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然垄断产业发展与规制改革的互动关系研究

自然垄断产业发展与规制改革的互动关系研究

来源:尚车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21总第353期 商业研究 文章编号:1001—148X(2OO6)21—0102—03 白缺 ■q ,, 、 垄断产业发展与规制改革的 互动关系研究 肖 铁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重庆400067) 摘要:经济规制起源于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规制使自然垄断产业形成了独家垄断 的产业环境,当规制改革时,必须根据产业技术特征的变化和推动产业发展要求拟定改革方案. 而重构原产业的竞争环境是规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i规制;改革;在位企业;自然垄断;产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B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对自 即是一个企业(在位)提供供给的平均成本小于两个 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改革,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放 企业提供供给的平均成本,这就是多产品经营的自然 松、引入竞争机制,创建新的产业模式等方面的改 垄断的特征。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自然垄断可以在 革,取得了有效的进展。随着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 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达成,这时规模经 义市场经济,我国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也逐步建 济不再是自然垄断的必要条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立,我国规制的建立是以逐步政企分开和提高在 在于范围经济的存在。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自然垄断 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由于对自然垄断产业的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成本函数的劣加性(Subadditivity. 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理解不够准确,加之计划经济习惯 又译为次可加性)(1)。 性思维的影响,现行的规则存在许多问题。作为 P 规制中于和企业两主体的重要规制因素,产 业模式的重构在规则方案的设计中没有得到重视,如 何使规制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发展还没有取得应有的共 识。笔者拟就从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理论依据出发, 探讨规制改革与自然垄断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为我国规制改革提供一些理性的参考意见。 一、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规制的理论依据 (一)单一产品的自然垄断产业特征 在一个产业里,如果这个产业的产品(单一的) 图1 单一产品自然垄断曲线图 的需求曲线D和某一生产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P LILA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RC的关系如图1所示, 这个产业就具有自然垄断的技术经济特征——规模经 济,在单一产品时,规模经济是自然垄断的必要条 件。具体地讲,只有一个企业提供产品供给,这个产 业才具有平均成本最低的资源配置特征,其他厂家进 入都会使在位企业的D曲线移动到D1,提高产品的 平均成本。 (二)多产品经营的自然垄断特征 图2 多产品经营自然垄断曲线图 在图2中,设AC为在位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 由于自然垄断成本函数的劣加性,一家厂商为市 AC2为在位企业与另一企业合计的平均成本曲线(假 场提供产品供给的资源配置方式优于多家厂商同时提 定这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与在位企业的成本一致),从 供供给,规制正是基于自然垄断产业的这一特 图中可以看出,当需求量小于Q0时,AC1小于AC2, 征,以增加社会福利为目标,对这种产业进行进入限 收稿日期:2o06—03—12 作者简介:肖铁(1958一),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总第353期 肖铁:自然垄断产业发展与规制改革的互动关系研究 ・103・ 制的规制,以保证一家厂商以最低的成本向社会提供 产品供给。的进入在实施的过程中,又面临 了另一个问题,一家厂商在一个产业里经营会导致独 家垄断,这时该厂商将按谋取最大利润的方式进行产 品定价,这样的定价可能与产品的平均成本完全无 关,从而背离对该产业实行进入规制的初衷,为 此对该产业实行价格规制,即消除垄断定价行 为。进入和价格规制是对自然垄断产业规制 的主要措施。 二、自然垄断产业发展要求规制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可能发生以下的变化。 (一)需求变化 自然垄断产业的产品可能出现需求激增的情况, 如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交流需要的增加,电话可以 从一种办公用品变化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需求激 增,如图3所示,D曲线移动到D1的位置,由于一 个企业的最低平均成本是Q1,现在很显然应该具有 两个或以上的企业才能够在最低成本的条件下提供供 给,满足需求。这个产业将脱离自然垄断的状态。从 消费角度看,使产品需求产生激增的外生因素可以是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互补品价格下降、收入上升等。 P 图3需求变化图 (二)成本变化 企业成本函数是由最有效的生产技术和投入要素 价格决定的,如果技术创新的出现或固定成本(设备 价格)大幅度下降,将导致成本函数变化,使产业脱 离自然垄断的状态。例如长途电话产业,传统的露天 线路系统(或同轴电缆系统)的固定成本非常之高, 而电话增加的变动成本却很小,具有较大的规模效 益。但当微波传输系统成功后,长途电话的固定成本 大幅度下降。这种因为技术进步或投入要素价格大幅 度下降使成本函数的变化可以用图4来表示,过去由 一个企业提供产品供给Q0,当Ac变化到AC1,最优 的资源配置是两个生产Q1的企业提供产品供给2Q1, 这个变化使得这个产业脱离了自然垄断的状态。 以上分析了成本函数和需求分别变化后,使得原 自然垄断产业脱离自然垄断状态的技术经济特征,当 然经济发展可能同时使这两个方面同时发生变化,只 要这种变化具有上述共同的特征——一个企业提供产 品供给不再是最低成本,这个产业就不再处于自然垄 断状态。 P 图4成本变化图 既然原来处于自然垄断的产业脱离了自然垄断状 态,对这些产业进行传统规则的依据就受到了置 疑。规制对此可能的回应有三种:一是继续维持 原有的以价格和进入为中心的经济规制,这种选择显 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会影响竞争导致的更有效率 的资源配置,以至于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二是选择 全面解除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规制,允许自由进出 和完全废除价格控制。三是规制改革,重新构建产业 模式,在新的规制下使产业逐步发展成竞争性产业。 三、改革规制重构产业竞争环境 在传统的规制下,在位企业往往处在独占的经营 位置。由于价格受到的,在位企业取得更多 利润的方式,一方面是和“一对一”地讨价还 价,争取在“普遍服务”方面取得更多的补贴, 另一方面就是凭借垄断地位大规模地实行纵向一体 化,例如在建立大规模输电网络的同时,建立发电厂 发电、提供零售供电和配电服务等,这些行为得到政 府金融和规制方面的支持,这样使独家垄断从垄断产 业延伸到非自然垄断的产业,从而扩大利润的来源。 这些垄断企业很少关注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更多地 关注自身的垄断地位保持及其发展,更加关注的 分配效率向自身的倾斜(的补贴、免息贷款和亏 损的补贴等)。因此,在位企业在规定的价格为社会 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同时,社会生产效率和消费者福利 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具体表现为垄断不断向自由竞争 领域扩散、垄断在位企业生产效率低下、部分服务价 格居高不下、对这些领域的补贴越来越多,国家 财政难堪重负。 规制改革基本思路不应该是简单的放松或者完全 废除进入和价格规制。其根本原因是,在位企业是产 业中的唯一的“巨无霸”,它们在追求最大利润原则 的指导下的策略性行为,将使简单化规制改革——放 松或者完全废除进入,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垄断在 位企业至少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性行为:第一是采用歧 视性接入价格排挤新进入者。绝大多数垄断在位企业 都是管网的拥有者,新进入者进入该产业必须接入这 个管网才可能进行经营,在位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垄 断地位会采用较高的歧视性接入价格,使新进入者知 难而退;第二是利用自己的纵向一体化和多产品经营 的范围经济优势,通过交叉补贴方式制订掠夺性价 格,打击新进入者,使新进入者的经营举步维艰。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O4・ 商业研究 国联通在进入电信市场的初期,遭到中国电信(在位 企业)的局部市场进入、歧视性接入价格、公共 四、结论与启示 自然垄断的技术经济特征是西方各国实施规 制的主要理由,只要这些产业不再具备这些特征,规 资源分配和低价倾销等多方面打击的事例就是明 证②。 因此,对原有的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改革, 不应该以放松进入和价格规制为主要的任务,而应该 将规制改革作为一个创新产业模式、重构公平竞争环 境的创新过程。结合国内外的改革经验,在创新和培 育产业模式方面应该做的规制改革是: 1.割断和规制机构与原有在位企业的 制改革势在必行。在这些产业中引入竞争,并重构新 的产业模式就成为规制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我国政 府规制主要是计划经济的遗产,规制中存在着政企不 分、所有制和投资主体单一、规制行政化、在位企业 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这样规制改革将牵涉到更多的 部门和部门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的任务更为复杂和 艰难。但是理解自然垄断的技术经济特征与规制改革 经济和行政联系,剥夺它们习惯性的与“一对 一”讨价还价的权利,将其彻底推入市场。 2.降低进入产业的门槛,放松进入规制,允许 其他合乎条件的企业进入该产业。必要时可以采用不 对称规制的思路,允许新进入者只进入那些“利润高 市场密度高的”市场,以使它们能够尽快地发展起 来,形成与在位企业“鼎立”之势。 3.对原垄断在位企业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拆。 纵向分拆首先是将在位企业纵向一体化打破,将那些 自由竞争的经营环节分割出来成立的公司,进入 竞争领域,只保留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环节在规制领 域,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遏制在位企业使用交叉补贴进 行掠夺性定价的可能性;横向分拆就是将原有的巨型 公司按地域或者功能分拆为几个的公司,使之相 互竞争,打破独家垄断。 4.通过新的规制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建立公 平的竞争环境。对依然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管网环节 实施新的接入价格规制,消除垄断障碍,建立公 平竞争环境。通过有效的反不正当法规,打击任何对 新进入者的违法行为。 必须指出的是,相对于传统的规制进入和价格限 制的简单性,不同产业规制改革的方案要复杂的多, 这些规制改革方案更多地依赖这些产业的技术经济特 征。针对美国AT&T在通讯产业一家独大的经济特 征,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采用如下的规制改革: (1)分拆AT&T和放开通信市场,使之成为一个多企 业的竞争市场。(2)实行最高限价,资费率采取较为 精确的规制方法,AT&T每年根据2.5%的生产效率 因素以及0.5%的消费者股息减少资费率;(3)对新 的和原在位企业实行不对称的规制,允许新进入者只 进入高密度的市场,AT&T不能够从低密度市场撤 出,并明确AT&T利用交叉补贴对新进入者的打 击。鉴于美国的发电量的71%为私人电力公司提供, 1992通过的能源法案为了鼓励电力产业的竞争, 提出改革价格规制的措施:(1)国家网络系统将所有 电力公司联结起来,电力输送和分配作为自然垄断继 续受到规制机构的严格控制,将发电和电力零售作为 竞争环节剥离开来,进入竞争领域。(2)规制机构从 传统的收益率确定市场交易价格转向负责管制批发电 力的价格。(3)大的工业用户可以向任何它满意的电 力公司购买电力,不受所在区域规制部门的@。 的互动关系,创新产业模式是规制改革不可忽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 由于规制的保护和长期经营,原来的在位企业 已经拥有超强的垄断地位,任何简单的放松或废除进入 和价格规制的改革,都不会使原产业自动地发展成自由 竞争的产业。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不对称的规制和分拆 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新进入者能够生存、发展 和壮大,冲击独家垄断的业态。因此,不论因为什么原 因进行的规制改革,都应该将建立公平竞争的产业环境 作为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经济规制的改革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需要制定出适合该产业技术经济特征的改革方 案,还可能要制定分阶段的改革方案。规制改革在一 些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不一定是放松规制,还可能是 加强规制,只是规制的环节和对象有所变化,例如进 行接入价格的严格规制。如果将培育产业的竞争环境 作为改革的任务,改革方案的实施可能会遇到更多的 问题,规制的调整和管理功能的发挥都表现为过程管 理。 规则的出现和改革与产业的技术特征密切相关, 不同产业的改革方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当改革的目 标确定后,方案的制定应该由更多的专业人士参加, 这些专业人士包括业内资深人士、技术专家和经济学 家。我国的规制机构从机构脱胎而来,职业 和办事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学家和专业人士较 少,专业化程度不高,因此提高规制机构人员的专业 化水平也是规制改革必要条件之一。 注释: ①[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②陈卫华.中国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研究[M].北 京:经济出版社,2005. ③w.吉帕.维斯库斯.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 [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W.吉帕.维斯库斯.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刘世锦.垄断行业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 利电力出版社,200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商业研究 文章编号:1001—148X(2006)21—0105—05 江苏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 评价研究 王磊,孙文建 210009) (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摘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是近年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分 析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机制,得到影响其发展的6个基本反馈环,并以此为基础选取了22个评价指 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到5个主要影响因 子:人才与教育环境、创新能力、科研环境、集聚效益和创业环境,并计算了各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 分,为各基地的规划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技术创新;集聚机制;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On Appraising High——tech Industry Base in Jiangsu Province WANG Lei。SUN Wen—jian (School ofManag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 ng Unive ̄ity f oTechnoloy,g Ⅳn ng,Jiangsu 210009,Chia)n Abstract:High—tech industry bas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Ugh—tech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ed greatly in recent years.W the theory of system dynarnic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gglomeration mechanism and obtains 6 basic causalityfeedback rings.As a result of ̄locting22 appraisalindexes.Based onthemodel offactoranalysis onthe evolutionof lli 一tech industry base in Jiangsu Province,the paper generalizes 5 components:human re¥ourees,innovative,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immplementation abiitty.The paper calculats tehe scole' of these components and their omprcehensive 8CO1" ̄in order to offer guidance to hte local Bout. Keywords:}li 一tech industry base;technologyinnovation;agglomerationmechanism;appraisalindex;factor analy ̄s 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是科技部继“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园)”之后在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及产 业化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II。截 ̄2oo5年,江苏省 收稿日期: 2OU6—03—25 981一),男,山东淄博人,南 作者简介: 王磊(1京_x-.qk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 研究生。 经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已 达4JD家,总量居全国首位。这些特色产业基地集中 分布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 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地理上已经基本形成沿 长江分布的格局,其发展已经步入了快车道,对其进 行科学的规划日趋紧迫。高新技术产业在区位选择中 表现出了极强的集聚性_2,笔者将从产业集聚理论 2J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分析高新技术产业 的集聚机制,找出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 素,以此作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评价的基础,并 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找出影响其 tory Reform:Economics Analysis and Briitsh Experi— ence.The MrI’Press. 基金项目: 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江苏省高 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规划与评价问题研 究,项目编号:BR20o4022。 [4] 陈卫华.中国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研究[M].北 京:经济出版社,2004. 【5] 周耀东.中国公用事业管制改革研究[M].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Yajima,M.1997,“Deregulatory Reforms of hte Elec— tricity Supply Industry”,Quoin Books. [6] Aghlon,P.,and J.Tlrole.1997,“Formal and Read Au— hortity in Organization”,J ̄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small,J.P.1999,“The Design ofEconomic Regulaiton for Utilities:A Primer”,CRNEC,Working Paper. 【7]Armstrong,M.S.Cowan,and J.Vickers,1994,Regula— (责任编辑:习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