.起到一个基础保障 的作用。 微课平台应当是一个提供知识挖掘的平台. 学生能自主地挖掘所需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开 展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平台上的微 课.学习之后有相应的练习,学生可以和老师互 动,同时给微课与平台提出评价和建议。所以,校 本微课平台的基础功能应该包括搜索、互动交 流、评价建议和检测。在平台的建设前期,老师和 学生是平台的共同建设者.两者应加强互动.不 断完善微课的选取制作和平台功能的健全.使学 生通过微课的学习,高效地学到相关知识。这种 微课适合学生在课余时间.特别是周末和寒暑假 进行学习。考虑到物理的学科特性,微课平台要 有大量的实验微课。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降低 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自主 学习的成就感 2.2 健全微课应用保障机制 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仅靠物理教师教 学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度 作为保障。学校应从微课培训、团队建设和奖励 机制等方面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促使微课研究 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序走向有序。在学校 层面.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予高度的认可, 并且号召全校老师积极响应.发挥微课优势.提 高教学效率 为从事微课教学实践研究的一线教 师提供研究所需的充足资金.在研究人员配备上 给予适度的倾斜,即做好财力人力的配比保障, 对于研究成果优秀者.学校可以拿出部分奖励性 绩效.并且推送到上级,相关荣誉的获得也优先 考虑 学校定期开展各个学科的微课比赛.给老 师展示微课的机会.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选出优 质微课.学校要给获奖教师精神与物质奖励,同 时学校要将优秀的作品推送到市、省甚至是国家 初.教师要对物理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对学生 也要深入分析.然后表现在视频上.要有一定的 现代教育技术.而做好这些,对教师而言也是一 种成长。所以.作为物理老师,要转变对微课的看 法.不能将其视作比赛的方式、应付上级检查的 手段。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在于用什么技术 手段。教学模式。而是在于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只有转变观念。才能使教学行为随之改变。 (2)注重微课与初中物理的整合 由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领悟能力的 差异.每个人需要得到的点拨不一样。导致学生 参差不齐。微课短小精致。重点突出,知识点单 一。而且能反复多次的重复,如同学生受到老师 对某个知识点反复精准的单一辅导.最大限度地 提高了教学效率。作为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方式。将 微课程穿插到讲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抽象 的概念。比如:讲授力这个知识点时,力的大小很 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这时让学生观看“称量生活 中物体的重量”这个小视频.视频中展示不同物 体重力的大小.有了这些数据学生对生活中的各 种情况就能轻松应对了 再比如:我们在学习《重力》这节时,首先可 以给学生观看由央视录制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 太空授课”这一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我国航空航 天事业的强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同时了 解到太空环境与地球的不同.思考这类问题时能 及时地转变思路。 f3)优化课外辅助学习功能 制作物理科普类、由各种趣味小故事组成的 微课。其素材多是来自网络。这些视频无论从技 巧、内容、精神上都给人以震撼,将其作为学生的 课外鉴赏作业.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 的科学知识.增加感性经验,同时也引发了学生 对所学物理知识的重视。比如:可以让学生观看 各种登月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不但对太 空的理解加深了,还对没有介质(下转第72页) Vo1.34 NO.497 11.2016.72 物理教学探讨 Joumal of Physics Teaching 第34卷总第497期 2016年第11期 【问题17】综合上述两个问题。探讨单个物 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并写出 守恒定律”的学习路径设计.追求的不是每个重 要概念的最佳进阶路径.而是按追寻守恒量的思 维脉络.通过对伽利略理想实验及其拓展模型功 图3所示理想实验中物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 达式。 点评:按上述方式设计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 能关系的分析.从中观层面上统筹规划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及其重要概念间的关联方式.构建起围 路径.按“追寻守恒量”中的猜测达到机械能守恒 的理性认识.实现了“追寻守恒量”认识过程的螺 绕主题核心概念的最佳进阶路径 参考文献: 旋式上升.同时,又有效建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加深对守恒思想的领悟 (5)功能关系的学习路径设计 在人教版教材中.出于认知水平考虑.没有 安排除了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 【1]林雪敏.核心概念的确立原则及教学策略初探Ⅱ].中学 物理教学参考,2015,41(11):7—10. [2]范增.我I¥1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重 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王较过,赵萍萍.概念图在中学物理核心概念学习进阶 中的应用田.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41(11):2—6. 【4]张颖之,刘恩山.科学教育中科学内容知识的结构 课 程・教材・教法,2013,33(10):47—51. 变化这一重要功能关系.但在上述方式学习路径 中.此类功能关系分析是深刻领会机械能守恒定 律的“踏脚点”.这样.只需对上述学习活动中的 问题15、16中摩擦力、拉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关 系进行显性化处理.阐述其物理意义并推广至一 f5张玉峰,郭玉英.51科学概念层次分析:价值、变量与模型 物理教师,2015,36(11):2—10. 【6]翟小铭,郭玉英,李敏.构建学习进阶:本质问题与教学 实践策略 教育科学,2015(4):47—51. 般性结论.则可构建起上述功能关系.具体过程 从略。 【7】周栋梁.再论“动能动能定理”的高端备课U].中学物理 教学参考,2015,41(10):17一l9. 综上所述.对于主题核心概念“机械能及其 (栏目编辑 邓磊) (上接第65页)不能传声有了直观的认识。 这样 的视频还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 (4)注意合理使用微课 在运用微课时.不要因“微课”而用微课。在 3 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深入研究 和微课项目的深化开展.各个学科都在储备自己 的微课资源.通过开发高质量的微课来丰富教学 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研究初中物理的微 课.不仅能使微课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学习物理.同 时.还能够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相关的参考和指 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参考文献: 教学中使用微课,要对教学进度、学习内容、学生 的接受程度、教学环境等多个因素进行考量,精 心准备.要为学生的发展而使用.切不可把微课 当作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变成一个表面工作。 物理。其特点是要有实验.但是实验最好是在课 堂中做.而不是看视频.所以并不是所有初中物 理课都适合使用微课,合理使用微课,杜绝滥用 微课才能发挥微课的优势。例如:在进行“凸透镜 成像实验探究”教学时最好是老师在课堂上引导 [1】洪显利.教育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 取向U].中国电化教育,2006(3):7. 【3】巫雪琴.校本资源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IJ].中国教育信 息化.2014(7):32.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不是看微课 f栏目编辑 邓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