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三篇:难以忘却的乡愁
【篇一:难以忘却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在儿时的春季传入心扉,年幼的我却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直到多年后,诗中的含义才如爬山虎般充斥着整颗心。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家乡的梅岭正如王安石的诗中所说,在初春时节,处于梅林之中,香气扑面而来,将人包裹在暗香编织的天地中。远远望去,如火般的鲜红将整座山装点得异常醒目。清风拂过,花瓣如同九天下凡的仙女,翩翩起舞,悄悄飘落在石路上、土地间、脚边、头顶上,置身其中,如临仙境,在漫天飞花中忘却烦恼,仿佛远离尘世,回归到了最真实的自然。在凛冽的寒风中,在寒气逼人的冰霜中,它们开得愈是秀气,愈是有姿有态。好一个“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的一个堂爷爷在十几岁时就背井离乡,去了外头打拼。在时光的磨砺下他终于闯出了一番事业,但青春也在不知不觉中失了踪影。离开家乡几十年了,越到年老时愈发地思念。多年后他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时,迎接他的我们清楚地看到他那微红的眼眶与颤抖的双手。
爷爷回来后,拒绝了我们给他的接风宴,而是在儿时留过足迹的小路上走了一遍又一遍。每到一处,他便指着说他儿时在此发生的趣事,每当说起时,他脸上的笑容如朝阳般夺目绚烂,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顽皮的孩童时代。
爷爷临走前,去了心心念念的梅岭一趟。在层层叠叠的梅林中,他念出了那首《乡愁》,幼小的我虽不懂其中的含义,却清晰地感觉到了萦绕在爷爷周围淡淡的忧伤。在漫天飞花中,爷爷告诉我,他很想家,很想家人。
爷爷踏上火车前带走了老家的一抷黄土,一枝美丽的梅花,许多张照片,还有一颗心系家乡的游子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在小学时便熟记于心,但无法明确体会。去年我和父母出门游玩一个月,在离家的第一个晚上,我在旅店的床上辗转
反侧、无法入睡,心中想着家中熟悉的睡床,似乎有些体会到了李白诗中的忧伤。第二天出门游玩时,偶然看到一处花圃中的梅花,那梅花孤零零在那片鲜花中,远远没有家乡的梅花令人沉醉其中,其他的景致也让人失了兴致,当我置身梅林中,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月亮还是故乡的圆,梅花还是家乡的香。我们最终提前回家了。
梅岭景色迷人,其中还有许多故事,美丽秀气的它成了家乡的一处标志。不论是美丽的景色、纯朴的人们,还是淡淡的梅花香,带给远方游子的总是那难以忘却的乡愁。
【篇二:难以忘却的乡愁】
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郎,槟郎阵阵香。 ——题记
我始终觉得,我是一个怀旧的人。
或许用“怀旧”来形容这个年纪的我不太合适,但从小到大我收集的各式各样的小玩意,随着几次搬家竟都完好无损一样不落。当然,除了几堆让我伤心了几天的彩蛋碎片。
我在深圳出生,在深圳长大。但深圳却不是我现实意义上的家乡——我的祖籍是安徽的一个小村庄,那里风景秀丽,却并没有留给我多少回忆。偶尔逢年过节回去一趟,也无留恋之情。我想我是不是有点薄情,但很快又否定了。因为离开深圳那天,我哭了。从那时起,我便将深圳定位为我情感意义上的故乡。“故”,曾经的;“乡”,生长的地方。
初来合肥好长一段时间,我总是做与故乡有关的梦,醒来便胡思乱想,睡不着觉。想那里整齐漂亮的绿化带,高挺笔直的建筑,被爬山虎密密覆盖的天桥,喷着红漆的出租车……脑海里的画面太过丰富、太过鲜艳,和深夜漆黑的卧室形成强烈反差,心中便没由来地感到失落。
也许这就是乡愁。我有时认为,乡愁这个词略显老成。不过看到房间内摆置的从深圳带回来的物品,那种失落的情绪又会涌上来。不过也不总是如此,每当书上出现“深圳”的字眼,我便兴奋地捧着书向同学到处宣扬,收获同学的一两句赞叹就心满意足了;同学问起故乡我更是侃侃而谈,那种喜悦和自豪是真正溢于言表,绝不矫揉造作。
我本以为乡愁会随时间流逝,没曾想反而日渐生长。以前每天放学坐的公交车路线在脑袋里愈发清晰,以至于现在回家时在路边看到漆着亮橙色的公交车竟脱口而出:“B603诶!”引来同学的侧面,而后暗暗腹诽自己:真实蠢死了。
等公交车时,一发呆,眼前似乎就播放起了抓帧动画:或是炎热的夏天和小伙伴们一起跑到地铁口蹭空调;或是上补习课坐地铁时带上几枚硬币在自动贩卖机里买小零食,坐在候车的石凳上边吃边听着用普通话、粤语、英文轮流播报三遍的进站提示。闭上眼睛感受地面传来的震动,隐约的隆隆声,看着刺目的黄色车灯由远及近穿透隧道的黑暗,在长长的白色列车前挑一个人少的门跳上去,偷偷地低声模仿着广播女生的标准发音。然后,车身摇晃一下,隆隆声又再次响起,列车驶离站台——我的肩被同学冷不防拍了一掌:“还发呆呢,快上车”!
我有些发懵地跨上公交车。是啊,在那里呆了十多年又怎样呢?我没有理由再回去了啊。也许现在那天桥上的爬山虎还是风情地绿着,也许已经没有了。这样想着,那愁绪又再次席卷了我的身体。
偶尔想起飞机飞离深圳上空的那天,阳光明媚在帝王大厦尖尖的高顶上。我讨厌这种玻璃帷幕的建筑,它反射的光线总刺的人眼生疼。我看见那束光在白云中无法溶解,灼热耀眼地让我闭上了发涩的眼睛,然后,有一些温热的液体从眼角划过。
乡愁是根线,一端是故乡,一端是心房。1200多公里的距离,缠着木棉花、凤凰花、勒杜鹃、棕榈树,绕着大梅沙、小梅沙、莲花山红树林,栓着我年少的记忆,系着我敏感的心。
剪不断、理还乱——是乡愁。 【篇三:难以忘却的乡愁】
走过曲径通幽的林荫小道,便会听到你和风的耳语,声音如此的低沉、厚重,像是诉说着你内心的沧桑。老槐树便是你的名字。
渐渐地走近你,抚摸着你干皱而又粗糙的皮肤,偶尔划过脸颊的一片悲凉更让你的身世扑朔迷离。你就像是一个久经世事的老者,对你所受的痛苦只字不提。但你常流露于表的露水却难以掩盖你内心的孤寂。
你本不属于这里,你是被移植至此的。我不知道你是从哪个古村寨的村口被刨了根,挖了土所搬来的。但我知道你曾经反抗过,挣扎过,甚至哭泣过,但显
然,满地落叶并没有让你获得零星的怜悯。世人又怎知道你临走前那数百次的回眸深藏着你对故土无尽的留恋?
多少个寒暑冬夏,多少个日出日落已将你的根深扎在了这片故土中。看着在你呵护下的小草一天天的拔节、长大,继而枯黄,你送走了一代代的花花草草。终于,你也要走了。当时,恐怕除了那惶恐而落的枯叶和被强行扯断的树根就再也没有东西能诉说你内心的悲痛了。是的,你哺育了多年的村子把你卖给了城里人。可天真的你还在为村民们而担心:没有了你,夏天的老者会在哪乘凉,说书的先生会去哪维生,嬉戏的孩童该往哪捉迷藏?
现在你在这里,每天都有护工为你服务,但你仍是难以放下心中那浓浓的乡愁。那人、那山、那水无时无刻都在你的心中萦回,挥之不去。生长、开花、结果是你唯一的心愿,总有一天你的子孙会带着你未了的心愿重新回到那片厚实的土地,继续守护那一方的水土。
我轻轻地依偎在你的身旁,感受着你带给我的点点气息,风缓缓地,响应着和煦的阳光,任由一股专属于故乡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树儿呵,为何你叶子上常含露水?那是你的泪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