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基础

金融基础

来源:尚车旅游网
多选题:

一、信用的主要形式:P37

1.商业信用 2、银行信用 3、国家信用 4、消费信用 5、国际信用 6、民间信用 二、三性原则,指哪三性:P106

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

三、我国债券流通市场由三个部分组成:P160

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证券经营机构柜台交易市场、银行间交易市场(主体) 四、中央银行反映政府的银行职能的具体有哪些?P176

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 3、为政府融通资金 4、代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 5、代理政府管理和监督全国的金融活动 6、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五、治理通膨的措施有哪些?P233

1、紧缩性财政政策 2、紧缩性货币政策 3、紧缩性收入政策 4、收入指数化政策 5、供给政策 6、调整经济结构政策

简述题:(具体内容展开,不要太简略,9题选6题)

一、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P7

1、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最古老的货币形态,远古时期曾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但最终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2、金属货币:西周出现金属货币,我国最古老的金属货币是铜铸币,铸币的出现时货币形态的一次标志性转变。 3、代用货币:通常形式是纸币,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用品之后,货币制度进入了纸币和金属货币并行流通的时期。 4、信用货币:它的发行、流通均以信用做保证,它是一种价值符号,其本质是债务货币。主要形式是现金和存款。 5、电子货币:是由一组数据构成的特殊信息,也可以称其为数字货币或信息货币。

二、简述信用的基本要素。P34

1、信用主体:是指信用活动的参与者,一般包括授信方和受信方。

2、信用客体:是指信用行为指向的资产,它可以是货币的形式,也可以是商品的形式。 3、信用载体:即信用工具,是指记载信用内容或信用关系的凭证。 4、信用内容:是指信用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5、信用条件:是指信用活动存在的时间间隔以及利率条件。

三、简述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P74

第一层次:是金融管理监管层,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二层次:是商业银行。包括国家控股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国在华商业银行;

第三层次:是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第四层次: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

四、简述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P69

1)便利支付结算:用信用卡、支票等支付方式,降低了交易费用,加快了货币周转,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促进资金融通:作为存款人和贷款人中介,通过信贷等方式使融资双方的交易活动能顺利进行,促进资金的流动。 3)降低交易成本:通过规模经营和专业化运作,可以合理控制利率,节省各项费用支出,使交易成本得以降低。 4)改善信息不对称:银行的间接融资形式比直接融资更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揭示优势,信息监督优势及信用风险控制和监管优势。 5)转移与管理风险:提供金融风险转移和管理服务。风险分散化是金融机构将风险较高的资产转变为风险较低的资产。

五、货币市场的主要子市场(至少写5个)P148

1、同业拆借市场: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调剂、融通的场所。

2、回购市场: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市场,在形式上表现为附有条件的证券买卖市场。

3、票据市场:指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

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4、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的存款凭证。

5、短期政府债券市场:是由国家财政部、地方政府、政府代表机构发行的短期债券是政府承担责任的短期信用凭证。 6、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市场:是一种新型投资理财工具。将小额投资者的资金集合起来,由专人运作,赚取收益后按一定份额分配的一种金融组织形式。

六、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P178

●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指中央银行向流通领域投放货币的活动。

2、存款业务:中央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存款业务是主要的负债业务之一。一般可分为准备金存款、政府存款、特种存款、其他存款。 3、自有资本业务 4、其他负债业务 ●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点上所持有的各种债权。

1、再贴现业务: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票据转让。是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方式。

2、贷款业务:是中央银行的最主要资产业务之一,贷款对象包括商业银行、政府和其他主体。 3、证券买卖业务:也称为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

4、储备资产业务:是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要,对国际储备的规模和结构进行管理的业务。 ● 支付清算业务

七、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三性原则及其关系P106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收益、信誉以及所有业务经营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能性。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现、满足各种合理资产支付需求的能力。 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能力。

关系:一方面它们共同保证了银行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进行,安全性是前提,只有保证了资金安全无损,才能获得正常盈利;流动性是条件,只有保证了资金正常流动,才能确立信用中介的地位,银行各项业务活动才能顺利进行;盈利性是目的,之所以要保持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目的就是为了盈利。

另一方面他们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因为较富有流动性、较安全的资产,一般都只能提供较低的收益;而盈利性较高的资产,往往安全性和流动性都比较差。所以,要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往往会削弱其盈利性;而要提高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必然受到影响。

八、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主要内容。P254 一是规定法定存款准备率

二是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标示

三是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提存方法,既要确定存款类别及存款余额基础,又要确定缴存准备金的持有期 四是规定存款准备金的类别,一般分为活期存款准备金、储蓄和定期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九、金融工具一般有哪些分类?

支票:是活期存款客户指示开户银行从其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指出票人签发给付款人,命令付款人支付一id那个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 本票:由出票人签发并在约定日期无条件支付金额给受票人的一种信用凭证。

债券:由债务人签发的,证明债权人有按照约定的条件取回固定利息并收回本金的权利凭证。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以证明其入股的资本额并有权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书面凭证。 远期合约、互换协议、金融期货、金融期权

材料分析题:

一、关于通膨膨胀P223 1.通膨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商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2.根据通膨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哪几种:

温和型通货膨胀:即缓慢而持续的通货膨胀,又称“适度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 快速型通货膨胀:又称高通货膨胀,目前有人认为达到10%左右即为高通货膨胀。

超速型通货膨胀:又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恶性通货膨胀。有人认为在20%以上为恶性通货膨胀。

3.结合材料,写出两个衡量通膨的指标(有三个)(书上有公式,去背背) 1)消费物价指数(CPI) 2)批发物价指数(WPI)

3)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GNP物价平减指数)

二、关于货币政策P247 1.货币政策的定义:狭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方针和措施总和,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广义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总和。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四个)

物价稳定: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物价稳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充分就业: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就业率。测定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一般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为基准。 经济增长: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 国际收支平衡:指采用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零。 3.材料中的措施反映的是哪个政策工具,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⑴存款准备金制度: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构成与应保持的限额,对银行的资产负债比率及经营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央银行通过增大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伸缩,以达到稳定通货的政策目的。准款准备金的调整对整个经济个社会心理预期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力猛烈,对经济震荡大。

⑵再贴现:再贴现有折扣,其折扣率通常被称为再贴现率。再贴现不仅可以影响商业银行信用扩张,并借以调整货币供应总量,而却可以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的都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再贴现率的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变动,但是不调整,又不利于中央银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⑶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主要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放松或收缩银根,来直接的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储备,进而实现相应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 影响:结合材料做吧~少年

三、关于商业银行P86

1.商业银行的定义: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指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开展贷款和中间业务为主要业务的商业银行。 2.有哪些职能:

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 3.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

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贷款。 可疑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的贷款。

损失贷款: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贷款 4.材料②中看展的是哪个业务

负债业务:自由资本、存款和借款三项业务

资产业务:现金资产(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放同业款项、托收中现金)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 中间业务:结算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信息咨询业务 表外业务:担保类业务、银行承诺类业务、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业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