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来源:尚车旅游网


柳南区师德师风建设年征文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论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12个字,详细阐述了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即“师爱”为前提,扎实的知识为基础,以身作则为关键。

关键词:师德 师爱 教育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关于“师德”的内涵,我认为,12个字足以概括: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爱是教师选择教育事业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老师意味什么?首先意味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教师不同于其他的职业,如果没有百分之两百的热情,是无法在这一行中做得持久的,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非常特殊。教师要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成千上万块玉石摆在了教师面前,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它们雕琢成各式各样的美玉,让它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大放光彩。这是何等庞大的工程?教师们又要肩负多大的压力?“少年强,则国强”,毫不夸张的说,国家未来到底能走到何种程度,很大一部分决定权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决定了教师必须热爱他们的学生。一个教师有多爱他的学生,他就会投入多大的热情。这与父母对子女的爱,情人之间的爱是一样的。孩子都是单纯而敏感的,对于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准则。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执行者,要想接近学生,教导学生,必须首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关爱。“师爱”,并不需要轰轰烈烈,它就像绵绵春雨,润物无声。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打开孩子心灵之窗的钥匙。走进了孩子的世界,得到了孩子的认可,教育事业才能顺利的进行。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孩子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支撑着许许多多的教师奋战在第一线,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张丽莉?这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失控的汽车,挽救了两个学生的生命,却以自己的双腿为代价的“最美女教师”。在课堂上,她以平等认真的态度关注着每个学生;在生活上,她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每个孩子。她的“师爱”体现在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中,也正是这看似平凡的爱,让她在危险面前毅然挺身相护。张丽莉用行动诠释了“师爱”的真谛。

可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光有爱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说“师爱”是前提,那么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水平则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这决定了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此,我深有体会。我所获得的语文知识,大部分来自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少部分来自于自身的积累。现在的语文课

本,与我当时所学的内容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标》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只有更高。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广、更深了,相比之下,我的知识储备显得明显不足。时代在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在语文这片浩瀚的海洋中,我所拥有的,只不过是一杯水而已。教师如果满足于做一只杯子,即使杯子里面装的是琼浆玉液,也终有倒空的一天。教师必须将自己看成是一条溪流,当清凉的水滴滋润着饥渴的土地时,它还在源源不断的自我补充着,永不干枯。现在,我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变成这样一条溪流,不仅要加深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不断汲取新的内容,做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眼界开阔的学者。

教师不仅要学富五车,还要善教。也就是说,要讲究教育的方法。教育的一大任务就是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有用的知识。如果一位教师空有满腹才学,却不知如何将它们灌入学生的脑海里,这位教师就不能算作一名合格的教师。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将学生教成“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自我创造的能力。“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做的,不再是向学生传输那些条条框框,而是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脱离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成为创新型人才。

教师是学生崇拜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走向。教师的任务之重,责任之大,不仅在于

知识的传授,还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果教师只重视知识不重品德,将来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以身作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在我看来,任何的教育方式都不如直接示范来得有效。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的手指被烟熏黄了,就严肃告诫他:“吸烟有害健康,你该戒烟。”没想到那个学生不仅不听从他的劝告,反而反问道:“那您吸烟对身体就没有害处吗?”张伯苓面对学生的质问,并没有大声训斥他,反而略带歉意的笑笑:“你说得对。”他让人将自己的烟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陪伴自己多年的烟袋杆,诚恳的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吸过烟。学生受到他的影响,也逐渐戒了烟。可见,教师言行一致,在教育过程中,会更容易令人信服。反之,则可能导致各种不良问题的产生。譬如:学生照抄作业现象严重;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不注重自身的形象,衣着脏乱,满口脏话;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好,爱随地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学生之间不友爱,遇到小事就大打出手······也许,这正是教师的某些不当言行引起的后果。有位一年级的班主任,在学生犯错的时候,喜欢在班中大声训斥;课堂上有人开小差,他总会走到学生身边,用手中的书轻敲学生的头部。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班中的小班干将他的动作与语气学了个十成十。同学们吵闹,他们不是动

手就是动口,宛如一个个小霸王。从这些孩子们的举止中,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于是,他迅速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将班中的这股不良风气扭转了过来。

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以“行不言之教”为高,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全方面的榜样。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师德需要培养、更需要内化。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时刻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不断钻研,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这些优秀的品质发扬光大,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